农村初中生源越来越少的问题是什么

如题所述

农村初中生源越来越少的问题是
同事去农村支教,反馈回来的信息是:支教的年级只有12名学生。我问:不要太轻松?

我们学校在县城,年年都有人去农村支教,反馈回来的信息基本一致:偏远的农村学校,校舍条件都挺好,师资力量也不差,但近几年来学生越来越少,有的年级学生人数成个位数,老师简直要唱“空城计”了。

农村学校的校长最担心的是学生流失,许多村级小学,整个年级学生人数为个位数,不得不合并。

与此同时,县城学校校长最头痛的就是如何能够拒接那些外来的转学生。每当开学,总有大批农村学生涌入县城,县城学校学生人数早超过了规定——班额45人,并有递增的趋势。

农村学校生源锐减,老师几乎没有学生可教;县城学校学生爆满,老师负担过重,是如今农村和县城学校分别面临的现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如今农村出外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孩子只能留在家里。老人既不懂得孩子的教育,也没有精力带孩子,于是许多家长为了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为了省事,就想办法托关系将孩子托管到县城学校借读。这样的结果便是,农村学校学生流失严重,而县城学校学生愈来愈多,而且这种势头有愈演愈烈之势。

农村孩子来县城,家长大多找一个托管中心,全面负责孩子的学习生活。托管打的都是优质教育的幌子,听起来让人很放心,实际上良莠不齐,大部分没有办学资质和管理经验。被托管的学生,由于家长不在身边,自身年龄小,自制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加上从农村来,不适应,容易被人歧视,往往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针对这种现象,我省推出轮流支教的政策。理论上,优秀教师去农村支教,可以满足农村家长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减少学生的流失,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但实际上,优秀教师去农村支教,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导致教学质量非比从前。即使支教的教师非常认真,但是由于学校硬件设施、管理制度、考核标准、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原因,也往往不能产生所谓的“名师效应”,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合力。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是家庭的影响不可小觑。仅从学校、教师方面采取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家长在学校附近打工。孩子成长,家长不能缺席。将孩子托管,仅仅靠电话联系,一学期甚至一年都不问不管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也鞭长莫及。家长如果在孩子上学地附近打工,既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能照顾家里,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利得多。

其次,可以考虑扩建县城学校,撤掉乡村小学。这样,所有的农村孩子都在县城上学,跟城里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孩子没有寄人篱下之感,也不会有走后门找关系的转学大潮;教师不用轮流支教,教学质量也会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