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活着》中叙述的积极人生观都有什么呢?

如题所述

从福贵一生经历来看,便不难发现他的坚强。他亲手将自己富裕的家境摧毁,自此命运大变;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屡次遭受残害;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等;家庭被打破,痛苦从与亲人天人永隔开始,最后只有一头老黄牛伴随终老。

作为社会底层的一个农民,福贵没有能力回避这一系列的劫难,可贵的是他从不抱怨,仍然坚强地活着。福贵是平庸的,他又是顽强的,正如余华在韩文版自序写道:《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它没有断。正是如此,才衬托出福贵卑微人格中的一丝伟大。

福贵尽管一生充满苦难,但他处事的方式仍然是乐观的,这是他的闪光点,也是余华设计的巧妙之处。余华在韩文版自序写道:“活着”在我们中国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福贵在输光家产后租了龙二的田地养活家人,想着由鸡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家境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达起来,福贵正是靠着这份乐观一步一步地活了下去。但是这一夙愿还是落空了,家人相继离世,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活着,乐观是支撑福贵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福贵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养活一家人。以前的长工长根他也打算收留下来,他对娘说:“苦也要把长根留下,我们每人省两口饭,也就养活他了。”这是因为福贵知道,长根的悲惨有自己的原因,他有责任和义务去养活他。书中对责任的阐述不仅集中在福贵身上。

福贵的妻子家珍曾是城里的小姐,在福贵输光家产后被父亲接走;但后来还是义无反顾地回来了,抚养儿女,照顾家庭。福贵爹在得知福贵把家产输光后,说了一句“自古没有不还债的道理”。这段描写让这个老地主的形象有了感人的力量,即使处于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也要承担做人的责任,不逃避,言而有信。

福贵曾不止一次表达过自己内心的想法:只要还活着,活的高兴,穷不可怕。哪怕是身边亲近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离开人世,他仍然没有放弃活下去地希望,反而更加积极向上。福贵在儿子有庆死后,因为怕病重的妻子承受不了这一重创而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家珍,福贵自己在默默承受,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在有庆坟前待到半夜才回到家中。

实际上,家珍也察觉到了有庆的死,也在瞒着福贵。多舛的命运凸显了福贵、家珍心理的强大。福贵从不曾对生活失去希望。他所追求的东西很简单,但却是很多人难以做到的,经历大风大浪,人生坎坷之后的重生,需要一个强大的心理,一种从心底由内而外的积极向上。对福贵而言,所有的大起大落,都将过去,而所有的苦难都将不值一提。正如余华写道:我相信,《活着》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2
及时纠错肯悔改,才能挽回失去的幸福。大是大非面前恩怨分明,善良是人的根本,善良,应该是人的根本。勇敢不是能够往前冲多远,要敢于坦然地接受一切结果。
第2个回答  2022-07-02
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的坎坷,但是我们依然要坚忍不拔,要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不要轻易的退缩,也不要轻易的放弃。
第3个回答  2022-07-02
我觉得比较好的人生观就是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其他事情而活着,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