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苏步青,有着怎样的爱情?

如题所述

2002年初秋,即将步入百岁之年的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老人在上海的家中望月嗟叹,恍惚间,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亡妻松本米子年轻时,在大学晚会上轻抚古筝时的美丽模样。

之后,思虑良久的苏步青慢慢地踱到书桌前,提笔写道:人去瑶池竟渺然,空斋长夜思绵绵,一生难得相依侣,百岁原无永聚筵。

松本米子,一位有胸怀、有格局的日本女性,在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的背后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与苏老风雨相伴60余年,缔造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异国旷世情缘。

江浙自古出才俊,1902年9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的一个山村贫苦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婴的降生,父亲对这个孩子期望很高,给孩子取名为苏步青,蕴含着期望儿子有朝一日能平步青云之意。

因为家境拮据,苏步青的父母靠着省吃俭用才勉强将9岁的苏步青送入学堂。苏步青自小便沉稳懂事,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勤勉用功、名列前茅,就是为了不负父母的期望和付出。

后来,苏步青考入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在第一节数学课上,数学老师感慨道:救国就须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数学乃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吾辈爱国者必当学好数学。

这番话自此便牢牢地铭刻于苏步青的心底,他要为国家的振兴而读书,他要为救国而学习数学。

从那之后的苏步青,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琢磨数学、解题演算之上,他的数学考试也总是满分。

苏步青在学校里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他也颇受当时的校长洪岷初的喜爱。

1919年,已经调任离校的洪岷初拿出了200个银元,附在信里托人一并交给苏步青,让他拿着这笔钱到日本去学习更加高深的数学科学。

苏步青含着热泪回信感谢了洪岷初校长,随即便拜别了家乡的父母,东渡日本开始了异国留学之路。

初到日本,苏步青觉得最大的困难便是不会说日本语。好强的苏步青没有被难倒,凭着自学仅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便学会了日语。

1920年2月,他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1924年,深感学有不足的苏步青闻听日本的东北帝国大学是日本位列第一的最高学府,便发誓要考入该校继续深造。

后来,他以2个学科满分、总分数第一的傲人成绩成功考入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苏步青作为一个中国留学生,以克勤克俭、踏实认真的态度博得了许多日本教授的喜爱和关照,因为他表现优异、学识出众,帝国大学便让他兼职担任学校数学课的代课讲师,也顺便减轻了苏步青的经济负担。

年轻的苏步青俊朗、博学,是帝国大学建校以来首位能够代课的外国研究生,因此也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别看苏步青对数学情有独钟,其实私下里他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诗人,能写诗但数量不多,他的文理科目都学的不错,因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高材生。

在帝国大学举办的一次校园晚会上,坐在座位上的苏步青满脑子正想着他的那些数学推导算式,却被一阵柔美清扬的古筝曲子唤回了现实之中。

苏步青很好奇是什么样的演奏者才会抚出如此悦耳绕梁的琴音,便探头向舞台中央观望。

这一看不要紧,他一下子就对那名正在轻抚古筝的女孩子产生了莫名的好感,那如初绽的樱花般的女孩子低头抚琴的模样既温婉又娇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又尽显贤淑之仪。

演奏结束,苏步青从旁边的男同学口中得知这位美丽多才的女孩是帝国大学松本教授的女儿,名为松本米子。

1926年,在好友茅诚司的介绍下,苏步青正式结识了松本米子。松本米子贵为著名教授之女,不仅出落的极为美丽,还多才多艺,通晓音律、弹得一手绝妙的古筝,擅长茶道和插花,这样优秀的富家女同时也是帝国大学很多男学生争相追求的对象。

那时很多人见松本米子时常接触苏步青,却对他们理都不理,心中既恼火又嫉妒,要知道狂热追求松本米子的男子中也不乏既有才又有家世的高材生,他们实在无法理解松本米子为何会对苏步青这个外国穷小子情有独钟。

为了打击情敌,一些男学生开始对米子说苏步青的坏话,可松本米子却一笑置之,不予理睬,还是继续与苏步青保持平等交往。

时间久了,松本米子了解了苏步青的一切,她不仅没有嫌弃苏步青是个中国来的穷小子,反而被他的上进心和聪明才智所折服,再加上两人每次相见都有说不完的话,可以说是情投意合、心意相通。

就这样,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爱上了彼此,陷入了热恋之中。

而每当那些狂热的追求者看到苏步青和松本米子在一起的时候,便在校园里对苏步青进行非议。松本米子的父亲虽然也很欣赏苏步青,但他不希望女儿跟着毫无根基的苏步青吃苦受罪。

苏步青和松本米子爱得既诚挚又坚定,他们商量好结婚的事宜,也盼望得到松本夫妇的允许。

松本米子的妈妈赞同这门婚姻,后来,松本教授禁不住女儿的再三请求,最终同意了两人的结合。对此,有人也曾打趣地说:苏步青很厉害嘛,能从日本情敌手中抢老婆!

1927年,苏步青在日本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震惊了日本。在此之前,日本第一位获得理工博士学位之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苏步青的同门师兄陈建功。

1928年,苏步青与松本米子正式结为夫妻,暂居于岳父家里。

为了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给妻子带来幸福的生活,婚后的苏步青依然一心扑在课题研究上面,十分专注。

而松本米子则一心一意做好妻子的本分,苏步青在桌案前一坐就到深夜,松本米子则静静陪在一旁,只是时不时地为丈夫续上一杯清茶,从不干扰丈夫的思路。

他们婚后的第一年,苏步青就因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而震惊了国际数学界,他的这个发现被称作“苏锥面”。

随后,苏步青先后成功在日本、意大利、美国等数学权威刊物上发表了40余篇论作,成功地在日本声名鹊起。而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降生了。

苏步青曾动情地说:我的成功,离不开米子的付出和陪伴。

1931年,苏步青听闻中国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同时他又想起与师兄陈建功之前的约定,学成之后共同回国效力,便忧思重重,寝食难安。

善解人意的松本米子发现了丈夫的变化,在了解了缘由之后就说:我爱你,所以也爱你所热爱的中国,我愿意跟你一起去中国。

回国后,苏步青应陈建功之邀留在浙江大学任教。

后来,受战乱的影响,浙江大学不得不进行转移。在那个年月,粮食短缺,危险重重,长时间的迁移竟让苏步青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养护和照顾。

刚随父母到达临时校舍后就不幸夭折了,松本米子心痛不已,但却没有向丈夫抱怨过什么,甚至连一句诉苦都不曾有过。

漫长的岁月里,苏步青与松本米子陆续生养了8名子女,人口多了,家庭经济状况自然紧张。

为了让丈夫和孩子吃饱穿暖,松本米子在十余年里竟没舍得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然而,当她有一次听到学生说苏步青教授的衣服满身都是补丁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丈夫的体面,她将结婚时长辈送给她的珍贵玉坠拿去典当,换来银钱买了新布,为丈夫做了一身新衣服。

松本米子的父亲病危之际,正是中国大地战火纷飞之时,母亲发电报给身在中国的女儿女婿,希望能够见上一面。

苏步青劝妻子回日本见岳父最后一面,可松本米子却忧虑不决,她说:路途遥危,与君分别不知相逢何日。

舍不下丈夫和孩子的松本米子咬咬牙硬是没有回日本。

直到1979年,时局平定,日子安稳,苏步青又劝妻子回家乡去看看,松本米子才重回阔别了43年的故土。

自从婚后,松本米子没有让苏步青对家务事操过任何心,她默默承担着家里的重担,只为了苏步青能潜心从事教学和研究,没有后顾之忧。

而常年的操劳也使得晚年的松本米子身体逐渐衰弱,1986年5月,勤劳一生的松本米子在上海的家中离世,自此,苏步青家中那张13弦的日本古筝便再也没有响起过悠扬的琴音。

数学家苏步青和松本米子的爱情,跨越了国别、跨越了动荡年代,也跨越了60余载悠悠岁月。

留给人们的,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忠贞情义,而这情义之真,历久弥新、天地可鉴,当为永世流传的一段佳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