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相关知识点

如题所述

盐类水解口诀: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1、有弱才水解

要求盐要有弱酸根离子或者弱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

如:NaCl中的Na+对应的碱是强碱NaOH,则Na+是强碱金属离子,不会水解。NaCl中的Cl-对应的酸是强酸HCl ,则Cl-是强酸根离子,也不会水解。所以,NaCl在水溶液中不会发生水解。

又如:CH3COONa中的CH3COO-对应的是弱酸CH3COOH,则CH3COO-是弱酸根离子,会水解。消耗H2O电离出的H+,结合成CH3OOH分子。使得水中OH-多出。所以,CH3COONa的水溶液显碱性。

2、越弱越水解

盐中的离子对应的酸或碱的酸性越弱或碱性越弱,水解的程度越大。

如:Na2CO3和Na2SO3 CO3^2-对应的酸是H2CO3;SO3^2-对应的酸是H2SO3。由于H2CO3的酸性弱于H2SO3,则,CO3^2-的水解程度比SO3^2-的水解程度更大,结合的H+更多。所以,Na2CO3的碱性比NaSO3的碱性强。

3、双弱双水解

当盐中的阳离子对应的碱是弱碱并且盐中的阴离子对应的是弱酸时,则盐的这两种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阳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OH-;阴离子水解结合水电离出的H+,所以双水解发生的程度往往较大。

如:CH3COONH4 中的NH4+对应的碱是弱碱NH3*H2O ;CH3COO-对应的酸是弱酸CH3COOH
则NH4+和CH3COO-都会发生水解,NH4+结合OH-形成NH3*H2O;CH3COO-结合H+形成CH3COOH,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

4、谁强显谁性

主要是针对双水解的盐,即弱酸弱碱盐,由于盐中的阴离子水解结合H+,阳离子水解结合OH-
要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则要比较阴离子的水解成度和阳离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
如:(NH4)CO3 ,由于NH3的碱性比H2CO3的酸性强(实际上比较的是两者的电离度,中学不做要求,只需记忆),则NH4+的水解程度比CO3^2-的水解程度弱,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H+更多,有OH-多出。所以,(NH4)2CO3 溶液显碱性。

又如:CH3COONH4,由于NH3的碱性和CH3COOH的酸性相当,则NH4+的水解度和CH3COO-的程度差不多,使得水溶液中的H+和OH-也差不多。所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

再如:(NH4)2SO3,由于NH3的碱性比H2SO3的酸性弱,则NH4+的水解度比SO3^2-的水解度大,使得水溶液中消耗的OH-更多,有H+多出。所以,(NH4)2SO3溶液显酸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6
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盐类的水解。
2.条件: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能电离出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实质: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过程。

4.规律:难溶不水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适用于正盐),同强显中性,弱弱具体定;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

(即盐的构成中出现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阴离子,该盐就会水解;这些离子对应的碱或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pH变化越大;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由构成该盐离子对应的酸和碱相对强弱决定,酸强显酸性,碱强显碱性。)

5.特点:

(1)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水解进行程度很小。

(2)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3)盐类溶解于水,以电离为主,水解为辅。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http://wenku.baidu.com/view/ac050deb19e8b8f67c1cb981.html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01
1.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盐类的水解。
2.条件: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能电离出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3.实质: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过程。
4.规律:难溶不水解,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适用于正盐),同强显中性,弱弱具体定;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