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会不会导致口腔溃疡.流鼻血?

最近喝水也不少 可好几次流鼻血 现在还口腔溃疡 是不是上火呢 贴易可贴也没见好 还有什么法治口腔溃疡效果好的吗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嘴里长了小泡、溃疡,牙齿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体感到燥热,大便干燥……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虚火”,这似乎是比较“规范”的中医说法,我查了一下,《辞海》收了“虚火”,但没有“上火”。然后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么“火气”比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为据说有无数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凉茶,或者吃牛黄解毒片(丸)之类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清热、降火。在听说中药不能乱吃之后,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现代医学怎么看待“上火”?“上火”了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并不是说中国人的身体比较特殊,只有中国人才会“上火”,而是因为“上火”是中医对许多症状的一个笼统、模糊的说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现代医学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称呼。例如口腔“上火”症状,有的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牙龈、粘膜出血,更常见的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还与新陈代谢、内分泌变化有关。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疗。缺维生素引起的要适量补充维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药。 如果“上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了,除了对伤口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炎处理防止继发感染,主要还是要注意口腔卫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过去。比较常见的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溃疡。几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疱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疱疹病毒感染上,就别想再把它彻底地消灭掉,只能终身携带它了。要理解这一点,需要知道一点病毒学的常识。 许多人对病毒是什么东西一无所知,有的望文生义,以为那是疾病产生的毒素,有的则以为病毒是和病菌一样的,可以用抗菌素杀死。其实病毒是与细菌非常不同、也无法用抗菌素杀死的病原体。它们比细菌小得多,结构也简单得多,一般就是一个蛋白质外壳,里面裹着遗传物质。它们是一类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东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质那样结晶,但是溶解后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们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所必备的各种构造,必须寄生在细菌或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时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粘到细胞表面,然后把病毒遗传物质注入到细胞当中,利用细胞中的各种“设备”复制病毒遗传物质,制造病毒外壳,再组装成一个个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细胞就会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释放出来,去感染其他细胞。如果所有的细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着死去了。所以这种凶狠的感染方式的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疱疹病毒则采用一种温和得多的方式来与宿主共处。它们在感染细胞后,会让自己的遗传物质结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变成染色体的一部分,随着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而一代代地传给了新的细胞。所以一旦被疱疹病毒感染上,它就变成了永远潜伏在人体细胞中的敌人,不可能彻底把它清除掉了。这些潜伏的敌人有可能会导致癌变,不过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精神压力大、生了某种疾病),由于某种未知的因素,潜伏的病毒遗传物质会突然被激活,开始复制新的病毒,让细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细胞。这时候你就觉得你“上火”了。不过,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周左右,然后又恢复正常了。然而,以后病毒还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细胞染色体中潜伏的病毒,以后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进的药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复制,不让它爆发。 所以如果你喝了凉茶、吃了清热解毒的中药,几天后觉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实未必是药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为了降火而去吃中药,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险。这类中药往往含有有毒物质。例如许多人都吃过的牛黄解毒片(丸)其实是毒片。按照组方,每片(大片)牛黄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黄。雄黄的化学成分为二硫化二砷,遇热分解变成剧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黄解毒片是由很正规的药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已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去除雄黄原料中的砒霜杂质,也并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为雄黄本身就有毒(虽然毒性不像砒霜那么大)。根据《中国药典》,雄黄有毒,常用量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黄解毒片的用量为按药典规定一天服4~6片,实际服入雄黄200~300毫克,竟是雄黄常用量的3~6倍。因为服用牛黄解毒片中毒、出现不良反应的并不罕见,例如《中国药房》在1998年就报道过38例牛黄解毒片(丸)不良反应,认为可能多由雄黄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黄解毒片的量不大,没有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轻心。雄黄中的砷进入体内后,会累积起来,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中毒,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虽然有时候为了治疗绝症人们不得不使用毒药(例如砒霜现在被用以治疗某种白血病),但是为了“降火”而去让自己慢性中毒显然是不合算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春季“上火”如何选药 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随着气温的回升,人也容易因“上火”引发一些疾病。按照中医理论,小儿、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和妇女在春天时所表现的“上火”各有特点,药店药师熟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为他们对症荐药。 小儿易发肺火: 有些孩子在春天动不动就发热,只要受一点儿凉,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体温立刻就会升高,令人防不胜防,这令他们的妈妈苦恼不已。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小儿发热多是由于肺卫感受外邪所致。小儿之所以反复受到外邪的侵犯,主要是由于肺卫正气不足,阴阳失于平衡。有些家长常说小孩春天“火”大,容易患感冒咳嗽以及哮喘,实际上就是肺卫阴阳的平衡失调。 怎样判定孩子春天是否有“火”呢?一般来说,“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烦躁易怒、大便干、手足心热、喜食冷饮,且食欲一般都比较差,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而睡,口唇发红,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快。 对这种“火”大的孩子,应给予中药对证治疗,如肺热郁闭可服用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草汤;阴虚肺热可服用养阴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饮等。同时应该注意平时的调养,平时应给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一、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 具体措施是 : 1、 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 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二、口腔溃疡发作怎么办?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特点为反复出现单个、多个口腔溃疡面,常伴有疼痛、流涎、严重者影响说话与进食。 口腔溃疡的病因常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消化不良、便秘、精神紧张、经期、白细胞过低,或使用阿司匹林、保泰松、水杨酸制剂、抗癌药物等有关。此外,它还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及口腔粘膜受机械性刺激等不无联系。 为防止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意口腔卫生,睡前、晨起刷牙,饭后漱口,不要剔牙,不要强咬硬物。 二、口腔粘膜如受到机械性损伤,用口泰液漱口,起泡时一般不要弄破,如泡过大,可在无菌操作下刺破,然后用口泰或2%硼酸液含漱。 三、局部可使用下列药物:局部吹敷锡类散、绿疱散、冰硼酸,每日1—3次,止痛效果明显;局部涂擦紫药水,每日2—3次,有收敛防感染作用;溃疡药膜贴于患处,每日3—4次,能止痛、消炎;用棉签蘸取庆大霉素注射液,于饭后睡前按于溃疡面1分钟左右,每日4次,多发性溃疡用庆大霉素液稀释后含漱,效果较好;口服维酶素,每次4—6片,每日3次,可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 四、用细辛1.5克,研成细末,分3份,每日用1份,酌加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肚脐部,外用纱布覆盖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3天即可见效。 五、口服维生素C、B2、21金维他及中成药牛黄解毒丸有一定作用,同时注意全身疗法。 六、增加蛋白质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防止偏食,减少硬食,以免粘膜破损。 是药三分毒,没有药是最好的!
第2个回答  2014-04-25
夏天一到 上火的人群也就逐渐增多了起来 对于火气大的人,上火的时候,尤其是男性,及易引起口腔溃疡和流鼻血 所以这个时候,要以食物为主要治疗方式: 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 、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茶水、青鱼、鲫鱼、鲢鱼、牛蛙肉和高 粱等 杜鹃花茶:味甜、性温、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等 ⊙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西瓜 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过3个小时。 ⊙大豆 大豆在滋阴、去炎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苦瓜 历代名医都把苦瓜看做夏季清暑热、去内火、帮助改善烦躁情绪的最佳食物。 ⊙西红柿 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喝牛奶 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