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创新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前言
由于其生产和产品的特殊性,民爆行业属于易燃易爆的高度危险行业,其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大。直接决定了民爆企业在其生产、销售、贮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为此,民爆企业在实践中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工作思路,搞好管理观念与方式的创新,逐步形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民爆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安全管理观念创新
2.1 从安全部门管安全到“业务保安、属地管理”
业务保安既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各级负责人对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全面负责,做到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都要对分管领域和职能范围内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负责;每名员工都要对自己工作、任务、活动过程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工作负责。属地管理是指每名员工都是属地主管,要对属地内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负责,包括区域内的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和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通过业务保安、属地管理的落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使每位员工建立“我要管安全”的先进意识。
2.2 从静态管理转变为PDCA动态闭环管理
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危害因素辨识、制定预防措施、管理目标或管理方案,使安全生产在每日、每时、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角落都得到保证。对现场巡检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使安全信息逐级传递,上下预防,层层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将危险源作为重点控制,发现问题隐患按照PDCA动态闭环的管理模式及时整改验证,从而使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在生产过程中,了解生产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如:天气变化、设备状态等可能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及时了解这些因素造成影响的形式,及时改变管理重点、管理思路,以解决动态出现的事故隐患。安全工作的动态管理就是要随着生产的动态变化而采取动态的安全管理措施,达到本质安全的目标。
2.3 从重视生产安全到健康、安全与环境全面管理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劳工标准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民爆企业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企业单纯的安全管理是不全面的,抛弃职业健康与环境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只有员工没有职业危害,工作生活环境不受到破坏,做到以人为本与环境和谐,把安全向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全方位的转变,将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统一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保证员工不发生职业危害,保证环境不受到污染与破坏,形成真正意义的安全。从而实现民爆行业生产经营领域的本质安全。
2.4 从领导管安全到践行有感领导
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领导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工作的示范性,从而感悟到自己做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践行有感领导必须要求领导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要求领导从自身做起,必须要求领导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领导力。践行有感领导还要求各级领导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宣贯安全理念;带头学习和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带头讲授安全课;带头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领导通过省体力行的安全行为不断感染员工,员工逐渐提升安全素养,逐渐形成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
3 安全管理方式创新
3.1 以预控为核心,引入“一规一表一卡”
“一规一表一卡”是指: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检查表和作业指导卡。要求员工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允许“跳跃式”操作或违章操作;要求员工按照作业指导卡进行危害因素辨识与提前预防;要求员工按照检查表的标准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上报、整改。“一规一表一卡”以预控未核心,超前预防,杜绝违章违规和作业无序,使基层班组日常作业规范化和制度化。
3.2 规范生产现场,推行安全目视化管理
通过制定安全目视化管理制度,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目视化的设计,从人员、工器具、工艺、设备、现场等方面进行规范。人员目视化方面,主要是对安全帽、着装、胸卡进行规范;工器具目视化方面,对使用的工器具张贴标识,以区分工器具的安全状态;工艺目视化方面,主要采用颜色、标牌、箭头标明管线内的介质名称、工艺流向,对压力表、温度表、液位计等指示仪表采用颜色标识出限值范围;设备目视化管理方面,主要采用铭牌的方式对设备的名称、编号、状态等进行标识;现场目视化方面,主要是通过标线、安全色、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提示牌等方式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安全目视化工具的应用使人员着装统一、设备清洁、工器具管理井然有序、工艺流程清晰可辨、作业现场规范有序、生产生活环境舒适,使安全管理便捷化、清晰化。
3.3 丰富培训方式,重视员工安全意识提升
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重视,最高管理者的重视不仅仅是口头上对人、财、物的支持,更多的要体现在定期组织安全例会和季度会议;组织开展健康、安全与环境等综合或专项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岗位员工能从危害因素辨识和环境因素辨识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安全培训;全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全员参与“安康杯”竞赛、“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以及“安全活动月”等活动;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对安全生产建言献策等,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
3.4 全面识别危害因素,扩大非常规作业许可的范围
在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的基础上,增加临时用电作业许可、挖掘作业许可和高处作业许可,完善作业许可证的内容,对非常规作业的申请、批准、实施、监督、关闭等全过程严格管控。非常规作业许可证中对作业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由安全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执行,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通过扩大非常规作业许可的范围有效地、最大范围地控制生产活动中非常规作业产生的风险。
3.5 扩大管理范围,将相关方纳入日常安全管理
对承包方与供应方进行资质审查、业绩考核、档案记录等,将其纳入常态化安全管理中。针对供应方,把好其产品的质量关,把化工原料、设备配件、民用爆破器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检验,确认合格后入库待用,保证“料”在储存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针对承包方,在施工前由安监部门对其进行安全培训、与其签订《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协议》、对每一位施工人员以《安全告知书》的形式进行安全告知、要求缴纳安全保证金(施工期间若无违反本企业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结束后全部返还)。施工过程中,由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共同对其工程质量、遵守本企业规章制度情况及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非常规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企业的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的同时,也保障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安全。
4 结束语
以上管理创新实现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管理的重大转变,是传统管理经验与现代系统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企业通过建立起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使安全管理成为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系统化、程序化,具有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产生一个质的飞越,使控制和杜绝事故成为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