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遗失的文章 舒辉波的《剪刀 石头 布》如题 谢谢了

舒辉波《剪刀 石头 布》全集

下午要录像了,上午我们在演播厅彩排。在下午的节目中我们有一个环节,需要六个孩子分成两组玩一个游戏,他们用“黑白版”的方式很快就分成了两组,所谓黑白版就是小朋友们有的出手心有的出手背,出手心的叫白版,出手背的叫黑板,出手相同的为一组。我想这样的分组方法好多小朋友们都玩过,我们小时候跳房子或者斗鸡分组的时候也采用这个方法。我以为他们这样分组就算可以了,谁知道他们又嚷着要分个先后顺序,于是每个组派出了一个代表,然后剪刀、石头、布,于是就分出了先后。孩子们兴奋的闹着猜拳的时候,我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了奶奶给我讲的那个故事,关于剪刀、石头、布的故事。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剪刀、石头、布是孩子们用来猜拳的一种游戏。 我把节目的彩排交给了现场导演,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观众席上,在明明灭灭的灯光下重温着奶奶的故事。 剪刀 剪刀在1938年的鄂北板桥店镇是一只鸡的名字。 那个时候奶奶有多大呢?大概是20岁的样子,因为奶奶说她18岁就出嫁了。 那年,奶奶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于是奶奶就抱着剪刀到了太奶奶的家,奶奶想把这只名叫剪刀的鸡给太奶奶补补身子。 要知道,奶奶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奶奶和剪刀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是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只叫剪刀的鸡把奶奶当成了它的妈妈。 剪刀不知道是谁家的,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总之有天奶奶从菜园里砍了三根莴苣回来的时候,在她身后就跟着这样一只黄茸茸的小鸡,小绒球一样滚动着的小鸡张皇的啾啾地叫着,在奶奶的身后,紧跟不舍。 于是,奶奶就把新鲜的莴苣叶切碎了拌上芝麻喂它,小鸡吃完了之后,把它嫩黄的小嘴在地上左右擦了擦,然后很满足地伸了伸脖子,斜靠在奶奶的裤脚边,微闭着双眼,不再张皇地啾啾鸣叫。 就这样,这样一个小绒球就在奶奶的身后滚着滚着,直到身上嫩黄的绒毛换成了白色,再换成黄色,最后,身为母鸡的它竟然和公鸡一样在尾巴上支棱着四根红黑的羽毛,交错而生,就象背上扛着一柄漂亮的剪刀,于是,它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剪刀。 奶奶抱着剪刀的时候,剪刀的喉间发出一种咕咕的声音,奶奶知道,这是一种信任和满足;甚至,当奶奶把雪亮的菜刀架在剪刀脖子上的时候,它也是如此地平和与温顺,它的喉间轻轻地咕咕着。 于是,奶奶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落在雪亮的菜刀上,落在剪刀油亮光滑的羽毛上。剪刀睁开眼睛看看奶奶,杏黄色的眼珠子圆溜溜的。剪刀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恐惧和不安,它很平静地把脖子搁在奶奶雪亮的刀口上,平静得就像枕在奶奶的脚上一样。 这个时候,大病初愈的太奶奶说话了,她说,留着它吧,是个伴。 于是,剪刀就留在了太奶奶的小院里。太奶奶的小院里有棵石榴树,鲜红的石榴花把柔软的枝条都压弯了,剪刀在小院里咯咯地走着,很快,它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或者说,剪刀似乎从来都以为自己是生活在这个小院里,现在只是从奶奶那里回来了。 太奶奶问奶奶,他有消息了吗? 他就是指奶奶新婚的丈夫,我的爷爷。奶奶结婚不久爷爷就参加了红军游击队,然后就再没有爷爷的任何消息了。 奶奶伤感的摇了摇头。 太奶奶说,你回去吧。 奶奶在民国25年她18岁的时候出嫁的,那年是1936年,过了一年,1937年的上半年。太爷爷去世了。到了1937年年底,日本人攻陷了南京。当时奶奶的哥哥在南京民国政府任军职,南京民国政府陷落之后,太奶奶就不知道她唯一的儿子的任何消息了。于是,太奶奶就盼着过年。1937年终于过去了,太奶奶还是没有在春节的时候把她的儿子盼回来。于是,太奶奶就病倒了。 在剪刀的陪伴下,太奶奶一点一点地恢复了。剪刀长得更漂亮了,绝对是母鸡之中的美女,而且它特别肯下蛋,剪刀还有剪刀下的蛋,成了太奶奶生活的全部。 太奶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守着一个空落落的小院和一只不会讲话的剪刀,守着她那所剩无几的光阴,她是个孤独的人。 补充: http://hi.baidu.com/%D2%C1%CD%F2%CB%B9%D0%A1%BD%E3/blog/item/6c2cc10041e3530b728da548.html 这里有全集的,你慢慢欣赏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