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能谈好恋爱的人都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01

陷入了自我怀疑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个帖子,名叫“和男朋友相比我太不懂事了发帖人是个女生,在公司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公平的对待,她喜欢找男朋友倾诉。而男朋友,习惯用这样几句话去宽慰她:“女生怎么这么容易纠结呢,你学学我。“很多事,想开点就好了。每次听了男友的反应,女生都陷入一种自我怀疑。她觉得: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是不是自己太事儿了?反倒给男友这种“豁达”,加上了“成熟”的滤镜。一而再再而三的,她坚持不住了,于是发帖求助网友,想知道该如何变得强大一些。

02

情绪价值的定义然而问题真的只在女孩身上吗?男友对女孩情绪的否定,可能是她“坚持不住”的更深层次原因。今天,我们就借由这个案例,和大家讲一讲最近很热的“情绪价值”概念。一:情绪价值是什么?情绪价值原本是商业领域的概念,指的是,一件商品售卖时咐带的额外情绪体验,比如海底捞的溺爱式服务。放到关系当中,可以理解为对方带给你的“感觉它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负面的。

03

情绪价值丰乐观积极但其实,高情绪价值与乐观积极,真的不能简单画等号。朋友的前任C,活脱脱的搞笑男,梗和段子横飞,经常把朋友逗得捧着手机嘎嘎乱笑。但是朋友遇到不太舒服的挛管,忘和对方聊聊或者只是一个人呆着,C就会说:“不要总想了,来我们出去玩,忘了就没事了。边拖着她出去逛街吃饭,一边拍着她背说::“开心点,太耷拉着脸会变丑。C的本意是好的,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帮对方尽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但朋友却有种“被绑架”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明明哭得满脸鼻涕,亲戚却簇拥着让你笑。

04

情绪价值的底层逻辑我们能体会到对方的好心,却更多感受到压力,好像不被允许不开心了情绪价值不是永远积极,那到底是什么?心理学者李松蔚是这样解释的:情绪价值的核心并不是提供完全愉悦的体验,而是让人感觉到被看到,自己是可以这样的。它似乎更是一种允许,是告诉你不用赶紧好起来,脆弱一会儿也没关系。二:情绪价值的底层逻辑一开始,我会被情绪价值中的“价值”二字带偏,觉得情绪价值是一种供给一一即我需要做点什么,并且要换取到对方的什么。渐渐的会发现,那种供给式的情绪劳动太累了。就像菜市场买菜,3块钱一斤青菜,你必须得给我足称,而且一定要是青菜,土豆番茄都不行。

05

感受情绪价值的瞬间更深层次情绪价值,其实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一种品质、一种看到并且愿意接受对方情绪的能力,当拥有这种能力,“术”层面的东西便会是自然流露。昨天看到一位网友分享自己“感受到情绪价值的瞬间。去年8月,她经历了失业和亲人去世,生活的主轴被抽走,一下子作息错乱,失照、爆痘、胃病复发。加上投简历石沉大海,自我价值感特别低,经常一个人在地板上躺一天。男友来经常看她,也不太说话,有时只是在旁边做自己的事,偶尔抱一抱她,不看手机、不开电视,只听见时钟在往前走。网友说:“原来觉得身后空空的,我不能掉下去,但现在多了一张安全网。如果把情绪价值具象化,也许正是“一张安全网”当你站在情绪崩溃的悬崖边时,需要的也许不是在下面振臂高呼“别跳啊,想开点”,也不是一套自作聪明的解决方案,而是一张结实的“网”。

06

两点特质这张网允许你坠落,结结实实地呆在那,在你落下后稳稳托住。具有这种“托举”情绪的能力的人,往往有以下两点特质:1)觉察:更深层次的看见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如果只是根据伴侣的外在行为作出反应,越容易感到烦恼和失望。而情绪价值的提供者,往往有很强的情绪捕捉能力,在更深层次看见对方,从而达到精神层面的共鸣。当真正的核心需求被看见,我们才会相信,自己的需求是正当的,相信真实的自己是会受到关注和爱护的。

2) 允许:不带地涵容无法涵容自身情绪的人,自然也很难涵容他人的情绪。而涵容能力好的人,内在就好像有一个稳固的容器,能稳定地容纳自身的情绪,并选择用合理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

07

如何正确提供情绪价值三:如何成为高情绪价值者?真正的情绪价值,源于发自内心的同理与允许,如果你也为无法提供情绪价值而困扰,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1)确认和接纳度负面情绪回到开头的案例,想象一下,如果是你的伴侣说:“太难过了,改了六次的方案还是没有通过。”你会怎么回答?可能是:你是不是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真的领会需求?A、BCD你这太离谱了吧,这种东西需要做六遍?这有什么可难受的,我最多一次改了20版别难受,很正常啊,事情总会做完的其实这是匹种典型的错误回应方式:指责、评判、否认、弱化,试图将对方从泥潭中拯救出来。而高情绪价值者,需要有情绪确认的能力,与他人和自己同在,专注此时此刻的感受,就像这样:“听的出来,我感觉你有些挫败还和焦虑,因为没能得到认可,是这样吗?

08

提高情绪成熟度伤心时,也可以给自己类似的反馈:“我现在觉得很委屈,还有一点愤怒。2)提高情绪成熟度高情绪价值的人,往往有更高的情绪成熟度,这意味着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接住他人的情绪。我想,情绪成熟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深刻的允许:允许各种情绪的存在,无论正面或是负面,不再抵抗和发泄,只是静静地和它们呆一会儿。曾奇峰曾经提过:真正健康的人格状态,应该是“无可无不可”也就是“这样或者那样都可以”,什么样的反馈我都能接受,一切结果都不足以攻击我的人格,因为我内心足够强大。这种稳定与成熟,就像那张结实地网,兜住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