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老师叫什么?

如题所述

老师的演变历史



司徒:西周时期教师的称谓是“司徒”、“秩宗”、“典乐”。此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平民百姓不能进入校门接受教育。



师,夫子:春秋时期教师被人们称为“师”,人们将“师”与“君”相提并论,当时教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除称呼“师”外,这一时期,因孔子开创了私家授学,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第一人,孔门子弟因此尊称年长者的孔子为“夫子”或“孔夫子”,后来“夫子”由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逐渐发展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先生:东周之战国时期出现“先生”称谓。例如《孟子》中提到“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以及《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其中的“先生”均是称呼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另外此时出现的“师长”也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后来成为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宗师,西席:汉朝时期,出现“宗师”和“西席”(也称西宾)指称教师。“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西席”,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助教: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唐代之后,“师”的职责逐步演变成“教”、“学”、“授”。韩愈的《师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在唐朝时期,教师又称作“教授”、“讲师”、“教谕”、“学博”、“学正”、“学录”和“监学”等。



教谕:教,教授;谕,训诫。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

山长: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除沿用以前一些称谓外,“教授”也是清朝教师的一种称谓,现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称谓变为“教师”,也即人们口中的“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