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句有点小“麻烦”,因为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论利与命和仁。

夫子平时教诲他人,虽然言无不尽,但有三件事是很少谈的,利与命与仁。利是人情之所欲,学者谋利,则廉耻之道丧,治国者谋利,则争夺之祸起,所以孔子不跟人言利。

命是气运之流行,生死祸福之类,“悠远难必”,没法说你的命怎么样,所以孔子不跟人算命。

仁是心之德,是世间万善的总体,道理太大,一言难尽,跟人说不清。

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

孔子不跟人言利,只是要你接受命运安排,君子素位而行,只凭着大仁大义的大是大非去做,用王阳明的话来说,我心光明,内心强大。追求成功,也能接受失败。

️赋能王解读️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今天我们来开始学习新的一篇了,就是第九篇《子罕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昨天所学习的内容。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说的就是孔子对于大禹这位圣贤的感叹,说我对大禹太佩服了,找不出他的一点毛病,为什么呢?

因为他个人在饮食上非常不注意,饮食很菲薄,但是在祭祀的时候,他却非常丰盛;他自己穿的很简单,但是当他祭祀的时候却非常正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他自己住的很简单,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兴修水利、造福老百姓身上去了。

他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精神,大大的感动了我。对于他,我实在是挑不出一点毛病。充分表达了孔子对于大禹的尊敬与崇拜,向我们表明了他的高贵的品格。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章。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关于这一句,歧义挺大的。关键在于哪里呢?断句!简单的说,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孔子很少谈论“利”,也很少谈论“命”与“仁”,就这三个关键字,孔子都很少谈。你像朱熹、张居正、刘宝楠、南怀瑾,就是我比较尊崇的这几位,他都是这么认为的。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钱穆的观点。钱穆老先生也是研究孔子的大家,樊登一般是以他为蓝本的。在这里说孔子很少言“利”,但是他赞同(这个“与”是赞同的意思)“命”,赞同“仁”。

关于这个说法,华杉很罕见的同意钱穆,而没有赞同朱熹、张居正和刘宝楠的。而事实上即便是都同意第一种说法,就是很少谈利、谈命、谈仁,解释也各不相同,到底需该怎么来理解呢?

我把这几种观点都列出来,让大家自己做选择。你选择对你最有价值的东西,叫“择善而从”。因为这些字内涵太丰富,如果你要按这个方式来解释的话,它确实就是能解释通的,并不存在说它一定是错的或者一定是对的。

好,我们就慢慢来和大家聊一聊。

第一个就是“罕言利”,是都认可的,他很少谈利。那什么是“利”呢?先来了解一下。

张居正注解说:夫子平时教诲他人,虽然言无不尽,但有三件事是很少谈的,利与命与仁。利是人情之所欲,学者谋利,则廉耻之道丧,治国者谋利,则争夺之祸起。所以孔子不和人谈利。这里的利应该指的是物质,或者说财富。

如果作为一个学者,你把精力都放在物质上,那你就很可能没有廉耻,为了能够得到这些物质,丧失了自己的气节。

一个治国者,也就是你坐在官位上,你要是逐利的话,就很容易去争、去夺,影响也是极坏的,所以孔子不和人谈利。

南怀瑾老先生解释说,这里的“利”不单是就钱财而言,在这里同时也具有“利害关系”的意思。一说到利害关系,这个问题就相对来讲大了。仔细研究历史,研究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随时随地打利害关系的主意,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与人之间的来往,国与国之间相交,随时随地都在利害的观点上。

我们知道中国的法家韩非子,韩非子的老师荀子,荀子是儒家的另外一个分支,荀子和孟子各执一端。特别是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说难》,就谈到说话之难。

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科举考试,人要取得功名富贵,事业地位,多半要靠游说。

所谓游说之士,并不是乱吹就行,必须要学问渊博,同时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去见各国的领导人,拿出个人的特别见解,指出当时的利害关系,所谓动之以利害,取得人主的信任,就可以荣获功名和地位。

所以这句话中利的字的含义,我们先要了解,对人说之以利害,没有人不动心的。人生能做到对这一切名利无动于衷,就是真正最高的学问。从这里来看孔子谈不谈利益,完全不谈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罕言利,就是很少讲。

而讲的时候一般都会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是特别赞同大家把注意力、把根本放在利上而已。

再说说命。

张居正说:命是气运之流行,生死祸福之类,悠远难必。没法说你的命怎么样,所以孔子不给人算命!你的命怎么样,莫以听之,听天所命。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只管努力就行,老是怨天尤命,说我的命不好,没意义,不谈。

也就是说,张居正认为孔子说的这句话,这里的命,就是我们决定不了的东西,谈不谈意义不大。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里的命不单是算命先生那个看相算命的命,而是指的广义的,包括生命来源的意义而言。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在说生命的起源,尤其说生命是神所创造的,几乎每个宗教都有类似的说法,但由宗教发展到哲学、科学,一直到现在,究竟生命的来源怎么样还没有搞清楚。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人类文化不论是东方、西方都还幼稚可笑,对人类本身的问题都还没有解释解决。

宗教家解决不了,而演变成哲学,哲学家解决不了而发展成为科学。科学家分门别类的去追究,像太空、像物理、像医学研究,都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但是中国人不大追究生命来源,这个问题,尤其孔子思想在下面就会提到“未知生,焉知死”,不要问。所以对于命,孔子很少讲。

即便是后来的哲学家,他也很难说得清楚到底什么是命。往往搞着搞着,就把自己的命搞丢了。你比如说德国有一个大的哲学家叫尼采,大家都知道他是哲学家,最后把自己搞疯了。

再说说,第三个是仁。

张居正认为:仁是心之德,是世间万善的总体。道理太大,一言难尽,跟人说不清,所以孔子只讲具体事,就事论事,不给人讲那么多大道理,怕他跟不上。

孔子自己也不敢以仁自居,在前面《述而篇》,曾经有言:“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就是孔子,也不轻易以仁许人,从来没有给过一个活人“仁”的鉴定。

南怀瑾老先生解释说,孔子很少说仁,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讲中国文化,动辄讲孔子,而且动辄讲孔子思想中心的仁道。现在我们根据论语,至少它的内容是孔子学生们直接的记载,这不能不承认。

这里孔子很少说仁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孔子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但这里又说孔子很少讲仁。

论语第四篇《里仁》,全篇都是有关仁的记载,这不是矛盾吗?所以我们讲《里仁篇》的时候有一个重点,那里面讲的是仁的作用,仁的性质,对于仁本身究竟是什么?里仁篇并没有下定义。就是说,孔子并没有给仁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

再来看看第二种解释。这是钱穆先生的解释。

他说,孔子很少言利,但是他赞同谈命与仁。这里有一个佐证,就是纵观论语全篇,谈利的地方有6处,谈命地方有7处,谈仁的地方有59处。就是谈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贬义的,但是谈命不一样。

他还是比较赞同的,比如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是子贡说的,就是命太深奥了,一般会因材施教,不和人讲那么多。

谈命,也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就谈这些深奥的东西,也都是在《中庸》里,《中庸》是子思写的,不是孔子写的。

讲仁的地方就太多了,特别是《里仁篇》里面通篇都是讲仁,所以说孔子是赞同讲仁的。

孔子不给人言利,只是要你接受命运安排,君子素位而行,只凭着大仁大义、大是大非去做,用王阳明的话来讲,叫我心光明,内心强大,追求成功,也能接受失败。

我们都爱听改变命运,如果没改变能接受吗?如果一心想改变,你就能改变吗?不能接受失败,不认输是人最大的危险。比如说炒股炒破产的,都是不认输的。

表面上的不向命运低头,往往是利益熏心的表现。这样会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人们都不爱听低头,但是不低头能行吗?所以我们总得有敬畏,总是要低头的。

能接受命运的人,是踏实努力的君子,不接受命运的人往往是无所忌惮的小人。接受命运是把握命运的前提。

有点像什么呢?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首先要接纳自己,接受所有的一切的安排。你接纳它,你才能心定下来,定下来才能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够未来发展,谋思考。

否则的话,我们老是纠结于命运不公,老是去抱怨,你反而做不好!

华杉很罕见的,这次是赞同钱穆先生的解读。

还有一点时间,我说说我的想法。

孔子作为一个圣人来讲,他罕言利,就很少谈利,其实不是说他就不重视利,对物质财富一点也不关心,那也不现实。只是说我们的关注点不要只放在利上,如果你完全逐利,就没有了使命感,没有一心为公那种精神,你很难做大事。

而对于命,又看你怎么看。既不能像《了凡四训》里刚开始的时候的了凡那样,既然上天已经决定了我的命运,那我也啥也不干了,我就等着就行了,那是不行的。

也不能只拼命,我就是不低头,一门心思钻,那也很容易出问题的。

最后说到“仁”,这个仁不是挂在嘴边上的,我说仁就是仁了,而是要用心去修的。

照着仁的标准去修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为涵养,逐步的达到仁的境界。

今天就是一个难题了,那大家怎么看待这三个字呢?利,命与仁,不妨回馈的时候说说你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有你对它的理解和把握。

时间也就到了,我们今天这一章就解读结束了。

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这一章看着简单,其实大含深意,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