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苦胆有什么作用能治什么病?

如题所述

猪苦胆为猪科猪属动物猪的胆汁,入药具有清热、润燥、解毒的功效,对热病燥渴、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目翳、泄痢、黄疸、喉痹、聤耳、痈疽疔疮、鼠瘘、湿疹、头癣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猪苦胆的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用电刺激麻醉猫喉上神经引起咳嗽的方法证明,静脉注射胆酸钠(20毫克/公斤)有镇咳作用,去氧胆酸钠及牛磺胆酸钠则无此作用。

2、平喘作用:用豚鼠组织胺喷雾法初步表明,鹅脱氧胆酸钠有平喘作用,胆酸灌胃1小时后再用组织胺-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对豚鼠亦有某些平喘作用。

3、抗炎作用:兔耳在热水中烫1分钟以造成炎症,12小时后以猪胆粉灌胃可使炎症消退较对照组为快、对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4、抑菌作用:在试管中,猪胆在高浓度时,对百日咳杆菌有抑制作用,但不如黄连。猪胆在体外高浓度(1:100)时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1

猪苦胆是一种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中医认为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极具药用价值。

猪苦胆味苦,性寒,归肝、胆、肺、大肠经,具有解毒、泻火、止咳平喘等功效。

1、清热解毒:

猪苦胆入药以后能清热解毒,也能抑制体内多种病毒的活性,抗菌消炎的功效较好,可用于治疗热燥渴、痈肿、疔疮等病症。

2、润肠败火:

猪苦胆入药以后能泻热,也能润滑肠道,可以去除心火与肝胆之火。对目赤肿痛、肺热咳嗽和百日咳等常见病都有明显的治疗功效,另外猪苦胆还能用于黄疸的治疗。


3、止咳平喘:

猪苦胆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气喘、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治疗,在治疗时猪苦胆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搭配白花蛇舌草和平地木等中药材一起使用。

4、促进消化:

猪胆汁能溶解脂肪酸并助其吸收,从而减少肠内易于腐败物质的产生,对消化不良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典籍记载:

1、《随息居饮食谱》:“补胆,清热,治热痢,通热秘。治厥颠疾。”

2、《本草纲目》:“猪胆汁寒能泻热,滑能润肠,苦人心,去肝胆之火。”

3、《本草纲目》:“通小便,敷恶疮,杀疳匿,治日赤、目翳,明日,清心脏,凉肝脾。”

4、《本草图经》:“主骨热劳极,伤寒及渴疾,小儿五疳,杀虫。”

5、《别录》:“疗伤寒热渴。”

6、《本草拾遗》:“主小儿头疮,取胆汁敷之。”

第2个回答  2022-01-21
猪苦胆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中医认为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是最好的药材。
适应症 热病燥渴,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目翳,泄痢,黄疸,喉痹,聤耳,痈疽疔疮,鼠瘘,湿疹,头癣
猪苦胆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中医认为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是极好的药材 ▲鼻窦炎 猪苦胆3个藿香90克先将胆汁过滤拌入藿香后晒干微炒共研末水泛为丸滑石为灰每服9克每日2~3次 ▲脓性指头炎 取鲜猪苦胆1个保留胆汁加入雄黄末0.5克搅匀将患指直接套人猪苦胆内干后再换一般2~3天即愈适用于早期病人 ▲疖肿痛、腮腺炎、跌打外伤 猪苦胆一个剌一孔取出胆汁熬膏外敷患处 ▲中耳炎 取猪苦胆汁慢火烘干再加入白矾2倍量共研细末备用使用前用双氧水洗净耳道再取其白粉适量吹至患处每日1~2次 ▲内外痔、脱肛 丝瓜一条烧灰陈石灰25克雄黄25克猪苦胆1个鸡蛋清3个香油20克前三味药共研细末再用胆汁、蛋清、香油调膏外搽患处 ▲小儿湿疹 取猪苦胆1个冰片l克研细末将猪苦胆用小刀切一汹.把胆汁挤入玻璃瓶内;再加冰片摇匀密封备用用时将棉签蘸取药汁少许经擦湿疹处每日4~6次
第3个回答  2022-01-22

猪苦胆也是一味中药,具有宣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1.猪骨胆对于鼻窦炎、脓性指头炎、疖肿痛、腮腺炎以及跌打损伤、内外痔、脱肛、小儿湿疹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能够起到消炎的作用。

2.猪苦胆与绿豆配伍使用,对于热病所致的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泻痢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还能起到辅助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过敏、抗肿瘤、保护肝肾的作用。

    副作用

1.猪苦胆性苦寒,容易伤害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体胃肠道的功能减退,导滞食欲不振、腹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的出现。

2.如果长时间使用猪苦胆,会导致中毒,会损害人体的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猪苦胆。

第4个回答  2022-01-21
猪苦胆是一种比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汁,他是没有毒性的,中医认为他具有先通上下,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作用是比较好的药材,适量的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是大剂量的使用,就会产生毒性。
大剂量就会易使心脏及神经,对神经肌肉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当归,胆,肺,大肠经,功能主治为清热,润燥,解毒,主热病燥咳,大便秘结,咳嗽,哮喘,目赤,泻痢,黄疸,湿疹,头癣,对于它的用法用量,分为内服和外用,内服是煎汤六到九克,或是取其汁液,每次三到六克,外用是进行涂敷,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