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用于观察原子的设备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能把观察目标放大到两百万倍以上,分辨率更是达到了零点二纳米的水平,能够有效的观察到铜原子,除了电子显微镜,另外一个观察设备就是扫描隧道显微镜,简称STM,这种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单个的铜原子,它的工作原理其实也很简单,该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将一根探针近距离靠近铜原子,这时候会产生一个【量子隧穿效应】,从而产生微小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探针在扫描铜原子不同部位时,流过探针的微弱电流就会出现波动变化,将这种波动变化的电流图像化处理之后,就获得了铜原子的清晰图像。
铜的化学元素符号是CU,它本身是一种金属元素,但是也是不稳定的一种金属,在自然界中常以化合物状态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铜,通常是青铜和黄铜等铜合金,恩斯特·鲁斯卡在一九三三年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EM,这台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向观察目标发射高能电子束,然后发射的这个电子束和观察目标发生作用,然后将反射回来的电子束进行图像处理,就能看见被观察的目标了,这个原理其实和雷达有些相似。
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构造主要有电子和原子核电子围绕着原子核运动,电子又分为正电子和负电子,最常见的现象,摩擦产生的静电,就是由于摩擦导致物体中的电子被释放了出来的缘故,而铜原子的电子层排列为【K-L-M-N】共有四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8个电子,第四层1个电子,简写为【2-8-18-1】,铜原子的半径186pm。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不知道,pm是个什么单位,其实这是个长度单位,称呼为【皮米】,也有称呼为【微微米】,1皮米相当于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10的负12次方米),英文名【picometer】。
观察设备简介
一、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由1933年,柏林工业大学压力实验室,恩斯特·鲁斯卡(Ernst Ruska)发明制造,工作原理是向观察目标发射高能电子束,然后收集反射回来的电子束信号,从而获得观察物图像,它能够放大目标200万倍以上,分辨率为0.2纳米,使用电子显微镜能有效观察到铜原子的形态,也是目前主要的一种观察设备。
二、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由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科学家,格尔德·宾宁(Gerd Binnig)和海因里希·罗雷尔(Heinrich Rohrer)在1981年发明制造,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探针向观察目标发送电信号,然后通过电信号反射回来的波动信号,进行图像处理,从而达到观察目标的目的。
1克铜就有95万亿亿个铜原子,这么小的微粒是通过使用观察设备【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观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