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后面的皇帝是谁

雍正后面的皇帝是谁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扩展资料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

乾隆帝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统一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间,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乾隆帝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弘历-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4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年8月—1799),是清朝第六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他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元年(1723年),弘历被立为太子,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由此,他站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至高点,开始施展其“文治武功”。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无疾而终,终年89岁。葬于裕陵(今河北遵化西北70里昌瑞山)。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史称乾隆皇帝。同时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他60年的稳定统治,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经过漫长沉淀之后的集大成的时代。而乾隆末年,亦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过渡。而到了乾隆末期,所谓歌舞升平,“十全武功”的“盛世”已经宣告结束。在60年漫长的“盛世”之后,是成倍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及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彻底腐败。如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的:“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蘘却已尽上来了。”清王朝已经像即将倾颓的大厦势难支撑,而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炮舰却正在隆隆地驶近,中国的历史,即将翻开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页。
乾隆帝执政60年后,虽禅位与其子颙琰(嘉庆),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进行了3年统治(一说乾隆的实际统治期持续至其逝世)。乾隆六十年(1795年)底,乾隆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他下诏说:“我25岁时继位,当时曾经对天起誓,如果能够在位60年,就一定自行传位给皇太子,不敢与皇祖(指康熙)的在位年数一样。现在我在位已经满60年,不敢食言,决定禅位与皇十五子颙琰。他如一时难以处理朝政,由我训政。”和坤等大臣极力劝阻,乾隆不听,于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在太极殿举行禅位大典,自称太上皇,但仍掌握着朝廷实权。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得病,虽经过不少名医医治,都不见起色,初三逝于养心殿。
所以,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实际执政63年
乾隆帝的“文治”表现于他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和文字狱上的“贡献”。乾隆帝儒雅风流,精于骑射,一生著文吟诗,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其诗作竟达四万二千余首,几与《全唐诗》相埒。乾隆本人是陶瓷艺术的爱好者,在其统治期间,中国的陶瓷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以著名文人纪昀为总裁,组织了包括戴震、姚鼐和王孙念等人在内的360余人,历时15年,编写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共36000卷,含完整作品3450部,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建筑上,乾隆在北京西郊营造繁华盖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东造琳宫,西增复殿,南筑崇台,北构杰阁,说不尽的巍峨华丽。又经文人学士,良工巧匠,费了无数心血这里凿池,那里叠石,此处栽林,彼处莳花,繁丽之中,点缀景致,不论春秋冬夏,都觉相宜。又责成各省地方官,搜罗珍禽异卉,古鼎文彝,把中外九万里的奇珍,上下五千年的宝物,一齐陈列园中。因此圆明园也被全世界称为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同时,乾隆的视角仅限于中国本土,对同时期蓬勃发展的欧洲各国的科学文化尚无足够的认识。
乾隆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就是大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的诗文吹毛求疵,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上纲上线,动辄杀头抄家充军。文坛上,一片肃杀之气。康熙时,戴名世的著作《南山集》,被当局认为有“政治问题”,遭到严惩,主犯戴名世被杀头,株连亲戚朋友几百人。五十多年以后,乾隆皇帝再次旧事重提,利用“南山集案”大兴冤狱,杀害了71岁的举人蔡显,株连24人。
同时,乾隆担心著作中的反动言论,因此下令对中国古代文化书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查和销毁,像顾炎武、黄宗羲、黄道周和张煌言等人的著作都在违禁之列,造成我国传统不可估量的损失。
乾隆仿效祖父康熙,六下江南考察民情。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旨在查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每次都很俭朴。而乾隆南巡,虽然不能完全否定其对巩固政治的作用,但他更偏重游山玩水,奢侈豪华,所花费用超过了康熙10倍,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还造成了奢靡的社会风气。
乾隆49年(1772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这些书都被乾隆帝统统烧掉或者改掉了,只保留他亲自修订的《明史》。
乾隆利用清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一次平定新疆回部,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其中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西北方面的军事行动,密切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
乾隆非常重视和欢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伊犁。有的大臣却认为:“自弃王化,按之国法,皆千严谴,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不主张抚慰。有的大臣说:“以抢伊犁之故,其部众悼于远徙。”认为渥巴锡想趁准噶尔新亡,利用真空来抢伊犁,所以东归。作为清政府也有这样一种考虑,担心返归土尔扈特部众重返故地后,会扰犯边地,破坏边疆刚刚获得的安宁。乾隆根据得到的情报,最后作出了符合实际的判断:“明知人向化而来,而我以畏事而止,且反至寇,甚无谓也。”并进而制定了收抚土尔扈特部落的方针。
乾隆面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强硬的态度,断然拒绝殖民者的无理要求。对于诚意谴使来华的国家,乾隆则采取友好态度,但仍然一律拒绝通商。应该指出,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并以天朝自居,使中国科学技术与欧洲差距更大,以至于他逝世40年后,中国任人宰割百余年。
乾隆统治的中后期,随着自身逐渐老迈,本性的好大喜功,更喜欢周围人的颂扬,尤其得意自己的武功,亲自撰写《十全武功记》,并自号十全老人,陶醉于文治武功,听任和珅贪污弄权,朝政日益腐败。乾隆登基时,清政府国库尚有3,000,000两白银,1775年左右,乾隆到达了他统治的巅峰时期,国库积有白银73,900,000两,甚至超过了康雍两朝。但是长期且巨大的贪污腐败、数次远征、诸多宫廷建造、个人六次南下、历次平叛、缓慢孳生的鸦片以及个人浮华奢侈的生活,消耗了150,200,000两白银。1796年乾隆退位时,几乎所有的国库资金被挥霍一空,使盛极一时的清王朝开始下坡路。
1795年10月,清政府宣布乾隆将于来年春天让位于其子颙琰,这意味着他在位的时间要比他的祖父康熙短一年。在准备期间,乾隆搬出了在位皇帝使用的养心殿,搬入了紫禁城中另一处居所。但是就如他并未离开紫禁城一样,乾隆并不想放开他统治了六十年的大权。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听政三年,并实际统治至其驾崩。
第2个回答  2012-09-30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第3个回答  2010-08-14
乾隆

乾隆帝 即清高宗纯皇帝(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88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乾隆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为清代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htm?fr=ala0_1_1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2-20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还有那位同志,“康乾盛世”是康、雍、乾三位皇帝共创的,其中雍正起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没有雍正就没有康乾盛世

参考资料:http://v.ifeng.com/zt/yongzhenghuangdi/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