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

如题所述

如果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发或很少发朋友圈了,那多半是搞对象去了。

有人陪着多好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可以随时告诉他,分享给他,还用得着发朋友圈吗。比起和他在一起,被人点赞和关注的快乐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只有没地方分享的人,才会抓住生活中的一点小乐趣,就情不自禁的想分享给全世界。

福特探险者 让险路变通途
广告
福特探险者 让险路变通途
你们看,这多有趣!

你为什么越来越少发朋友圈了?

作者|大猫 微信公众号|很甜的猫

配图|源自网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你在朋友圈发什么都会有人不爽的,有一种装逼叫,别人觉得你装逼,有一种炫富叫,别人觉得你炫富,然而我就是想发个朋友圈而已啊!觉得别人装晒炫,往往是自己缺,只因自己修为不够。

朋友圈,除了让不熟悉的人开始有了点赞之交,还能发泄情绪,发表一时意起的感慨。

倾诉与倾听是个好东西,一个有故事,一个有酒,朋友圈分享着生活,分享着悲苦与喜悦,良善与丑恶,你说它不好吗。正是因为朋友圈的存在,那些不在我们身边的好朋友,才会离我们更近了一点,他们的生活,才会隔着千山万水,展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朋友圈里也确实存在一些让人充满戾气的负能量以及让人看不过去的现象。有些女生发了照片明眼人一看就是磨皮磨得很严重,但还是有很多人在下面附和说:哎呀,你的皮肤好好哦。好羡慕哦。

请问你是瞎了吗?

还有每天求赞,求笑脸,求投票,求评论。

你们是上瘾了吗?不知道有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吗?

所以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优秀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什么事情值得炫耀。

相爱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最爱的人在身边。

太忙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时间取悦别人。

很多人似乎总是喜欢将人的心智成熟与发朋友圈联系起来,一些人会举例说某些高端的人他从来不发朋友圈,所以发朋友圈很low,又或者说那些晒着奢侈品,炫耀着自己生活的人是缺乏更高层次视野的表现,总之,结论就是发朋友圈很low。

真的是这样吗?

那些发朋友圈的是不是可以被认定为:差劲、没人爱,太闲,装逼,或者爱取悦别人?

我觉得因为自己不发朋友圈,就取笑那些发朋友圈的,这本身就是一种炫耀,是一种无理取闹的,可笑可怜的优越感。

有时候我想发朋友圈了,和炫耀,和优秀,和有没有人爱,没有一点关系,那就是我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而已。

生活中也真的有人不爱发朋友圈,这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没有谁比谁更优越的说法。每个人都不一样,周国平先生也曾经说过:“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确实,朋友圈对发的内容有太严格的要求:不能太颓废,不能太激进,不能秀东西秀人,不能乱转发,不能太矫情,不能…各种不能,规定了各种不能之后,朋友圈能发的只有极少的写的特别得意,精心考虑了读者口味的东西,多数时候没时间也没心情哄人玩,产出就极为稀少。

毕竟我天性不宜交际。

“以前说了不一定会做,现在做了也不说”

我有一朋友阿花,原先很爱发朋友圈,现在死活不发了。

“需要忙的事情越来越多。逛网络的时间少了,所以转发不了好东西。没时间去体验新生活,能装得逼也不多了。要是只有一个人忙,我偶然还能发个朋友圈吐槽一下自己忙。然而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忙。跟我一起长大的他们全都很忙。看看那些熟悉的人都忙成了狗有事没事都很少在朋友圈吐槽了。”

所以我一个人发朋友圈干嘛呢,又没有人点赞评论知道我很牛逼我很漂亮。

以前的我是花了一晚上看了几十个人的小故事,现在的我是花了一晚上听一个人聊了十几件事。越来越觉得花了半小时一小时编辑出来的微信朋友圈,那十几二十几个点赞,真的越来越不如在线下和一个人你来我往、自由畅谈来得酣畅淋漓。

起先自学烧菜,每次按照菜谱做出一桌美味后,都会花很久摆盘拍照发朋友圈。后来每天都自己做饭,就算再精致美味我也不会再发朋友圈。因为这些佳肴早已成为我生活的寻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