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控制标准在中国有着详细的体系,涉及多种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测定方法。例如,GB/T 9801采用非分散红外法检测一氧化碳,GB/T 11737采用气相色谱法检验苯、甲苯和二甲苯,GB/T 12372采用Saltzman法测量二氧化氮,GB/T 14582则是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手段。氨的测定则有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14668)和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4669),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则通过气相色谱法(GB/T 14677)来检测。此外,GB/T 15262和GB/T 15435分别使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Saltzman法测定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而臭氧的测定则有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光度法(GB/T 15438)。GB/T 1543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苯并[a]芘,甲醛的测定则有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居住区大气中甲醛的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包括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6128和GB/T 16129)和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B/T 16147)。GB/T 17095规定了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卫生标准,而GB/T 18204系列标准则详细规定了公共场所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流速、新风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醛、臭氧等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