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的读音是kē。
“髁”的基本含义为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亦指大腿骨或膝盖骨。髁,最早见于秦篆。从骨果声。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髁”字。
详细解释:
(1)股骨。
髁,髀骨也。——《说文》。段玉裁注:“髀骨,犹言骰骨也。”
(2)尾骨。
髁,尻骨。——《一切经音义》引《三苍篇》
(3)踝骨。也作“踝”。
群儿坌涌,各持砖瓦击其髁,次日,家人寻之归,两足青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膝骨。也指膝部。
髁,膝骨。——《广韵》
(5)膝端为髁,踵两旁圜骨为髁。如:肱骨髁;股骨髁。
髁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髁【亥集上】【骨部】康熙笔画:18画,部外笔画:8画
《唐韵》《集韵》苦卧切,音课。《说文》髀骨也。《博雅》臎髁,也。《广韵》膝骨。
又《集韵》苦果切,音颗。
又苦禾切,音科。义同。
又《集韵》苦瓦切,音跨。《庄子天下篇》謑髁无任。《释文》謑髁,不正貌。王云:犹谨刻也。《韵会》髁,今作骻。
又《集韵》苦会切,音桧。义同。或作。
(髁)髀骨也。髀骨犹言股骨也。医经亦谓之股骨。沈氏彤释骨云。腰䯊骨旁临两股者曰坚骨、曰大骨、曰髂。一身之伸屈司焉。故通曰机关。关之旁曰髀枢、亦曰枢机者、髀骨之入枢者也。在膝以上者曰髀骨、曰股骨。其直者曰楗。其斜上侠髋者则所谓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