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夙慧

关于儿童的原文+翻译 急!!!!!!!!!!!!!!!!!!

  关于儿童的是夙惠第十二

  一 蒸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

  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 炊何不馏?"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

  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

  仿佛记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

  必饭也?"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

  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

  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

  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既然这样,

  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二 何氏之庐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

  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

  何晏七岁的时候,就聪明伶俐,像个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因为

  何晏的妈妈在宫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自己站在

  里面。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 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 魏武帝明白了他

  的意思,就马上让他回去了。

  三 目见日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

  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 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

  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

  重问之。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

  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明帝把王室东渡的事

  情告诉了他,元帝问明帝:" 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明帝回答:" 太阳远。

  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显然可以知道。" 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元

  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明帝答道:" 太

  阳近。" 元帝脸色大变,说道:" 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 明帝答道:"

  我现在见到的是太阳,没有看到长安。"

  四 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

  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

  其耳曰:" 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司空顾和和当时的名流们一起清谈。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外孙和孙子,年龄

  都是七岁,在坐榻边嬉戏。当时听大人们谈话,他们的神情好象并不在意。晚上在

  灯下,两个小家伙一起叙述主客双方的对话,竟没有一点遗漏。顾和高兴得离开座

  位,拎着两个人的耳朵说:" 没料到我们这个败落的家族又生了你们两个宝贝!"

  五 不须复褌

  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

  谓康伯曰:" 且著襦,寻作复褌。" 儿曰:" 已足,不须复褌也。" 母问其故,答

  曰:" 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 母甚异之,知为

  国器。

  韩康伯(韩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

  袄。母亲殷夫人给他做衣服,让康伯提着熨斗,她对康伯说:" 你先穿着短袄,以

  后再给你做夹裤。" 儿子说:" 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 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

  说:" 火在熨斗里熨斗把也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觉得热了,所以不要夹裤

  了。" 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六 上理不减先帝

  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层;夜则累茵褥。谢

  公谏曰:" 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 帝曰:" 昼动

  夜静。" 谢公出,叹曰:" 上理不减先帝。"

  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二岁的时候,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着五六

  层的绢衣,晚上却盖着两床被子。谢公(谢安)劝告他说:" 圣上应该让自己的身

  体保持规律。现在白天过冷,晚上过热,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 孝武帝说:" 白

  天动,晚上静。" 谢公出来后赞叹道:" 圣上的义理不比先帝差啊。"

  七 鞠爱过于所生

  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南郡:" 此

  皆汝家故吏佐。" 玄应声恸哭,酸感旁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 灵宝成人,当以

  此坐还之。" 鞠爱过于所生。

  桓宣武(桓温)死时,桓南郡(桓玄)才五岁,刚脱了丧服,桓车骑(桓冲)

  和桓温属下的文武官员道别,他指着这些人对桓玄说:" 这些都是你家从前的官吏。

  " 桓玄听罢大哭,周围的人都感到悲伤。桓冲常常看着自己的座位说:" 灵宝(桓

  玄)成人后,我一定把这个位置还给他。" 桓冲很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亲生。
  ----------------------------------------------------------------------------------------------------------------------------------------------------------------------
  【题解】夙惠,同于夙慧,指从个就聪明过人,即早慧。本篇的几则事例说的都是少年儿童的记忆、观察、推理、释因和理解礼制、表明心迹等方面的能力。编纂者的用意在于说明一般的少年儿童达不到这一水平,而小时候的聪颖预示长大后能成为杰出人物。例如第3 则记述在回答“长安何如日远”这一问题时,一个几岁小孩就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虽然迹近诡辩,却能看出小孩子的机智和善于运用辩论手段。
  (1)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①。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③。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箅(bì):箅子。②馏:把半熟的食物蒸熟。③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
  【译文】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室家过夜,陈室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清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寔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干饭呢!”
  (2)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①。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②。”魏武知之,即遣还。
  【注释】①“何晏”句:何晏的父亲死得早,曹操任司空时,娶了何晏的母亲,并收养了何晏。②庐:简陋的房屋。按:这里指何晏不愿改姓做曹操的儿子。
  【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译文】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4)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①。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②!”
  【注释】①属(zhǔ):依附;集中。②衰宗:谦称自己的家族。
  【译文】司空顾和同当代贤达在一起清谈。张玄之和顾敷是他的外孙和孙子,两人都是七岁,在坐床旁玩耍。这时听他们谈论,神情好像漠不关心。后来两个小孩在灯下闭着眼睛,一起复述主客双方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顾和听见了,离开座位,拉着他们的耳朵说:“想不到敝家族还生下这样的宝贝!”
  (5)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①。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裈②。”儿云:“已足,不须复裈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热,今既著糯,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③。
  【注释】①襦(rú):短袄。②复裈(kūn):夹裤。③国器:治国之才。
  【译文】韩康伯几岁时,家境非常贫苦,到了隆冬,只穿上一件短袄,是他母亲殷夫人亲手做的,做时叫康伯拿着熨斗取暖。母亲告诉康伯说:“暂时先穿上短袄,随着就给你做夹裤。”康伯说:“这已经够了,不须要夹裤了。”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面,熨斗柄也就热了,现在已经穿上短袄,下身也会暖和的,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呀。”他母亲听了非常惊奇,知道他将来准是个治国的人才。
  (6)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重,夜则累茵褥①。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②。”帝曰:“昼动夜静③。”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④。”
  【注释】①晋孝武:孝武帝司马曜,简文帝的儿子。茵褥:褥子。②摄养:保养。③昼动夜静:《老子》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此用其意。④先帝:已经去世的皇帝,这里指简文帝。按:简文帝擅长谈玄理。
  【译文】晋孝武帝十二岁那年,当时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五六件丝绸做的单衣,夜里却辅着两张褥子睡觉。谢安规劝他说:“圣上的贵体应该生活得有规律。陛下白天太冷,夜里太热,这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活动着就不会冷,夜里不动弹就不会热。”谢安退出来,赞叹说:“皇上说理不比先帝差。”
  (7)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①,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②。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③。”鞠爱过于所生。
  【注释】①桓南郡:桓玄,小名灵宝,桓温的儿子,袭父爵为南郡公。桓温临死时,指定他做继承人。桓车骑:桓冲,是桓温的弟弟,桓玄的叔父,曾任车骑将军。送故:指护送遗体回乡的下属。②酸:悲痛。③“灵宝”句:桓温原来镇守姑孰,死后,朝廷任桓冲为中军将军、扬州刺史,代替桓温镇守姑孰。桓冲说的“以此坐还之”,就是指的镇守姑孰的职位。
  【译文】桓温去世时,南郡公桓玄只有五岁,守孝期满,刚脱下丧服,车骑将军桓冲和前来送故的文武官员道别,便指着他们告诉桓玄说:“这些人都是你家的老下属。”桓玄随着他的话恸哭起来,悲痛感人。桓冲每每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等灵宝长大成人,我就要把这个座位交还给他。”桓冲抚养、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儿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26
夙慧第十二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夙慧第十二之二、何氏之庐
(原文)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译)何晏七岁的时候,就聪明伶俐,像个神童,魏武帝(曹操)非常喜欢他,因为何晏的妈妈在宫里,魏武帝就想收他作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了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有人问他怎么回事,何晏答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魏武帝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马上让他回去了。
夙慧第十二之三、长安远近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明帝把王室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元帝问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显然可以知道。”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明帝答道:“太阳近。”元帝脸色大变,说道:“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明帝答道:“我现在见到的是太阳,没有看到长安。”
夙慧第十二之四、衰宗之宝
(原文)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语,神情如不相属。暝于灯下,二小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其耳曰:“不意衰宗复生此宝。”
(译)司空顾和和当时的名流们一起清谈。张玄之、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和外孙,年龄都是七岁,在坐榻边嬉戏。当时听大人们谈话,他们的神情好象并不在意。晚上在灯下,两个小家伙一起叙述主客双方的对话,竟没有一点遗漏。顾和高兴得离开座位,拎着两个人的耳朵说:“没料到我们这个败落的家族又生了你们两个宝贝!”
夙慧第十二之五、不须复褌
(原文)韩康伯年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谓康伯曰:“且著襦,寻作复褌。”儿曰:“已足,不须复褌也。”母问其故,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尚热,今既著襦,下亦当暖,故不须耳。”母甚异之,知为国器。
(译)韩康伯(韩伯)很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到了最冷的季节,他还只穿了件短袄。母亲殷夫人给他做衣服,让康伯提着熨斗,她对康伯说:“你先穿着短袄,以后再给你做夹裤。”儿子说:“这就够了,不要夹裤了。”母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火在熨斗里熨斗把也热,我现在穿上短袄,下身也觉得热了,所以不要夹裤了。”母亲非常诧异康伯的回答,断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治国之才。
夙慧第十二之六、不减先帝
(原文)晋孝武年十二,时冬天,昼日不著复衣,但著单练衫五六层;夜则累茵褥。谢公谏曰:“圣体宜令有常。陛下昼过冷,夜过热,恐非摄养之术。”帝曰:“昼动夜静。”谢公出,叹曰:“上理不减先帝。”
(译)晋孝武帝(司马曜)十二岁的时候,正是冬天,他白天不穿夹衣,只穿着五六层的绢衣,晚上却盖着两床被子。谢公(谢安)劝告他说:“圣上应该让自己的身体保持规律。现在白天过冷,晚上过热,恐怕不是养生的办法。”孝武帝说:“白天动,晚上静。”谢公出来后赞叹道:“圣上的义理不比先帝差啊。”
夙慧第十二之七、爱过所生
(原文)桓宣武薨,桓南郡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玄应声恸哭,酸感旁人。车骑每自目己坐曰:“灵宝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于所生。
(译)桓宣武(桓温)死时,桓南郡(桓玄)才五岁,刚脱了丧服,桓车骑(桓冲)和桓温属下的文武官员道别,他指着这些人对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从前的官吏。”桓玄听罢大哭,周围的人都感到悲伤。桓冲常常看着自己的座位说:“灵宝(桓玄)成人后,我一定把这个位置还给他。”桓冲很疼爱桓玄,胜过自己的亲生孩子。
第2个回答  2009-11-30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世说新语》两则的翻译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9-1-5 13:22
包括课后练习题

提问者: 心殇之梦 - 二级最佳答案一、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二、译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三.答案
1.因为孩子是绽放光芒的天使,给人间带来幸福与阳光.而且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是金色花.我会将孩子比作天使
2.是想像妈妈默默奉献那样,默默爱妈妈.想和妈妈玩捉迷藏,孩子的好玩心理啊.

1.人生的风雨
2.我坐在母亲的身边就像荷叶护莲.保护想要保护的人

1.俄而
2.欣然
3.寒冷有雪的一天 家 谢太傅与其儿女 论雪
4.“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第二句要好.撒盐固可见雪花之白,散雪之景。然代之以柳絮之轻盈,便突出了雪花轻坠的美丽。柳絮随风,漫空漫野,雪花飘散,无边无际。淡淡的一句,摹形拟色写景都是十分的妥贴,入妙传神。更可罕者,白雪纷纷是严寒的冬景,风中柳絮,拟合的是一派清新春景,景美,美景之中所蕴涵的春的希望更美。其一比拟,语味之深,意境之美,几使后人无可超越。咏絮,也成为一代才女的代称——不仅红楼中的世外仙姝林妹妹才堪咏絮,出尘的纳兰容若更将他真纯的思念寄予谢家庭院,梨花月里。
5.如何理解"公大笑乐"?
答:谢安所乐,在于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

145回答者: zbyzhyq - 三级 2008-12-16 13:04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了
相关内容
• <<世说新语>>两则的翻译‘急求‘ 11 2007-12-14
• 《世说新语》两则的翻译 21 2007-11-30
• 《世说新语两则》的翻译 86 2006-12-21
• 《世说新语》两则 翻译最佳答案 58 2008-11-25
• 世说新语另两则的翻译 5 2008-12-11
更多关于世说新语两则翻译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 《世说新语》 两则
其他回答 共 7 条
这个我们学过了,初一的哈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回答者: 491695224 - 一级 2008-12-16 14:06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感知文章语言精练的特点。本文不是标准的书面体,只能算古白话,但文章不长,两则加起来不足二百字,读读背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1.第一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第二问:“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

2.第一问是常识性的,有这类常识,读文言文才不至于弄错人称。“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

回答者: dengxiangxi08 - 二级 2008-12-16 20:38

一个寒冷的下雪(小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开家庭议会,就是跟自己的儿女们的人谈诗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又大又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即谢郎)说:“跟一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在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二个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时间是中午。可等到了中午,还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个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即陈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恨骂道:“你父亲真不是个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走了。” 元方却说说:“您跟我爸爸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却迟到,着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着就是不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走下来,想跟元方握手道歉,元方不理那人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回答者: jasonjason117 - 三级 2008-12-16 20:57

译文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课后练习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案

1.开放性题,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儿女”犹言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今之“儿女”则专指子女。按:“儿女”在古诗文中亦有专指子女的用法,如杜甫“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月夜》)“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诸句中,“儿女”皆指子女。

2.。“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家君”的用法见课文注释。

二.
1.“俄”,又常与“而”“顷”诸字连用,皆片刻义。“欣然”,高兴地。然,语助,无义;或作“……的样子”。

2.“拟”,比、比拟。这是古义。唐以后才有准备、打算义,如“比拟好心来送喜”(唐代民歌),“也拟泛轻舟”(宋李清照词《武陵春》)。

3.“未若”,比不上。

4.“乃”,这里是“才”的意思。按:此字用法较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切忌多讲,碰上一种说一种最好。

5.“期”,约会、约定。“委”,舍弃。

三.
最后一问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自创比喻更好,如果想不出,也可以引下面这首诗为例,让学生说说诗中对飞雪的比喻好在哪里。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参考资料: 语文书
回答者: 桀骜の初一 - 二级 2008-12-16 21:12

最不喜欢答问题的时候,别人用贴来的了,我的绝对四自己打的了
(*^__^*) 嘻嘻……

一个寒冷的下雪(小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开家庭议会,就是跟自己的儿女们的人谈诗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又大又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即谢郎)说:“跟一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在漫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第二个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时间是中午。可等到了中午,还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个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即陈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恨骂道:“你父亲真不是个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走了。” 元方却说说:“您跟我爸爸约好中午一同出发,您却迟到,着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着就是不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走下来,想跟元方握手道歉,元方不理那人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还可以不,O(∩_∩)O哈哈~,打死我了

这你好运哦
参考资料:自己!

回答者: xhan123113 - 四级 2008-12-17 20:25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远方的手,远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回答者: lixin2023270 - 一级 2008-12-17 21:32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在一起,跟子侄辈(哥哥的子女)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也有的说赞扬了这两个人的聪明,尤其是女儿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他们约好中午时碰头。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来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就离开了。他走了以后,朋友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朋友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你却还没来,他就离开了。”朋友勃然大怒道:“真不是人哪!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中午一同出发,到了中午您却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致歉,元方却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课后练习

一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两篇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二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第3个回答  2009-11-25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第4个回答  2009-11-30
wuxbzbxcjkamckacac

参考资料:ca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