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要记得一件事,千万别去理论,佛学是修的。不是说的。不到相应层次,就难解其中的境界,不明白的事,可以放一放。 禅定是佛学的大门,只有入定后,才会进入佛家的宝山圣境。如何入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眼耳鼻舌身口意.都寂灭掉.就会进入禅定。在佛家说要经戒定慧,这三个阶段,由戒入定,由定生慧。可见,只有持戒有度,心才会安,才能入定。而戒,则由于修持层次的不同而分有在家的五戒十善、八戒,以及出家的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大乘的菩萨戒,但其均以五戒十善为基础。初学之人,可以略持五戒先,即是一不杀生(以培养慈悲心,即不以一已私欲而伤害生命,至于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现,不可僵化),二不偷盗,三不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素食虽是佛教鼓励的事,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为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原故,所以在南传地区的佛教国家乃至出家的比丘,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也不守素食。但他们不亲自杀生。其实持戒的目的是要看好你的身、口、意,不造恶业。修十善业本来就可得人天福报。持戒有度后,才易入禅定。 还有更好的修定方法:初修专一系念法:应当独居静处,铺好尼师坛(即坐具),整齐衣服,或披服袈裟,端身正坐,左手放在右手上,两大拇指舒适相拄。闭目,舌抵上腭,摄心凝神,使自安住,不至散乱。 此处所用手印,亦可同禅定三昧正印,右手放在左手上,两大拇指舒适相拄,至于坐法,可以不必强求,以舒服自然为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