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屎子是治疗什么的中药

正常人能服用 吗有什么注意吗

  这里也写了啊:【宜忌】①《本草经集注》:得酒良。
  薯蓣、松脂为之使,恶藋菌。
  ②《本草经疏》: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中文名】: 菟丝子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种子。
  植物形态详菟丝条。
  【化学成分】菟丝子含树脂甙、糖类。
  大菟丝子含糖甙,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0378%。
  大豆菟丝子含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5,6-环氧-α-胡萝卜素、蒲公英黄质和叶黄素。
  【性味】辛甘,平。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本草正》;味甘辛,气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脾、肾、肝三经。
  ②《本草新编》:入心、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益精髓,明目。
  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1)补肝肾:本品为补肾缩尿,止遗精之常用药。
  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
  本品性柔润,平补肝肾而不燥。
  (2)安胎:用于体弱易于流产者,常配桑寄生、续断。
  ①《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
  ②《雷公炮炙论》: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③《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
  ④《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又主消渴热中。
  ⑤《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
  ⑥王好占:补肝脏风虚。
  ⑦《山东中药》:治妇人常习流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外用:炒研调敷。

  【宜忌】①《本草经集注》:得酒良。
  薯蓣、松脂为之使,恶藋菌。
  ②《本草经疏》:肾家多火,强阳不痿者忌之,大便燥结者亦忌之。
  ③《得配本草》: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选方】①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
  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
  (《扁鹊心书》菟丝子丸) ②治腰痛: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等分。
  为细末,以山药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盐酒或盐汤下。
  (《百一选方》) ③治丈夫腰膝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菟丝(洗)一两,牛膝一两。
  同用酒浸五日,曝干,为末,将原浸酒再入少醇酒作糊,搜和丸,如桶子大。
  空心酒下二十丸。
  (《经验后方》) ④治腰膝风冷,益颜色,明目:菟丝子一斗。
  酒浸良久,沥出曝干,又漫,令酒干为度,捣细罗为末。
  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日三。
  服后吃三,五匙水饭压之,至三七日,更加至三钱服之。
  (《普济方》) ⑤治劳伤肝气,目暗:菟丝子二两。
  酒浸三日,曝干,捣罗为末,鸡子白和丸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
  (《圣惠方》) ⑥治膏淋: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螵蛸(炙)各半两,泽泻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用清米饮送下。
  (《奇效良方》菟丝丸) ⑦治小便赤浊,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怔忡:菟丝子、麦门冬等分。
  为末,蜜丸梧子大,盐汤每下七十丸。
  (《纲目》) ⑧治心气不足,思虑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子(去壳)二两。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
  (《局方》茯菟丸) ⑨治小便多或不禁:菟丝子(酒蒸)二两,桑螵蛸(酒炙)半两,牡蛎(煅)一两,肉苁蓉(酒润)二两,附子(炮,去皮、脐)、五味子各一两,鸡膍胵半两(微炙),鹿茸(酒炙)一两。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食前盐酒任下。
  (《世医得效方》菟丝子丸) ⑩治脾元不足,饮食减少,大便不实:菟丝子四两,黄耆、于白术(土拌炒)。
  人参、木香各一两,补骨脂、小茴香各八钱。
  饧糖作丸。
  早晚各服三钱,汤酒使下。
  (《方脉正宗》) ⑾治消渴:菟丝子不拘多少,拣净,水淘,酒浸三宿,控干,乘润捣罗为散,焙干再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饮下五十粒,一日二,三服;或作散,饮调下三钱。
  (《全生指迷方》菟丝子丸) ⑿治阴虚阳盛,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菟丝子、五味子各一两,生干地黄三两。
  上为细末。
  米饮调下二钱,食前。
  (《鸡峰普济方》菟丝子煎) ⒀治痔下部痒痛如虫啮:菟丝子熬令黄黑,末,以鸡子黄和涂之。
  (《肘后方》) ⒁治眉炼癣疮:菟丝子炒,研,油调敷之。
  (《山居四要》) ⒂消渴不止。
  用菟丝子煎汁随意饮服,以止为度。
  ⒃白浊遗精(思虑太过,心肾虚损,真阳不固,渐有遗沥,小便白浊,梦中泄精)。
  用菟丝子五两、白茯苓三两、石莲肉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酒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至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
  此方名茯菟丸。
  ⒄小便淋沥。
  用菟丝子煮汁饮服。
  ⒅腰膝疼痛(顽麻无力)。
  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酒泡过,取出晾干,研为末,将原酒煮糊调药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⒆身、面突然浮肿。
  用菟丝子一升,在酒五升中浸泡两、三夜,每饮一升。
  一天三次,肿不消,继续服药。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
  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者,三经俱实,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
  脾统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阳明、太阴之气盛,则力长而肥健。
  补脾故养肌,益肝肾故强阴,坚筋骨,暖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
  口苦燥渴者,脾肾虚而生内热,津液因之不足也,二脏得补,则二病自愈。
  寒血为积者,劳伤则血瘀,阳气乏绝则内寒,血随气行,气弱不能统血以行,久而为积矣。
  凡劳伤,皆脾肾肝三脏主之,肝脾气旺,则瘀血自行也。
  ②《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
  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
  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肉桂、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琐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
  如《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
  ③《本草新编》:菟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
  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菟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午、晚各一服即止。
  且永不再遗。
  此乃心、肝、肾三经齐病,水火两虚所致。
  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之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
  他如夜梦不安,两目昏暗,双足乏力,皆可用之一、二两,同人参、熟地、白术、山荑之类,用之多建奇功。
  ④《本经逢原》:菟丝子,祛风明目,肝肾气分也。
  其性味辛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
  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主茎寒精出,溺有余沥,去膝胫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合补骨脂、杜仲用之,诸筋膜皆属于肝也。
  气虚瞳子无神者,以麦门冬佐之,蜜丸服,效。
  凡阳强不痿,大便燥结,小水赤涩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阳也。
  ⑤《本草正义》:菟丝为养阴通络上品。
  其味微辛,则阴中有阳,守而能走,与其他滋阴诸药之偏于腻滞者绝异。
  缪仲醇谓五味之中,辛通四气,《经》言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所解极为剀切。
  《本经》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于滋补之中,皆有宣通百脉,温运阳和之意。
  汁去面皯,亦柔润肌肤之功用。
  久服则阴液足而目自明。
  《别录》所谓养阴强肌,坚筋骨,亦阴阳两调之义。
  茎寒精滑,则元阳不适而至阴不摄也,溺有余沥,则肾阳不布而大气不举也。
  若夫口苦燥渴,明为阴液之枯涸,寒血成积,亦为阳气之不宣,惟此善滋阴液而又敷布阳和,流通百脉,所以治之。
  以视地黄辈之专于补阴,守而不走者,固有间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6
中医上称“望月砂”,具有名目退翳的功效,名字的由来和长娥奔月这个传说有关。
第2个回答  2006-09-10
俗名叫菟丝子,功效是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第3个回答  2006-09-09
菟丝子吧,补肝肾,益精髓,明目。
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第4个回答  2006-09-07
叫菟丝子,功效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