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的是?

如题所述

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混乱,文事不振,以致有“众作等蝉噪”(韩愈《荐士诗》)之评。不过,韩夫子的话有点绝对,其中还是有出色者,如大小谢(谢灵运和谢朓),山水诗清新俊逸,皆可观。大小谢得李白推崇,有“令人却忆谢玄晖”、“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赞语,甚至于李白自己游山玩水时也要说“脚着谢公屐”。李白是个很奇怪的人,他欣赏建安人物、大小谢、庾信诸人,却对夹在中间的诗才高得多的大师陶渊明不置一喙,不知是什么道理。
  谢灵运是南朝宋人,世称大谢;谢朓与谢灵运同宗,因比之晚生了近八十年,为齐人,世称小谢。大谢是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小谢是“永明体”创作的代表人物。二人诗作妙句颇多,如大谢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小谢之“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至今传颂。但二人在做人上都够狼狈。大谢官瘾甚大,入宋后降爵为侯,“不满刘宋朝廷所授职务,不理政务,以寻访山水美景为事”(吴锦、顾复生《中国古代文学史纲要》),这与陶渊明不满政治黑暗而归隐有天壤之别。但即便寻山问水,大谢亦不安分,常常奴仆数百,灯笼火把呼哨一片,时人惊为山贼,官守不宁,以致他终因谋反罪流放广州,被杀。比之大谢,小谢更为龌龊。他也牵进了谋反,却心怀首鼠,为保全自己而告发了岳父,以致他老婆怀藏利刃要杀家贼。他虽因举报有功授尚书吏部郎,但旋被下狱死。读大小谢诗清新圆美,余香满口,以二人必为神仙般人物,哪知诗歌背后的人事,竟有如此不堪的面目。
  大小谢诗意,李白得其真荃,其牵连谋反和流放夜郎的遭遇,也与二人相似。但谢公屐确是到了他的脚上才透出旷世的潇洒。“天子呼来不上船”与“为君谈笑净胡沙”,此等胸襟与抱负均使大小谢难望其项背,这也使大诗人达到了人文美的合一。
  大约畸形的社会较容易产出畸形的文人,六朝中,特别是中晚期,除大小谢外,范晔、萧绎(梁元帝)等人也大都轻率残忍,有腐朽的风致。范晔《后汉书》冠绝一时,却因谋反被斩;梁元帝忌某臣有才,即遣刺客杀之,“自为墓志,厚其赠谥”。他们在人与文上均严重分家,一面是美到极处,一面是丑到极处。这类人虽代有出产,但像六朝中这样大量涌现,却为后世不多见。观其劣变原因,不外乎争名夺利。对名利的过分追逐亦复害其文,大小谢诗全篇意象完整者不多,往往有好句而无好诗,当与其为人狭隘有关。
  六朝文士多短寿,与其朝代特征相挈合。作《抱朴子》的葛洪活到六十岁,算是高寿,后成传说中的炼丹仙人。他还有《西京杂记》传世,记录士大夫言行。同类题材的妙著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义庆也只活了四十一岁,所幸一生无劣行,且他“性简素,少嗜欲”,喜招文士讲学论道。《世说新语》虽然零碎,却是对六朝人事的实录,华美辞章后面真实的人,在这里可以看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7
谢眺 (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491),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
第2个回答  2019-12-27
小谢:谢脁(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列,称他为“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第3个回答  2006-09-07
是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柳絮女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是谢安侄女。少聪颖,才思敏捷,一次天降大雪,谢安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安侄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令谢安十分赞赏,世称“咏絮才”。多指女子。
谢灵运是“大谢”,她是“小谢”,不过前者不常用。
第4个回答  2006-09-07
谢 月兆(一个字),字灵运.这句诗就选自<<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其中的谢月兆楼就是为纪念"小谢"的.因此李白才带出了"小谢"之句,即为了应题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