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

要多要快!!!好的还可以加分!

20世纪初年的中国,处于所谓“学问饥荒”年代。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人们以无比的热情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

新思潮之输入,如火如荼,然则皆‘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各种思想、理论。

和各种社会政治势力相结合,于是涌现出各种思潮,诸如民族解放思潮、民主共和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地方自治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国粹主义思潮、教育救国思潮、实业救国思潮等。

孙中山从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中汲取营养,把这些思想集中起来,制定出简单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遂成为革命党人的指导思想。

君主立宪、地方自治、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思想多为改良派人士所倡导,并成为他们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思想动力。国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则是革命阵营所派生的两个别具特色的支流。

扩展资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 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此间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而迁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我高中历史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只要一问到“背景”就要从国外大的环境,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几方面考虑。

政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百姓苦不堪言,内忧外患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
文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社会:衣食住行受西方文化影响有很大的变化
我只是做了一下概括,我毕业好几年了,很多东西都忘了,你只要在这几个方面拓展一下就可以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2
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吧?我不愿意复制那么多乱糟糟的东西,还是别人拿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