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如题所述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即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表现为地址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和严重。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滥垦、滥牧、过樵、过牧,都会引起自燃环境的强烈反应,使得自然灾害发生地频度增大。
●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据历史资料考证,黄土高原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渐渐恶化,如植被减少,气候变干,土壤遭到侵蚀。然而,要把环境恢复到原来状态,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很难做到。

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
●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之严重。
●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9
http://baike.baidu.com/view/6776.htm 上面很详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