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法及国学的问题急求

六月份我到青海有了上师夏珠秋杨法王,回到北京一直也在学习,也是很希望可以有一些同修可以给我指导.不知道那位可以提供一个好的网站.

多智钦仁波切开示:藏传佛教中“法王”一词的含义与运用
藏传佛教中“法王”一词的含义与运用

——第五世多智钦·土登龙洋仁增嘉措仁波切开示

随着藏传佛法在汉地弘扬,来汉族结缘和传法的藏族活佛和堪布也逐渐增多。针对一些大德在汉地被称为法王的现象,许多同修对此理解各异,看法不一。那么,“法王”一词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大德才有资格被称为“法王”呢?为帮助学佛者厘清上述问题,应汉地弟子的祈请,第五世多智钦仁波切·土登龙洋仁增嘉措就“法王”一词的含义与运用作了开示:

在解释“法王”一词的含义之前,龙洋仁波切先给弟子们讲了一个公案:

2002年,第四世多智钦·土登成列华桑(特巴仁波切)从印度回到国内,每天都有无数的弟子和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拜见。有一次,几位汉族居士慕名前来拜见,他们来到特巴仁波切面前问候说:“法王,我们想采访您”。一听到“法王”这个词,仁波切坐起身来,问道:“他们叫我什么?”龙洋仁波切如实回答:“叫的法王,就是曲吉杰布的意思”特巴仁波切听了说:“啊则,扎克杰德(大意为:啊呀,可怕)!竟然连我这样的人也被称为法王。”又说:“天无二日,一个佛教不会有两个主人。

讲完上述公案,龙洋仁波切开示道:佛法重在帮助众生解脱,修行人不应该贪恋名声和地位。想当年,释迦牟尼佛断然舍弃了“王”的称号和地位,为弟子们树立了出家修行的光辉榜样。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王”的话,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真正的法王只有一个,那就是释迦牟尼佛,他是佛教的创始人。更何况,即便是对释迦牟尼佛,藏地也很少以“法王”呼之,而是称其为“东巴”(意为本师、导师)。

至于在藏传佛教中“法王”一词的含义和运用,龙洋仁波切解释道:“法王”一词对应的藏语为“曲吉杰布”,这个词汇在藏地通常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尊称拥护佛教的藏王(吐蕃赞普),另一种含义是特指阎罗王。除此以外,历史上,有一些高僧大德被皇帝册封为“法王”,同时赋予相应的权力和政治地位。这是汉地古代中央政府的创举,而并非佛教的偏爱。

在当代,伟大的持教之士堪钦晋美彭措仁波切被广大的四众弟子称为“法王如意宝”。提到自己的上师,龙洋仁波切说:“上师如意宝是自在于八万四千法门的圣者,一生中广弘显密佛法,利益了无量众生。他老人家对佛教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当今世上很难找得出第二个,因此被弟子们尊称为法王如意宝。”仁波切又说:“这样的大德以前很少见,以后也很难再有了。”

龙洋仁波切还开示道:从视师如佛的角度来说,弟子想以怎样的称呼来敬称上师都可以,当然也可以称上师为“法王”,但这并不表示他的上师就有法王的资格。不切实际的称呼除了混淆视听、助长分别心以外,没有什么意义。弟子们应该端正学佛的动机、树立正确的知见,使自己早日对三宝生起清净的信心。(三宝弟子邬金诺润 整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8
1.看大成佛经 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 《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看修行的书 明理不求实证 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 天赐众生福泽 能修习 当累世修的机缘 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大手印即大圆满),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 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 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 且证量足 能够灌顶加持 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第2个回答  2009-10-08
只要有人支持,就可以称为法王。因此,法王可分两大种,一种经过钦封的法王,一种是没有经过钦封的法王。
其实佛门不是特别看重钦封或者支持者多不多。只要认为一个人真正掌握了一个法,他就是法王了。比如,一个人开船开的好,他就是船王,大家坐他的船就可以抵达彼岸。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肯称他为法王,那么这个人就是法王真正的信徒,该法未来唯一的衣钵传人。不过不管什么样的法王,再厉害也不垄断一个法,所以一个法可以有多人精通,就是有多个法王。所以船王有很多个。
第3个回答  2009-10-08
如果想学佛,请看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学佛群疑》《佛教入门》。
我个人资料妙智人生网站里有。
欢迎认识佛教,信仰佛教。
第4个回答  2009-10-22
你眼本明,何求遮蔽。
诸法方便,到岸即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