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铸造的区别?用途,优劣势?

如题所述

一、锻造、铸造的区别:

    词语意义不同:

锻造: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铸造: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后浇入模子里,经冷却凝固、清理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铸件的加工方法。能制成形状复杂的各类物件。

2.制作工艺不同: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二、锻造、铸造用途:

    锻造一般用在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一般用在形状复杂的零件上。

三、锻造、铸造优劣势:

锻造优点:

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铸造优点:

    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锻造缺点: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

铸造缺点:

1.机械性能不如锻件,如组织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3.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易产生许多缺陷。

扩展资料:

锻造是金属塑性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锻造的主要目的是:成形和改性(机械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改善)。其中后者是其他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的,另外锻造生产还具有节约金属、生产效率高、灵活性大等优点。 

通过锻造能使铸造组织中的疏松、气孔压实,把粗大的铸造组织(树枝状晶粒)击碎成细小的晶粒,并形成纤维组织。当纤维组织沿着零件轮廓合理地分布时,能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因而,锻制成的零件强度高,可承受更大的冲击载荷。

在承受同样大小冲击载荷的情况下,锻制零件尺寸可以减小,即节省了金属。例如,美国用315MN 水压机模锻F-102 歼272 个零件和3200 个螺钉,使飞机质量减轻了击机上的整体大梁,取代了45.5~54.5kg。

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铸造是常用的制造方法,制造成本低,工艺灵活性大,可以获得复杂形状和大型的铸件,在机械制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机床占60~80%,汽车占25%,拖拉机占50~60%。

由于现今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铸造技术向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我国这几年在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方面发展迅速.

参考资料:锻造工艺_百度百科    铸造工艺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其实汽车改装还是有窍门的,有些地方是真的不能动,首先你的车大架和发动机就不能改装,其他的东西比如你的发电机坏了,你可以换新的这都属于没有备案的不部件,但是车大架和发动机这都是有独立的编号的,这都是更换需要去车管所备案的,所以说私自改装不能碰,如果你因为汽车故障更换了发动机也行,但是一定要去车管所办理相关的业务!但是如果是属于私改劝您还是不要这么做的好!

与其说改装的诀窍不如说改装之后不备案的诀窍,大部分改装其实是要备案就可以通过,你比如说你的汽车颜色就一定要去车管所办业务,但是加装行李架,汽车的踏板,汽车的防撞都可以不备案,这都是没事的,不用去备案也是可以的在对应的范围内就可以了!


锻造和铸造是两种不同的工艺,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成型的,而铸造属于金属液体浇筑,成型后脱模再进行打磨的方式,两种属于两个方面很好区分。这两种最大争议的地方是在车轮,车轮不管是锻造还是铸造都是各自的优缺点。锻造轮毂肯定是轻,硬度高,轮毂的款式和样式多一些,也安全一些!而铸造的优点就两个字便宜!锻造的轮毂和铸造轮毂最大的区别就是便宜和贵!我觉得大部分车商为了解决成本,一些便宜的汽车都会使用铸造的轮毂,老百姓可不知道什么叫锻造和铸造,都是哪个便宜买哪个!

但是汽车也并不是说全部都是锻造,你比如发动机机体,汽缸盖,离合器,后桥包都属于铸造的,直接就一体成型了,属于较大一些的物件。锻造也有一些,曲轴,连杆,半轴这些都是锻造的,属于要求工艺水平相对来说高的,所以说根绝使用不用,铸造和锻造都会出现在汽车上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0

锻造、铸造的区别:

1.词语意义不同:

锻造: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铸造: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后浇入模子里,经冷却凝固、清理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铸件的加工方法。能制成形状复杂的各类物件。

2.制作工艺不同: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锻造、铸造用途:

1.锻造一般用在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2.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一般用在形状复杂的零件上。

锻造、铸造优劣势:

锻造优点:

1.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铸造优点:

1.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锻造缺点:

1.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

铸造缺点:

1.机械性能不如锻件,如组织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3.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易产生许多缺陷。

扩展资料:

锻造:锻造

金属成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铸造,粉末冶金与变形。变形方式中最常见的工艺就是锻造。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铸造:铸造 (金属热加工工艺)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铸造是指将固态金属熔化为液态倒入特定形状的铸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铸金属有:铜、铁、铝、锡、铅等,普通铸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树脂及其他辅助材料。特种铸造的铸型包括: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镁砂、锆砂、铬铁矿砂、镁橄榄石砂、兰晶石砂、石墨砂、铁砂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锻造是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铸造——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讲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比较:金属经过锻造加工后能改善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铸造组织经过锻造方法热加工变形后由于金属的变形和再结晶,使原来的粗大枝晶和柱状晶粒变为晶粒较细、大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组织,使钢锭内原有的偏析、疏松、气孔、夹渣等压实和焊合,其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提高了金属的塑性和力学性能。
铸件的力学性能低于同材质的锻件力学性能。此外,锻造加工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使锻件的纤维组织与锻件外形保持一致,金属流线完整,可保证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长的使用寿命采用精密模锻、冷挤压、温挤压等工艺生产的锻件,都是铸件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1
锻造应该是不断锤打的方法,优势是分子结构更紧密,也就是更结实,铸造是用模具,优势是外形可塑,具体用途就说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