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如题所述

课堂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运用对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内在积极性的目的。那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全面、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更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运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客观、全面地评价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学会倾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
二、评价角度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允许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
三、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一)体态鼓励法
 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即它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语音声调的高低,身段的姿态、手势等方式表达人的内心情绪体验的。一个轻微的手势或一个小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暗示”或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思想的沟通。
 (二)言语鼓励法
  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或者行为不是简单的从对与错中进行判断,而是在给予口头语言的鼓励的同时,适当的穿插点评,采用口头言语赞扬学生时,合理地运用语词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用个性化的语词来代替普遍化的语词
  无论学生做得怎么好,教师总是用“好”或“不错”的习惯语,这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选择赞扬的语词时,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做出适当的确切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 。
  2、用肯定的语言代替否定的语言
  肯定的语言将明显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否定的语言则只告诉学生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出应该怎么做的要求。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用“勇敢些”、“放松些”的语词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四、评价时机的多元化
(一)在学生进步成功时
 学生有了进步,说明学生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赞赏。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只是心里高兴,不善于表达,或者生怕赞扬之后学生会骄傲自满,不愿表达,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进步不关心,自己白努力了。时间一长,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逐渐会失去进步的动力。
(二)在学生失意失败时
 让学生在失败、失意的时候学会在逆境中正确看待自己,学会品尝失败中留下的“成功结晶”。学生就能从失败中自我反省,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但是不要讳言学生的失败,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是成功,这是没有说服力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