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

外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可以自豪的对外国人说:我们中国已经获得了多少个“诺贝尔奖”么?--呵呵

为何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无缘

奥地利女作家获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米尔茨楚施拉格,21岁时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莉萨·沙滕》,随即引起反响。耶利内克获此殊荣,从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她的作品在欧洲不少国家受到欢迎,特别是女性读者对她的著作情有独钟。而她在文笔和格式上又不拘一格,散文、诗歌、小说、剧作、影视脚本等文体的作品都曾在她笔下诞生。对于一名作家,或许没有什么会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感骄傲的了;但对于一名作品未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的作者来说,获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阅读他的作品。

前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一位小岛的作家兼诗人。这个小岛之国只有15万人口,居民普遍使用法语。这已是这个小岛之国历史上第二次有人问鼎这项世界性的文学最高荣誉大奖了。于是引起了世界各国文化界,包括中国文化界在内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垂问:中国当代文学怎么了?诺贝尔颁奖的公正性怎么了?为何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大奖老是无缘?

中国,是地球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文明史。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诗经》、《离骚》、《红楼梦》等,在世界文坛占有很高的地位,影响甚巨。然而,为何拥有13亿泱泱之众读者的中国当代作家中,却始终无人问鼎"诺贝尔"?

"翻译跟不上"说——一种意见认为,是因为翻译的缘故,即翻译质量(尤其是汉译外)"不过关"的缘故。有人指出,中国的《红楼梦》原先在世界上影响并不大,后来出现了质量较高的译本后,世界性的"红学"热才形成高潮,并蔚为大观,由此可见译本质量佳否至关重要。还有人认为,不仅诗严格说来是不能翻译的,美文也是不能翻译的。经过翻译后,原作的韵味、风格等,或多或少总会造成一些损失。而由于汉语的复杂和深奥,翻译就会更加困难,必须要有同时精通汉语和英法等外语的大译家才行。过去,介绍外国文学到中国来,出现了朱森豪和傅雷等大手笔、名译家,但"汉译外"的工作,中国国内却鲜有人去做,并且也缺乏这方面的大手笔。这就给瑞典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评奖的世界性、全面性和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成就方面,带来了很难逾越的障碍——因为他们要求评委们须直接阅读英法文本的评选作品。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为了使其评奖更具权威性、世界性和全面性,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从1985年起已增聘了一位"中国通"汉学家做评委、院士。这位"中国通"正努力做这种艰难的"沟通"工作——把中国当代文学的精品翻译过去,介绍给西方广大读者。但对一个汉学家的翻译速度,我们显然不能预期过高。

"作品欠丰"说——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能把"罪责"都推在翻译工作上。翻译只负责"端菜",而不负责"烹饪",如果食客到餐馆去,吃了不满意的菜,不去责怪"厨师",却去责怪"端菜"的人,这是否有点本末倒置呢?持这种意见的人说,中国当代作家们的创作数目不够多,作品不够丰富,乃是中国当代文学与"诺贝尔"无缘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即鲁迅,以他等身的文学巨作和质量、影响之巨,本是有希望可以摘"诺贝尔"之桂冠的,当时瑞典方面亦有此意,但鲁迅本人放弃了。而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却再无人能有鲁迅那样的等身巨著和巨大影响。

"时间短暂"说——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与"诺贝尔"至今无缘,主要是因为创作时间短暂之故。在新时期文学之前,受"左"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并未产生真实反映社会、反映人生的杰出作品和文学大师。而新时期文学,回到真正文学轨道上来,到现在为止不过才20多年,时间显然太短。过去时代颇有造诣,写出过一些好作品的老一代作家,如沈从文、钱钟书等,则在建国后由于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或钻故纸堆研究回忆录,或从事古代服饰之类的考古研究,基本放弃了创作。还有些老作家,如巴金、艾青等,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虽然卓有建树,"喷发"的力作数量还欠丰富,并且现已基本上搁笔了。而"诺贝尔"奖有个规定,只颁奖给现在还在从事创作的作家;对封笔作家和已故作家,则一慨不予考虑。不过,有人指出:已有一些中国新时期文学"开山"作品中的精品,引起了诺贝尔评委会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目前正在仔细斟酌和研究之中。

"后新时期文学歧途"说——此外,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相当多的中国作家们有一种"诺贝尔情结"。这种"情结"导致产生了后新时期文学普遍的"向内转"、"向后退"倾向。某些作家的作品脱离社会现实,追求表现"心理场"而忽视"物理境",还误以为这才是通向"诺贝尔"的捷径和坦途。读者于是远离文学,新时期文学蓬勃的发展势头也由此中止和受到遏制。这或许是开放初期难免的一种"文学幼稚病"吧。

究竟中国当代文学为何与"诺贝尔"无缘?笔者以为,上述"翻译跟不上"说、"作品欠丰"说、"时间短暂"说和"后新时期文学歧途"说等,均各有其一定的道理,又各有其不足和片面之处。或许,真正较为全面的解释,便该是上述因素的综合使然吧。

参考资料:http://xz.blogchina.com/print.php?id=1067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13
至今为止共六人: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

下付简历:简历一览

杨振宁生于1922年,父亲留学美国,后长期任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杨振宁1942年大学毕业于西南联大,跟吴大猷做过毕业论文,再在清华跟王竹溪做过研究生后于1944年获硕士。46至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跟有“氢弹之父”之称的特勒(EdwardTeller)获博士,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时做的研究得1957年物理奖。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一商人家庭,1943年中学毕业于江西赣州,入浙江大学后并入西南联大。46年赴芝加哥大学念博士学位,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有短期工作,1953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做助理教授,56年29岁时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正教授,57年李政道31岁获奖时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二年轻的获奖者。

丁肇中生于1936年,父母都是中国的教授,后在台湾念书,1956赴美,在密执安大学读完大学和研究生,62年获博士。以后欧美来回多次,再在麻省理工学院呆下。

李远哲也是1936年生,不过是在台湾新竹。55至59年念台湾大学,59年在台湾的清华大学做硕士论文,62至65年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念博士,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后,1968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助理教授,73年成为正教授,74年后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1957年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以后留学美国,1967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此后先到贝尔实验室工作,1982年至今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朱棣文,1948年出生。他的父亲也是中国留学出来的物理学家,当时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任教,朱棣文因此出生在圣路易斯市。他在罗砌斯特大学毕业后,1976年从伯克利加州大学获博士,以后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1990年起为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的教授,他的哥哥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教授
第2个回答  2006-09-13
是啊。。 关键是中国的教育。。
二楼说的 都是华人。 。 哪个与中国教育有关的?
3楼纯粹乱说。。。 鲁迅的散文可以拿就奇怪了。。
第3个回答  2006-09-10
中国人创造性不强,死读书,读死书
第4个回答  2006-09-13
关键还是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