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先说一下基本情况:本科双非一本,初试成绩355成功上岸哈工大生物与医药专业,初试排名比较靠前。

哈工大的生物学考试专业科目61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41细胞生物学。生物与医药考试科目338生物化学、841细胞生物学。619和338卷子是一样的,所以两个专业考的完全一样。科大有好多个学院可以考生物学/生物与医药,包括生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医工所、科学岛等,都考一样的科目和卷子。

一、政治

政治是最简单且花费时间最少还拉不开分差的科目。资料就是标配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政治课要看徐涛老师,他的讲解非常吸引人而且很通俗易懂,看他讲课就是那种非常投入非常热爱的感觉。

7月开始一边看课一边看精讲精练,每天1到2小时。因为不是同一个老师,知识点不会完全重合,但位置基本一致,两个老师的优点都可以吸收到。

每看过一章就做了相应的1000题的选择题(问答题不用看)。9月大概能看完视频课,10、11月要反复刷1000题,利用琐碎时间小程序刷1000题,直到基本看见一个题目就知道答案了。11月、12月就收到8套卷和4套卷了,学习政治时长可以适当增加,8套卷主要看选择题,反复多次,背下来主要的答案,4套卷则是客观题主观题都要背诵,尤其是第一套。最后半个月开始背诵即可,前期要反复刷客观题。背诵目的不是一字不差,最主要是知道主观题答题的思路,知道回答的技巧而不是死记硬背。

完全不需要过早开始复习政治。也不用有心理压力觉得别人都开始了你还没开始,会不会来不及什么的。政治批改比较松,不会让你不及格的。不用担心肖秀荣被反压题什么的,22考研刚考完大家都说被反压题了,我当时答题就是结合材料(抄材料)再加上肖四背的一些万能句子,本来也担心的很,但结果出来后成绩不会低的,73分。


二、英语

我的英语一直相对比较薄弱,四级压线飘过,六级现在还没过(大汗、),实不相瞒考完以后心里没底,尤其听别人说今年英语好简单的时候真的绷不住了,哭了一顿不愧是小水去区,批改卷子确实松一点,我估分是55来着,最后考了65,出乎意料。

第一,关于阅读。

备考考研英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阅读,阅读能力的训练不仅提高阅读成绩,还可以提升写作水平,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毕竟考研不考听力和口语。我说的阅读不仅仅是考卷中的阅读部分,而是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阅读能力的训练上。训练材料既可以是教材上的课文,也可以是媒体的新闻报道,选材原则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有一定难度的材料。比如:没通过四级的同学可以选择四级阅读题作为训练材料(500词左右),通过六级的同学可以试试阅读各大网站的新闻或者评论文章,比如“the Atlantic” (多于800词),对自己水平有信心的,直接阅读“经济学人”也不是不可以。

训练阅读能力的方法:前提是一定的语法知识和掌握一定的词汇,否则可能会出现“单词都看得懂但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情况。优秀的语法书有很多,知乎上有很多答案写得很好,个人推荐剑桥在用系列中级语法。但请一定记住:掌握语法后要通过大量阅读巩固自己的语法知识。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生词,常见常用常考的生词要及时记下,不仅是单词的意思还有单词的用法等等。

举个例子:打开BBC的APP,我读到一句话“Trump lifted a ban on US funding of 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这句话中“lifted a ban on”是学习的重点,意为“解除禁令”。关注点有:1.“lift”和“ban”两个单词的意思;2.“ban”与介词“on”的搭配;3.“ban”与动词“lift”的搭配。

我不建议大家背单词的时候按中文的意思来背。比如写“解除禁令”,“解除”对应了很多英文单词,例如“relieve”, "rid", "eliminate", "free"等,但哪一个才能用在“解除禁令”里呢?答案是大家一直想不到的“lift”, “overturn”, "remove"等。再比如,“下达禁令”该怎么表达?“order a ban"还是“drop a ban”?正确的应该是“impose/put/place a ban on sth.”因此,我建议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多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少背具体的中文翻译。

具体运用到写作中,假如写到公共场合吸烟问题,就可以说:“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place/lift a ban on cigarettes in public places”。谈到大学生兼职问题,可以说:“A ban on(注意不是of) university students doing part-time jobs surely gives rise to disputes”。

再比如,“你成功的机会很大(小)”用英文怎么说?“Your chance of success is big/small”?答案是“strong/slim”。推荐大家多使用搭配词典,遇到生词了解基本意思了以后常用搭配词典会让你的写作更加地道。

但是不管怎么说,每天一定要坚持阅读,一定要坚持阅读,一定要坚持阅读!我在准备考研期间,每天都会拿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翻阅外文期刊(学校图书馆有订阅),以便保持语感和积累新的词汇。方法阐述地再详尽,计划再怎么合适,都不如拿起手边的英文读来得有效。有的同学单词刷了无数遍,能说出“contract”有“收缩”的意思,“cream”有“精英”的意思,但阅读起来仍然相当吃力,丢分不少。问题的原因在于阅读时间太少,学习英语只接触支离破碎的单词而缺乏阅读文章整体的连贯性。语言是活的,单词与单词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只有在句子和段落中才能体现出来。一味追求背诵单词而忽视了从整体上提升阅读的能力是本末倒置,也是分数考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句话总结:一定要多花时间阅读适合自己的原版英文材料。

第二,关于单词。

我对于背单词没有太多的经验。我有买过几本单词书,但顶多就看了30页,因为背单词实在是太无聊了。有同学就会问,不背单词你怎么掌握词汇呢?我的答案就在上文,即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单词。下面以考研英语阅读题原文为例,介绍下记单词的方法:

Opposition to telescopes on Mauna Kea is nothing new. A small but vocal group of Hawaiians and environmentalists have long viewed their presence as disrespect for sacred land and a painful reminder of the occupation of what was once a sovereign nation.

记第一个单词"opposition"的时候应该连同它的介词"to"一同记下,知道"opposition"有“反对”的意思,模糊记忆即可。同理,记"disrespect"的时候连同"for"一起记下,知道大概的意思是"respect"的反义即可。"occupation"一词有多个意思,例如“职业”,“占领”,“消遣”。我们背单词书可能就会一股脑的把中文意思记下,忽略了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通过查词典和阅读,我们可以发现如果"occupation"后面跟了"of",这个单词很有可能就解释成“占领”而不是“职业”。最后,"sovereign"这个单词如果和"country"一起记忆,就容易联想到"sovereign"和国家有关,可以更好地帮助记忆,也可以在写作中信手拈来。

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使用单词书迅速过一两遍单词,在对单词有了大概的认识后立即投入阅读,在阅读中巩固你对单词的理解。其实读多了后大家会发现,大部分单词没有所谓的“熟词僻义”:所谓的“僻义”都是从基本的意义中引申出来的,在具体语境中只要掌握了基本意义,“僻义”不会对理解造成困难。关键在于不要用中文翻译帮助记忆英文单词,而是要沉浸在全英的语境中,通过上下文理解一个熟词的其他含义。举个例子:

As with any drug taken in excess, your body can build up a tolerance to it.

这句话中的"tolerance"不是“忍受”,“宽容”的意思,而是“耐药性”的意思。但是我们不知道“耐药性”就读不懂这句话了吗?其实只要知道"tolerance"的基本意思是"capacity to endure"就能联想到“耐药性”,再结合语境就能理解这个句子了。

一句话总结:学习单词不是靠背单词书背出来的,而是靠不断阅读,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通过不断深化对单词的理解而掌握的。

第三,相关资料。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一点时间收集一些有用的资料对于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大一的时候看到了一个介绍欧路词典的帖子,具体是哪个我已经找不到了,但关键就是在于合理使用英英、英汉学习型词典。我个人喜欢一本英英(朗文五版),一本英汉(柯林斯双解),一本同义词词典(任意),一本搭配词典(任意),混合使用。不推荐大部分学习者使用韦氏大学、牛津词典等针对母语人士的词典。

使用词典时要着重留心搭配和例句,为写作打好基本功。比如adviser to, finalist for, opponent of等关键的介词,一定要留心记好。总之,广泛阅读,勤查词典,多做笔记。

再谈阅读材料。这个已经说烂了,总之挑选适合自己的原版材料即可,原则是不要太难(句式冗长,语法复杂,生词太多),又不要太简单(面向初学者)。

我的阅读历程是:大一刚入学,花了一个月读完了《菊与刀》的英文版,生词颇多,但也有所收获,阅读大段文字的能力得到提升,词汇量也从四级水平越到可以应付六级。大一下学期阅读了几本莎士比亚的戏剧,虽说要借助翻译才能看懂,但也算对英语的语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大二一整年阅读了"1984",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nimal Farm", "Pride and Prejudice"等著作。大三时间较少,阅读了"The Moon and Sixpence", "The Call of the Wild"等书。除了文学著作外,我还读了很多和专业相关的书,以及各类报刊。比如我大二就开始阅读"The Economist", "The Atlantic", "Time", "Fortune"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杂志。

我阅读的材料也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在某些人眼里看起来是比较"low"的。但只要付出行动,及时投入阅读,英语能力照样能提高。

三、专业课【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生化篇:

不管是生物学还是生物与医药考的卷子是一样的,不要幻想不用学分子生物学哦~容我自夸一下,我的生化分数还是挺高的。

课本就按照大纲的要求去看,英文课本不用看,推荐杨广笑的视频课,他讲的生动有趣,专业知识过硬,重难点讲的很清楚,基础差的同学更要看看,甚至可以多刷,相信我,你完全被杨老师人格魅力所吸引,要是有可能我多想成为他的学生啊!只不过课太长了,可以1.25/1.5倍速播放。看课过程中可以做做笔记。前几个月要打好基础,认认真真过视频课,还要仔细地看最少两遍课本,科大的考题会有一些比较小比较琐碎的知识点你不仔细看甚至不知道在课本上哪儿出现过。

代谢部分是一些同学认为比较难的点,我建议听过一遍课以后不要以后就不管了,这个时候你心里已经有比较清晰的印象了,趁热打铁自己画一副互相关联的代谢图,不用找别人要或者买,自己学着画,分开区域,比如线粒体内发生什么过程,细胞质基质发生什么反应,最后用比较大的纸张。
细胞篇:

今年细胞生物学第一次改为了第五版课本,之前一直都是第四版,虽说两个版本改动不大,但我还是建议用第五版。今年细胞题目偏难一些,因此细胞成绩普遍较低,我没见过110以上的,普遍只有90左右。有一些题目中提及的知识点只在第五版中出现。而且第五版相较第四版还有个好处,纸质不是那种亮面的了,灯下看书不会晃眼(鬼知道我晚上看第四版课本的时候多痛苦)。视频推荐四川大学邹方东老师的课,慕课比较简洁适合基础好的同学,b站有课堂录的视频课比较全适合基础差点的。

复习进度安排:

真题非常重要,你几乎可以不用看任何其他辅导资料,只需要吃透真题(请自行理解这句话)

7月之前看课打基础,记笔记,看课本,推荐每天超过2小时。暑假开始后可以做真题了,做真题后吧答案归纳出来,按照章节知识点分类总结,到9-10月就可以开始背诵了,在12月中旬最好做到看过3遍真题,背过3遍答案。(只需如此!)

专业课用到的资料不多,基本只需要真题,一些辅导书我也买了但几本没用到。

生化题目考的知识点需要有一定广度,一些细小的知识点需要你的仔细过过课本,偶尔也会问几分值的诺贝尔奖或者最近新冠病毒的题目

细胞题目考验你学习知识的深度,题目数量比较少,但每题分数略高,所以要写的字数就很多了,这样才能确保得够应该得到的分数,比如一个名词解释,最好要包括它的含义、应用、分类、意义、最好再举个例子,问答题同理。非常需要知识的积累,你以为只有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但最好要把它能扩展出来,写得全面一点。

还有就是背诵非常重要!

四、写在最后

适当放松可以允许,比如学习六天休息半天到一天的;没必要和别人比较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每个人都不一样,按照你最舒服的时间来安排,比如我每天10点才起床,下午和晚上学习效率更高,我从不认为考研一定要早起;不用非得精神紧绷,给自己安排一到两个小时的娱乐时间,追追剧什么的。

紧张焦虑人人都有,害怕担心不可避免,可以找个真心为你好的人互相依靠,说说心里话。要相信自己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上岸。

现在最重要的是初试,复试和科研经历先别考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