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有多少啊

如题所述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易类
  书类
  诗类
  礼类
  周礼之属
  仪礼之属
  仪礼之属
  三礼总仪之属
  通礼之属
  杂礼书之属
  春秋类
  孝经类
  五经总义类
  四书类
  乐类
  小学类
  型训诂之学
  字书之属
  韵书之属
  正史类
  编年类
  纪事本末类
  别史类
  杂史类
  诏令奏议类
  诏令之属
  奏议之属
  传记类
  圣贤之属
  名人之属
  总录之属
  杂录之属
  史钞类
  载记类
  时令类
  目录类
  经籍之属
  金石之属
  史评类
  地理类
  宫殿簿之属
  总志之属
  都会郡县之属
  河渠之属
  边防之属
  山水之属
  古迹之属
  杂记之属
  游记之属
  外记之属
  职官类
  官制之属
  官箴之属
  政书类
  通制之属
  仪制之属
  邦计之属
  军政之属
  法令之属
  考工之属
  儒家类
  兵家类
  法家类
  农家类
  医家类
  天文算法类
  推步之属
  算书之属
  术数类
  数学之属
  占候之属
  相宅相墓之属
  占卜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
  阴阳五行之属
  释家类
  道家类
  艺术类
  书画之属
  琴谱之属
  篆刻之属
  杂技之属
  谱录类
  器物之属
  饮馔之属
  草木禽鱼之属
  杂家类
  杂学之属
  杂考之属
  杂说之属
  杂品之属
  杂篡之属
  杂编之属
  类书类
  小说家类
  杂事之属
  异闻之属
  琐记之属
  http://www.guoxue.com/skqs/○经部总叙
  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
  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禀
  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
  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
  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
  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
  也悍(如王柏、吴澄攻驳经文,动辄删改之类)。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
  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如《论语集注》
  误引包咸夏瑚商琏之说,张存中《四书通证》即阙此一条以讳其误。又如王柏删
  《国风》三十二篇,许谦疑之,吴师道反以为非之类)。主持太过,势有所偏,
  才辨聪明,激而横决,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如王
  守仁之末派皆以狂禅解经之类)。空谈臆断,考证必疏,於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
  抵其隙,国初诸家,其学徵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
  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具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
  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具有精微,读书者以空疏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
  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
  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
  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一
  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诗》寓於风谣,《礼》寓於节文,《尚
  书》、《春秋》寓於史,而《易》则寓於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
  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
  而为京、焦,入於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
  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
  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
  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
  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馀皆《易》
  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他《易》外别传者亦
  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於左。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
  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书。《唐会要》载开元七年诏:“子夏《易传》,近
  无习者,令儒官详定。”刘知几议曰:“《汉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作传
  者,至梁阮氏《七录》,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韩婴作,或云丁宽作。然据
  《汉书》,《韩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
  深以为疑。”司马贞议亦曰“案刘向《七略》有《子夏易传》,但此书不行已久,
  今所存多失真本。荀勖《中经簿》云:《子夏传》四卷,或云丁宽。是先达疑非
  子夏矣。又《隋书·经籍志》云:《子夏传》残阙,梁六卷,今二卷。知其书错
  缪多矣。又王俭《七志》引刘向《七略》云:《易传》子夏,韩氏婴也。今题不
  称韩氏而载薛虞记,其质粗略,旨趣非远,无益后学”云云。是唐以前所谓《子
  夏传》,已为伪本。晁说之《传易堂记》又称:“今号为《子夏传》者,乃唐张
  弧之《易》”(案弧唐末为大理寺评事,有《素履子》,别著录),是唐时又一
  伪本并行。故宋《国史志》以《假托子夏易传》与《真子夏易传》两列其目,而
  《崇文总目》亦称此书篇第,略依王氏,决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经义考》,
  证以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所引,皆
  今本所无。德明、鼎祚犹曰在张弧以前,应麟乃南宋末人,何以当日所见与今本
  又异?然则今本又出伪托,不但非子夏书,亦并非张弧书矣。流传既久,姑存以
  备一家云尔。
  (谨案:唐徐坚《初学记》以太宗御制升列历代之前,盖臣子尊君之大义。焦
  竑《国史经籍志》、朱彝尊《经义考》并踵前规。臣等编摩《四库》,初亦恭录
  御定《易经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义》弁冕诸经。仰蒙指示,
  命移冠国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时代不淆。圣度谦冲,酌中立宪,实为千古之
  大公。谨恪遵彝训,仍托始於《子夏易传》,并发凡於此,著《四库》之通例焉。
  又案:托名之书有知其赝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赝作之人者,不能一一归其时
  代,故《汉书·艺文志》仍从其所托之时代为次。今亦悉从其例。)
  △《周易郑康成注》·一卷(通行本)
  宋王应麟编。应麟,字伯厚,庆元人。自署浚仪,盖其祖籍也。淳佑元年进
  士,宝佑四年复中博学鸿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案《隋志》载郑玄《周易注》九卷,又称郑玄、王弼二注,梁陈列於国学,齐代
  惟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然《新唐书》著录十卷,是唐时其书犹在,
  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总目》惟载一卷,所存者仅《文言》、《序
  卦》、《说卦》、《杂卦》四篇,馀皆散佚。至《中兴书目》始不著录(案《中
  兴书目》今不传,此据冯椅《易学》所引),则亡於南北宋之间。故晁说之、朱
  震尚能见其遗文,而淳熙以后诸儒即罕所称引也。应麟始旁摭诸书,裒为此帙,
  经文异字,亦皆并存。其无经文可缀者,则总录于末简。又以玄注多言互体,并
  取《左传》,《礼记》,《周礼》,《正义》中论互体者八条,以类附焉。考玄
  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於两家。然要
  其大旨,费义居多,实为传《易》之正脉。齐陆澄《与王俭书》曰:“王弼注
  《易》,玄学之所宗。今若崇儒,郑注不可废。”其论最笃。唐初诏修《正义》,
  仍黜郑崇正,非达识也。应麟能於散佚之馀,搜罗放失,以存汉《易》之一线,
  可谓笃志遗经,研心古义者矣。近时惠栋别有考订之本,体例较密。然经营创始,
  实自应麟,其捃拾之劳亦不可泯。今并著於录,所以两存其功也。
  (谨按:前代遗书后人重编者,如有所窜改增益,则从重编之时代,《曾子》、
  《子思子》之类是也。如全辑旧文,则仍从原书之时代。故此书虽宋人所辑,而
  列於汉代之次。后皆仿此。)
  △《新本郑氏周易》·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惠栋编。栋字定宇,长洲人。初,王应麟辑郑玄《易注》一卷,其后人
  附刻《玉海》之末。虽残章断句,尚颇见汉学之崖略,於经籍颇为有功。然皆不
  著所出之书,又次序先后,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栋因其旧本,重为
  补正。凡应麟书所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书,明其信而有徵,极为
  详核。其次序先后,亦悉从经文厘定。复搜采群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
  经》补十六条,《系辞传》补十四条,《说卦传》补二十二条,《序卦传》补七
  条,《杂卦传》补五条。移应麟所附《易赞》一篇於卷端,删去所引诸经《正义》
  论互卦者八条。而别据玄《周礼·太师》注作《十二月爻辰图》,据玄《月令》
  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附於卷末,以驳朱震《汉上易传》之误。虽因人
  成事,而考核精密,实胜原书。应麟固郑氏之功臣,栋之是编,亦可谓王氏之功
  臣矣。
  △《陆氏易解》·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也。《吴志》载绩所著有《易注》,不言卷
  数。《隋书·经籍志》有陆绩《周易注》十五卷。《经典释文·序录》作陆绩
  《周易述》十三卷,《会通》一卷。《新、旧唐书·志》所载卷数与《释文》同。
  原本久佚,未详其孰是。此本为《盐邑志林》所载,凡一百五十条。朱彝尊《经
  义考》以为钞撮陆氏《释文》、李氏《集解》二书为之。然此本采京氏《易》传
  注为多,而彝尊未之及。又称其《经》文异诸家者,“履帝位而不疚”,疚作疾;
  “明辨晳也”,晳作逝;“纳约自牖”,牖作诱;“三年克之,惫也”,惫作备。
  此本又皆无之。岂所见别一本欤?然彝尊明言《盐邑志林》,其故则不可详矣。
  彝尊又言:“曹溶曾见有三卷者。”然诸家著录,并无三卷之本。殆京氏《易传》
  三卷,旧本题曰“陆绩注”。溶偶观之未审,因误记误说也。昔宋王应麟辑郑氏
  《易注》,为学者所重。士粦此本,虽不及应麟搜讨之勤博,而掇拾残剩,存什
  一於千百,亦可以见陆氏《易注》之大略矣。绩字公纪,吴郡人。官至郁林太守,
  加偏将军。事迹具《吴志》。士粦字叔祥,海盐人。十三而孤,年二十犹目不识
  丁。寓居德清姜氏家,姜始授以句读,晚乃卓然自立,盖亦奇士云。
  △《周易注》·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上、下经》注及《略例》,魏王弼撰。《系辞传》、《说卦传》、《序卦
  传》、《杂卦传》注,晋韩康伯撰。《隋书·经籍志》以王、韩之书各著录,故
  《易注》作六卷,《略例》作一卷,《系辞注》作三卷。《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皆载弼注七卷,盖合《略例》计之。今本作十卷,则并韩书
  计之也。考王俭《七志》,已称弼《易注》十卷(按《七志》今不传。此据陆德
  明《经典释文》所引),则并王、韩为一书,其来已久矣。自郑玄传费直之学,
  始析《易传》以附经,至弼又更定之。说者谓郑本如今之《乾卦》,其《坤卦》
  以下又弼所割裂。然郑氏《易注》,至北宋尚存一卷。《崇文总目》称存者为
  《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四篇,则郑本尚以《文言》自为一传,
  所割以附经者,不过《彖传》、《象传》。今本《乾》、《坤》二卦各附《文言》,
  知全经皆弼所更定,非郑氏之旧也。每卷所题《乾传》第一、《泰传》第二、
  《噬嗑传》第三、《咸传》第四、《夬传》第五、《丰传》第六,各以卷首第一
  卦为名。据王应麟《玉海》,此目亦弼增标。盖因毛氏《诗传》之体例,相沿既
  久,今亦仍旧文录之。惟《经典释文》以《泰传》为《需传》,以《噬嗑传》为
  《随传》,与今本不同。证以《开成石经》,一一与陆氏所述合。当由后人以篇
  页不均为之移并,以非宏旨之所系,今亦不复追改焉。其《略例》之注,为唐邢
  璹撰。璹里籍无考,其结衔称“四门助教”。案《唐书·王鉷传》称为“鸿胪
  少卿邢璹”,子縡,以谋反诛。则终於鸿胪少卿也。《太平广记》载其奉使新
  罗,贼杀贾客百馀人,掠其珍货贡於朝。其人殊不足道,其注则至今附弼书以行。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蜀本略例有璹所注,止有篇首释‘略例’二字,文与
  此同,馀皆不然。”是宋代尚有一别本。今则惟此本存,所谓蜀本者已久佚矣。
  弼之说《易》,源出费直。直《易》今不可见,然荀爽《易》即费氏学,李鼎祚
  书尚颇载其遗说。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刚柔,已与弼注略近。但弼全废
  象数,又变本加厉耳。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於术数者,弼与康伯
  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於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
  是其定评。诸儒偏好偏恶,皆门户之见,不足据也。
  △《周易正义》·十卷(内府刊本)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寝流於谶纬。
  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然《隋书·经籍志》载晋扬州
  刺史顾夷等有《周易难王辅嗣义》一卷,《册府元龟》又载顾悦之(案悦之即顾
  夷之字)《难王弼易义》四十馀条,京口闵康之又申王难顾,是在当日已有异同。
  王俭、颜延年以后,此扬彼抑,互诘不休。至颖达等奉诏作疏,始专崇王注而众
  说皆废。故《隋志》“易类”称:“郑学寝微,今殆绝矣。”盖长孙无忌等作
  《志》之时,在《正义》既行之后也。今观其书,如《复·彖》“七日来复”,
  王偶用六日七分之说,则推明郑义之善。《乾》九二“利见大人”,王不用“利
  见九五”之说,则驳诘郑义之非。於“见龙在田,时舍也”,则曰“《经》但云
  ‘时舍’,《注》曰‘必以时之通舍’者,则辅嗣以通解舍,舍是通义也”,而
  不疏舍之何以训通。於“天玄而地黄”,则曰“恐庄氏之言,非王本意,今所不
  取”,而不言庄说之何以未允。如斯之类,皆显然偏袒。至《说卦传》之分阴分
  阳,韩注“二四为阴,三五为阳”,则曰“辅嗣以为初上无阴阳定位”,此注用
  王之说。“帝出乎震”,韩氏无注,则曰“《益卦》六二‘王用亨于帝,吉’,
  辅嗣注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出震而齐巽者也’,则辅嗣之意以此帝
  为天帝也”。是虽弼所未注者,亦委曲旁引以就之。然疏家之体,主於诠解注文,
  不欲有所出入。故皇侃《礼疏》或乖郑义,颖达至斥为“狐不首丘,叶不归根”,
  其墨守专门,固通例然也。至於诠释文句,多用空言,不能如诸经《正义》根据
  典籍,源委粲然,则由王注扫弃旧文,无古义之可引,亦非考证之疏矣。此书初
  名《义赞》,后诏改《正义》,然卷端又题曰《兼义》,未喻其故。《序》称十
  四卷,《唐志》作十八卷,《书录解题》作十三卷。此本十卷,乃与王韩注本同,
  殆后人从注本合并欤?
  △《周易集解》·十七卷(内府藏本)
  唐李鼎祚撰。鼎祚《唐书》无传,始末未详。惟据《序》末结衔,知其官为
  秘书省著作郎。据袁桷《清容居士集》载“资州有鼎祚读书台”知为资州人耳。
  朱睦《序》称为秘阁学士,不知何据也。其时代亦不可考。《旧唐书·经籍
  志》称录“开元盛时四部诸书”而不载是编,知为天宝以后人矣。其书《新唐书
  ·艺文志》作十七卷,晁公武《读书志》曰:“今所有止十卷而始末皆全,无所
  亡失。”岂后人并之耶?《经义考》引李焘之言,则曰:“鼎祚《自序》止云十
  卷,无亡失也。”朱睦《序》作於嘉靖丁巳,亦云《自序》称十卷,与焘说
  同。今所行毛晋汲古阁本乃作一十七卷,《序》中亦称王氏《略例》附於卷末,
  凡成一十八卷。与诸家所说截然不同,殊滋疑窦。今考《序》中称“至如卦爻彖
  象,理涉重玄,经注《文言》,书之不尽,别撰《索隐》,错综根萌,音义两存,
  详之明矣”云云,则《集解》本十卷,附《略例》一卷为十一卷,尚别有《索隐》
  六卷,共成十七卷。《唐志》所载盖并《索隐》、《略例》数之,实非舛误。至
  宋而《索隐》散佚,刊本又削去《略例》,仅存《集解》十卷,故与《唐志》不
  符。至毛氏刊本,始析十卷为十七卷,以合《唐志》之文。又改《序》中一十卷
  为一十八卷,以合附录《略例》一卷之数,故又与朱睦《序》不符。盖自宋
  以来,均未究《序》中“别撰《索隐》”一语,故疑者误疑,改者误改。即辨其
  本止十卷者,亦不能解《唐志》称十七卷之故,致愈说愈讹耳。今详为考正,以
  祛将来之疑。至十卷之本,今既未见,则姑仍以毛本著录。盖篇帙分合,无关宏
  旨,固不必一一追改也。其书仍用王弼本,惟以《序卦传》散缀六十四卦之首,
  盖用《毛诗》分冠《小序》之例。所采凡子夏、孟喜、焦赣、京房、马融、荀爽、
  郑玄、刘表、何晏、宋衷、虞翻、陆绩、干宝、王肃、王弼、姚信、王廙、张璠、
  向秀、王凯冲、侯果、蜀才、翟元、韩康伯、刘巘、何妥、崔憬、沈驎士、卢氏
  (案卢氏《周易注》《隋志》已佚其名)、崔观、伏曼容、孔颖达(案以上三十
  二家,朱睦序所考)、姚规、朱仰之、蔡景君(案以上三家,朱彝尊《经义
  考》所补考)等三十五家之说。《自序》谓“刊辅嗣之野文,补康成之逸象”。
  盖王学既盛,汉《易》遂亡,千百年后学者,得考见画卦之本旨者,惟赖此书之
  存耳。是真可宝之古笈也。
  △《周易口诀义》·六卷(永乐大典本)
  唐史徵撰。《崇文总目》曰:“河南史徵,不详何代人。”晁公武《读书志》
  曰:“田氏以为魏郑公撰,误。”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三朝史志有其书,
  非唐则五代人。”避讳作证字。《宋史·艺文志》又作“史文徽”,盖以徽徵二
  字相近而讹。别本作“史之徵”,则又以之文二字相近而讹耳。今定为史徵,从
  《永乐大典》。定为唐人,从朱彝尊《经义考》也。《永乐大典》载徵《自序》
  云:“但举宏机,纂其枢要,先以王注为宗,后约孔疏为理。”故《崇文总目》
  及晁氏《读书志》皆以为“直钞注疏,以便讲习,故曰口诀”。今详考之,实不
  尽然。如《乾·彖》引周氏说,《大象》引宋衷说,《屯·彖》引李氏说,《师
  ·彖》引陆绩说,六五引庄氏说,《谦》六五引张氏说,《贲·大象》引王廙说,
  《颐·大象》引荀爽说,《坎·大象》引庄氏说,上六引虞氏说,《咸·大象》
  引何妥说,《萃·彖》引周宏正说,《升·彖》引褚氏说,《井·大象》引何妥
  说,《革·彖》引宋衷说,《鼎·彖》引何妥说,《震》九四引郑众说,《渐·
  彖》引褚氏说,《大象》引侯果说,《困·大象》引周宏正说,《兑·大象》引
  郑众说,《渐》九五引陆绩说,多出孔颖达《疏》及李鼎祚《集解》之外。又如
  《贲·大象》所引王氏说,《颐·大象》所引荀爽说,虽属集解所有,而其文互
  异。《坎》上六所引虞翻说,则《集解》删削过略,此所载独详。盖唐去六朝未
  远,《隋志》所载诸家之书犹有存者,故徵得以旁搜博引。今阅年数百,旧籍佚
  亡,则遗文绪论,无一非吉光片羽矣。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余萧客葺《古
  经解钩沈》,於唐以前诸儒旧说,单辞只义,搜采至详,而此书所载,均未之及,
  信为难得之秘本。虽其文义间涉拙滞,传写亦不免讹脱,而唐以前解《易》之书,
  《子夏传》既属伪撰,王应麟所辑郑玄注,姚士粦所辑陆绩注,亦非完书。其实
  存於今者,京房、王弼、孔颖达、李鼎祚四家,及此书而五耳。固好古者所宜宝
  重也。徵《自序》作六卷,诸家书目并同。今仅阙《豫》、《随》、《无妄》、
  《大壮》、《晋》、《暌》、《蹇》、《中孚》八卦,所佚无多。仍编为六卷,
  存其旧焉。
  △《周易举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唐郭京撰”。京不知何许人。《崇文总目》称其官为苏州司户参军。
  据《自序》言“御注《孝经》,删定《月令》”,则当为开元后人。《序》称曾
  得王辅嗣、韩康伯手写真本,比校今世流行本及国学乡贡人等本,举正其谬。凡
  所改定,以朱墨书别之。其书《崇文总目》始著录,《书录解题》於宋咸《易补
  注》条下称“咸得此书於欧阳修”,是天圣、庆历间乃行於世也。洪迈、李焘并
  以为信。晁公武则谓以繇彖相正,有阙漏可推而知,托言得王韩手札及石经。赵
  汝楳亦诋其挟王、韩之名以更古文。王应麟又援《后汉书·左雄传》“职斯禄
  薄”句,证其改《旅卦》斯字为亻斯之非。近时惠栋作《九经古义》,驳之尤力。
  今考是书,《唐志》不载。李焘以为京开元后人,故所为书不得著录(按焘说见
  《文献通考》),然但可以解《旧书·经籍志》耳。若《新书·艺文志》则唐末
  之书无不具列,岂因开元以后而遗之。疑其书出宋人依托,非惟王韩手札不可信,
  并唐郭京之名亦在有无疑似之间也。顾其所说,推究文义,往往近理。故晁公武
  虽知其托名,而所进《易解》,乃多引用。即朱子《本义》,於《坤·象传》之
  “履霜坚冰”、《贲·象传》之“刚柔交错”、《震·彖传》之“不丧匕鬯”,
  亦颇从其说。则亦未尝无可取矣。晁公武《读书志》载京《原序》,称所改正者
  一百三十五处,二百七十三字。而洪迈《容斋随笔》、赵汝楳《易序丛书》皆
  作一百三处。今本所载《原序》,亦称差谬处一百三节。则晁氏所云,殆为疏舛。
  又原本称别以朱墨,盖用《经典释文》之例。今所行本已全以墨书,盖非其旧。
  以非宏旨之所系,故仍从近刻焉。

  ○易类二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两字也。
  彭城人。官至太常博士。《宋志》载牧《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
  《读书志》则作“图三卷”。其注今不传,惟图尚在,卷数与晁氏本同。汉儒言
  《易》多主象数,至宋而象数之中复岐出图书一派。牧在邵子之前,其首倡者也。
  牧之学出於种放,放出於陈抟,其源流与邵子之出於穆李者同。而以九为《河图》,
  十为《洛书》,则与邵异。其学盛行於仁宗时。黄黎献作《略例隐诀》,吴秘作
  《通神》、程大昌作《易原》,皆发明牧说。而叶昌龄则作《图义》以驳之,宋
  咸则作《王刘易辨》以攻之,李觏复有《删定易图论》。至蔡元定则以为与孔安
  国、刘歆所传不合,而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朱子从之,著《易学启
  蒙》。自是以后,若胡一桂、董楷、吴澄之书皆宗朱蔡,牧之图几於不传。此本
  为通志堂所刊,何焯以为自《道藏》录出。今考《道藏目录》,实在《洞真部·
  灵图类·云字号》中。是即图书之学出於道家之一证。录而存之,亦足广异闻也。
  南宋时刘敏士尝刻於浙右漕司,前有欧阳修《序》。吴澄曰:“修不信《河图》
  而有此《序》,殆后人所伪为,而牧之后人误信之者。”俞琰亦曰:“《序》文
  浅俚,非修作。”其言有见,故今据而削之。其《遗论九事》:一为《太皞授龙
  马负图》,二为《六十四卦推荡诀》,三为《大衍之数五十》,四为《八卦变六
  十四卦》,五为《辨阴阳卦》,六为《复见天地之心》,七为《卦终未济》,八
  为《蓍数揲法》,九为《阴阳律吕图》。以先儒之所未及,故曰“遗论”。本别
  为一卷,徐氏刻《九经解》,附之《钩隐图》末,今亦仍之焉。
  △《周易口义》·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倪天隐述其师胡瑗之说。瑗字翼之,泰州如皋人。用范仲淹荐,由布衣拜
  校书郎。历太常博士,致仕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天隐始末未详。叶祖
  洽作《陈襄行状》,称“襄有二妹,一适进士倪天隐”,殆即其人。董{芬廾}
  《严陵集》载其《桐庐县令题名碑记》一篇,意其尝官睦州也。其说《易》以义
  理为宗。邵伯温《闻见前录》记程子《与谢湜书》,言读《易》当先观王弼、胡
  瑗、王安石三家。三原刘绍攽《周易详说》曰:“朱子谓程子之学源於周子,然
  考之《易传》,无一语及太极。於《观》卦辞云:‘予闻之胡翼之先生,居上为
  天下之表仪。’於《大畜》上九云:‘予闻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误加何字。’
  於《夬》九三云:‘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壮于頄,有凶。独行遇雨若濡,有
  愠。君子夬夬,无咎。”’於《渐》上九云:‘安定胡公以陆为逵。’考《伊川
  年谱》:‘皇佑中游太学,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道,得先生文试,大惊,即延
  见,处以学职。’意其时必从而受业焉。世知其从事濂溪,不知其讲《易》多本
  於翼之也。”其说为前人所未及。今核以程《传》,良然。《朱子语类》亦称
  “胡安定《易》分晓正当”。则是书在宋时,固以义理说《易》之宗已。王得臣
  《麈史》曰:“安定胡翼之,皇佑、至和间国子直讲,朝廷命主太学。时千馀士
  日讲《易》,是书殆即是时所说。”《宋志》载瑗《易解》十卷,《周易口义》
  十卷。朱彝尊《经义考》引李振裕之说云:“瑗讲授之馀,欲著述而未逮,其门
  人倪天隐述之。以非其师手著,故名曰《口义》。后世或称《口义》,或称《易
  解》,实无二书也。”其说虽古无明文,然考晁公武《读书志》有云:“胡安定
  《易传》盖门人倪天隐所纂,非其自著。故《序》首称先生曰。”其说与《口义》
  合。又列於《易传》条下,亦不另出《口义》一条。然则《易解》、《口义》为
  一书明矣,《宋志》盖误分为二也。
  △《温公易说》·六卷(永乐大典本)
  宋司马光撰。考苏轼撰光《行状》,载所作《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
  《宋史·艺文志》作《易说》一卷,又三卷,又《系辞说》二卷。晁公武《读书
  志》云:“《易说》杂解《易》义,无诠次,未成书。”《朱子语类》又云:
  “尝得温公《易说》於洛人范仲彪,尽《随卦》六二,其后阙焉。后数年,好事
  者於北方互市得版本,喜其复全。”是其书在宋时所传本,已

参考资料:http://guoxue.baidu.com/page/cbc4bfe2c8abcae9d7dcc4bfcce1d2a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9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编撰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十年,收书3462种,79300余卷,约八亿汉字。
第2个回答  2006-09-09
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为九亿九千七百余万字,全书共二百三十万页。
第3个回答  2006-09-09
看一下《四库全书》的数字,耗时十五年;动用四千余人;收录千五百零三种图书。书有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总字数为九亿九千七百余万。全书共二百三十万页,连结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十八世纪后期以前的主要着作都被收进。
第4个回答  2006-09-09
《四库全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卷帙最为浩大的丛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文化工程之一。清朝乾隆皇帝耗费十年时间,动用国帑数千万两,编纂成这部举世闻名的巨著。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总字数约十亿。其著录之宏富,卷帙之浩繁,可以说是一部空前的文化经典。
《四库全书》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她基本上收录了中国上古至清初的重要文献,内容涉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所有领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献集成,对保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促进当时及后世的中国学术与文化,作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有鉴于此, 这部书被视为“华夏国宝”,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
《四库全书是清代由皇帝组织编写的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丛书是把单独的书按内容汇集起来,编成多卷一体的大书。大多有夸耀在朝的文化繁盛之意。收书众多,丛书将万千书籍集于一卷。一下为研究的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他们能够为此免受四出搜罗的辛劳。一些“人未识”的小书,收入丛书,最终可以避免红颜失色,湮没不闻。这样避免了图书的白白散失,出于树名念头的丛书编纂,由此看来善莫大焉。
看一下《四库全书》的数字,耗时十五年;动用四千余人;收录千五百零三种图书。书有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总字数为九亿九千七百余万。全书共二百三十万页,连结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十八世纪后期以前的主要着作都被收进。
花费十数年时间编集《四库全书》,清政府能在乾隆年间集中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因为当时社会安定、国家富足。当时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有三千余万两,国库储备常在七、八千万两。乾隆有才干,也好大喜功。他自己夸耀对新疆、西南等地的历次用兵是“十全武功”,得意洋洋地自称“十全老人”。
书籍用纸是质量上乘的开化榜纸和坚白太史连纸。书籍采用绢面包背装,经、史、子、集用不同的颜色,像征春、夏、秋、冬四季。经书居典籍之首,如同新春更始,标以绿色;史部着作繁盛,如盛夏之火,标以红色;子部采取百家,有如秋收,以白色或浅色为宜;集部文稿荟萃,好比冬藏,标以黑色或深色。
书籍每若干册装入一个樟木箱,称为一函。函的一端可以开闭,用于抽放书册。函内有楠木夹板固定图书,书册内放置冰麝、樟脑等药物,防潮防蛀。
四库开馆不久,乾隆就考虑到了《四库全书》修成后的存放问题,开始修建专门的藏书楼。先后建成了北京皇宫内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故宫的文溯阁,这四阁都建在皇宫及离宫别墅之中,为的是方便乾隆随时随地调阅,故称内廷四阁。四阁的名称也很有意思,都与水有关,意思是以文喻水,将浩瀚的文化典籍比作江河之水。水由源头流出,汇合百川而成渊,若要寻找源头,必须找到渡口,这就是“津”;再由“津”而“溯”,即可找到“源”。
存放于内廷四阁的《四库全书》专为御览,外人无缘得见。后来,乾隆考虑到文人学子读书的方便,又命令增抄三部《四库全书》,并在文化发达,文人荟萃的江浙新建三座藏书楼,即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的文澜阁,合称南三阁。这三阁的《四库全书》均对外开放,而且鼓励文人学子入内阅看,在办理手续后,还可以把书借出抄录。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文化学术事业的发展。
在《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纂修官要为其负责的每一部书籍纂写一篇提要,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书籍的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送总纂官修改审定后,交乾隆拍板是否收入。后乾隆决定将这些提要单独汇编成书,按目录分类加以编排,这就是《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实际上是《四库全书》的总目录,包括了《四库全书》收录的全部书籍提要和列为存目的书籍提要六千七百九十三种,总数过万。此外还有每部的总序和每类的小序,体例非常完备。
通过《总目》可以知道《四库全书》收了那些书,各分布在那一部类,每部书的内容如何。四库开馆之际,乾隆已年过花甲,他害怕自己看不到全书的完成,就指示先将全书的精华编成一部篇幅较小的《四库全书荟要》。《荟要》共收书四百七十二种,一万一千余册,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除《荟要》外,乾隆还指示将《四库全书》中最好的一部分书刻印出版,这就是着名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收书一百三十八种,二千三百余卷,其中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珍本占了很大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