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神童”从未上学,却在10岁考上大学,父亲说了什么呢?

如题所述

引言

天才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我们很多人都在小时候想象过自己会不会就是某一方面的天才,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慢慢发现,真正的天才少之又少,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一个平凡的人类。

可是在河南,有一位2007年出生的少女,虽然今年她都还刚满13岁,但她早已经大学毕业,他的父母、包括很多媒体报道称这是一位天才,可其实不然,她只是似天才,而非天才罢。

这位所谓“天才”的名字叫做张易文,出生在河南商丘,父母是一家私塾学校的校长,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她也曾有机会和我们大多数一样上幼儿园,可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她的父亲便把她从幼儿园里接了回来。她的父亲认为幼儿园的教育不到位,于是张易文开始了在自己家里上课的生活,母亲成了她的老师。

2012年,彼时的她五岁,父亲认为她已经到了可以接受更加“正式”的教育的机会,于是把自己原来的培训学校更改为私塾学校,让自己的女儿在里面就读。倘若能够在私塾学校正常的学习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就在2016年,当时的张易文还是个九岁的小女孩,同龄人刚刚进入三年级,可是母亲却通过关系帮她弄到了与高中毕业证同等学历的证明,出乎意料的是,父母把她送进了高考考场。

一个九岁的女孩坐在年龄在十八岁左右的少年中间参加考试,这样的画面未免太过奇特。后来高考成绩出来了,张易文考了172分,对于高考这场战役来说,这样的成绩未免太过凄惨,可是张易文并不是什么天才,她只是被父母像写小说塑造形象一样塑造出了一个天才的形象。

张易文的父母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放弃,第二年,张易文再次被父母推向了考场,第二年的成绩显然比第一年的要好得多,她考了352分,虽然不能上什么好的学校,但是在本地读一个专科还是够了,就这样,她成为了河南商丘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当然,她也是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上大学的那年,她才十岁,可当时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十八九岁、二十岁甚至更大的孩子,她与身边的人几乎没什么共同语言,而因为年龄太小,在生活上也是阻碍重重,后来据老师回忆说张易文在学校的成绩平平,三年后,也就是今年,她已经大学毕业,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单位能够收她,现在的她被父亲安排在自己的私塾当助教。我忍不住思考,虽然张易文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才,可是如果她像我们一样,走进小学、初中、高中学习,那么等到她真正高考的时候,一定不仅仅只是考上专科那么简单。

张易文的经历让我想到了一位古代的神童——方仲永。仲永是一位难得的天才,不仅有天赋,而且自己还很好学,在仲永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能作诗了,并且他所作的诗不只是简单无聊的文本,而是能够被人们欣赏的诗文,渐渐地,人们开始以宾客之礼来款待他的父亲,甚至后来还有人花钱来买仲永的诗。这时,仲永的父亲立马见钱眼开了,每天带着他于县内四处走访,凭着仲永的才能获利,仲永的父亲以为,自己家里以后可以靠着仲永的才华生活了。于是就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因为未能得到后天的良好教育的培养,几年后他的才能不增反退,再过了一段时间,已经泯然众人,变得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们况且不谈张易文是否和仲永一样,是个难得的天才,因为无论她是否有天赋,她的天赋最终都被自己的父母亲手毁灭,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把一个年龄尚幼的孩童当作一个成人来对待真的太不公道。

我们之所以会把人生分为婴儿、小孩、青少年、成人等等几个阶段,是因为我们作为人类本身就是进化而来,我们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也不是一下就长大成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不同阶段获取不同的养料,可是张易文的父母只想要她能够跳过人生早前的几个阶段,她的父亲曾说,这样的经历还省了几年的学费。我们不由得更加怀疑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不相信我们教育的作用性,还是希望通过这条捷径少在女儿身上花掉几万的学费。

无论如何,不管做什么,还是一步一个脚印为好,如果你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天分,那么你当然可以跳着走,因为别人追赶不上你的步伐;可是,倘若你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请相信天道酬勤,因为我们走的每一步都算数,这个世界上也从不存在被捏造出的天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7
她的父亲说是因为当时觉得幼儿园的教育不到位,所以让孩子在家中上课,她的成绩都是她母亲教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21-04-07
张易文 ,父亲说她已经可以进入高考考场了,因为她已经接受了很多教育,而且她的成绩也非常好。
第3个回答  2021-04-06
她的父亲说,女儿为他省下了很多的学费。父亲对女儿也感到非常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