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自己饿死的巨婴男孩,他究竟是有多懒?

如题所述

如果说世界上什么人是无条件对子女好的人,那应该就是父母了。父母不仅给子女来到这个世界的机会,还细心抚养子女长大,可以说父母是子女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完全会影响到子女的一生。

那么父母对子女全心全意的爱就是对子女好吗?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古人有句话说的好,惯子如杀子,过分宠溺子女,未必就能让子女一生顺遂,相反可能还会害了子女。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中国河南就有这么一个小伙,从小被父母各种宠溺,直到成年依旧饭来张口衣来张手,生活不能自理。在他十八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后,他宁愿在家乞讨,接受村民的救济而活,也不愿自食其力。可最后居然因为过分懒惰,活活饿死了自己,那年他才23岁。

中国第一懒人杨锁

要说杨锁,也是个名人,不过他的出名是因为他那懒惰到无人能及的地步,因此他才有了中国第一懒人的称号。

据说他个子很高,且长相周正,人也不是呆傻,就是一个正常不能再正常的青年,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好青年,宁愿懒得在家做乞丐,也不愿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杨锁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母都病逝了,当时虽然他的年纪不算太大,但也到了能够自立的年龄,也就是说按照正常情况,那时的杨锁虽父母双亡,有些凄苦,但还不至于要沦落为乞丐。

事实上杨锁父母去世之后,他的亲戚与乡里都有帮助过他自立。据说他的堂哥杨德玉在镇上的一个建筑队干活,在杨锁父母去世后,堂哥就带着杨锁来到建筑队工作,可杨锁到了工地后,嫌弃工作苦重,二话不说跑回了村里。

后来乡亲又给他在饭店找了个服务员的工作,可他到了那,不仅什么活都不干,还要别人伺候他,一副大爷的模样,自然惹得饭店老板的深深不满,最后他也被饭店老板给送了回来。

再然后他就彻底不打算出来上班养活自己,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杨锁开始变卖父母留给他的产物,当然原本他的家庭就不够富裕,所以也没让他挥霍多久。之后他就开始到村里各家讨饭吃。

也许是出自可怜,也许是因为乡里乡亲都想帮他一把,总之他的亲戚与乡里看他衣食无着落,就开始给他送些吃食。久而久之杨锁也乐于在家做乞丐,反正去各家各户讨饭,他也可以不用劳动就能有饭吃。

即便有着村民送来的食物,他也懒得亲自做饭给自己吃,宁愿送来的肉与菜在家挂着,发臭变坏,也不愿意动手给自己做饭吃。据村民所说,杨锁恨不得让人把饭喂到他的嘴边,而且他吃饱了就在家里睡觉,一睡就是几天,冬天懒到上厕所,就在屋里刨个坑解决,可以想象他是懒到了什么境界。

溺爱得以宠坏

很难想象,什么样的人生境遇,才能让杨锁这么一个成年人,宁愿过着乞儿的生活,以及像个巨婴般活在这个世上。可能答案会让很多人吃惊,毁掉杨锁的,不是生活中的苦难,而是他父母对他那没有下线的溺爱。

杨锁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户之家。也许是老来得子,杨锁的父母初为人父人母百般欣喜,于是对杨锁是各种疼爱。对父母来说疼爱子女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毕竟孩子年幼之时,没能力在世上生存,只有父母的关怀备至的照顾,才能使其健康快乐长大。

据说杨锁小时候很是聪明,只不过身体可能有些病弱,因此杨锁的父母更加疼惜这个孩子,为了留住这个孩子,特意给他起了个锁字,就是想要杨锁能够健康长大。可是没有想到这个锁字,也成了杨锁一生的写照,让他困在其中。

杨锁八岁之时,他的父亲都不让他下地走路,走哪都是用竹框挑着他,就是生怕农村的土路坑洼不平,让杨锁跌倒。而且有一次为了给2岁的杨锁买糖吃,居然还错过了农耕时间,断了一家子一年的收入。

平时杨锁在家的吃食用度都是最好的,他是顿顿都有肉吃,可他的父母却是每顿饭都吃咸菜,毕竟他的家境普通到还有那么一些贫困在其中,可他的父母为了给他一个好的生活坏境,从来都是苦了自己,却让杨锁生活无忧无虑。

杨锁父母对他的溺爱不仅在日常生活上,就连在他的成长道路上,也时时刻刻都体现着。杨锁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只要训斥他,他的父母必然要到学校跟老师理论,最后老师也不敢管教杨锁,生怕他的父母就来找自己的麻烦。

曾经杨锁也试图帮忙父母分担些家务,可惜杨锁的父母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果断地拒绝了杨锁帮忙的请求,然后告诉他只要好好在家待着就好。

要知道孩子的判断是不健全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杨锁看到父母这么要求自己,他怎么可能还会有上进心?

幼时导致畸形一生

杨锁就是这样,被父母养成了一个巨婴,家里的事都是父母在做,而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在家好生吃喝,无所事事。可惜这种好日子在父母双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父亲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得了肝癌去世,他的母亲在没了丈夫之后,依旧溺爱杨锁,一个人扛下了生活重担,没过几年也积劳成疾去世了。而那个时候,杨锁不过才十八岁。

父母双亡后的杨锁其实是有机会自立的,他身体健壮,且有乡里帮忙,虽然可能不会大富大贵,但养活自己,跟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过完一生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可惜杨锁已经习惯了被父母溺爱的生活,在父母去世后,依旧我行我素,赖得连饭都不吃,自然也不愿意自食其力。

父母去世后,家里的东西都被他变卖了,冬天冷得时候,他便将家具烧了取暖,就连屋子坍塌了一角,他也不管,宁愿在这破陋的房子里又冷又饿地睡大觉,也不愿意出来工作。

有一年冬日寒冷,他的堂哥担心他没有饭吃,带着食物与棉被去他家,可当他看到杨锁的时候,杨锁已经全身僵硬,活活饿死在这严冬之中,走完了他这短暂又懒惰的一生。那一年杨锁才23岁,一个青年最好的年华,而杨锁却死于了寒冷与饥饿,这一切都是因为这场畸形的人生。

结语: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不是所有的爱都是货真价实的好,尤其是对孩子。过分宠溺孩子,你以为你是在爱你的孩子,但很大可能你是在害他。

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真正对孩子的爱,是为他以后能够自立于社会之中而做成的各种努力。这其中包括对孩子的照顾,也包括对他成人的教育,这样才是对孩子人生的最大负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1
真的是特别的懒,把吃的放在他跟前,他都不懂得去吃,你想想这样的一个孩子养的有多么的失败。
第2个回答  2021-01-21
这个巨婴男孩真的特别的懒,他连自己吃饭穿衣服打扫家务工作都不会,完全没有一点点的自理能力。
第3个回答  2021-01-21
其实这个婴儿他并不是懒,而是已经习惯了事事被他人伺候,在离开家人之后没人宠着他了,他就变成这个样子,所以才会死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