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大家好,我是小洋财商的创始人小洋,很高兴作为请回答2019的年度回答者,来跟你分享这一年的时光。

2019是我做自媒体的第一年,在此之前一直在传统行业,安安稳稳的赚着还不错的收入,也在行业内做了一个小公司,虽然没有几亿身价,生活也能平静而舒适。

但我骨子里是个有点折腾的人,我一直有那么点不甘心,离开了这个行业,离开了xx公司的头衔,我还是谁?到了临近30的年纪,相信很多人会有跟我一样的危机感。

更重要的是,在物质达到基本满足之后,人就会思考更多关于人生和自我价值的东西,夜深人静时我会不断的想: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吗?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吗?我想找到一个突破口,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这些年见到了身边太多人明明收入不低,但却因为不良的思维和习惯,真到关键时刻却拿不出来钱,有了好的机会也没办法去把握;也见到了很多人一生受困于金钱,做着并不喜欢的工作,过着并不快乐的生活;甚至见到很多亲兄弟因为争夺父母留下的一点家产,而闹到老死不相往来。

这样的故事屡见不鲜,这样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我比较早就开始理财,通过理财买过房,不上班也能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平,不用再为物质担忧,算是尝到了理财的甜头。有很多人问过我理财的问题,我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提升了合理范围内的收益;再加上国家层面也对理财愈加重视,有些试点地区已经把理财纳入了小学教材。

在此背景下,我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市场环境,做了财商自媒体,在两个月内积累了20万同频小伙伴,做的小白入门课受到了100%的好评,这是一件挺有价值感的事情。

财务自由是很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拥有更多的被动收入,或许这世界真的会因为我而变的更好了一点呢?哪怕只是影响了一小波人,他们回到家有了更多的笑脸,他们上班能够心态更平和,那也是我的荣幸。

理财这件事我已经做了多年,运营自媒体却是个新手,所以很多东西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摸索,这是一个不断自我重建的过程,还是挺磨人的。

但是在这一年里,有人无偿要做我的助理,有人主动帮忙推荐给亲友,有人督促我更加努力,给出的理由是你要好好干活帮助更多人…原本都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却给了我很多温暖和感动;自媒体是个放大器,能让我被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见和认可,比如被知名出版社邀约出书,比如这次活动的主办方百度知道,都给了我很多珍贵的机会和坚持下去的力量。

创业难吗?其实不容易,但对于创业者来说,这种明确的艰难要好过上班的温水,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从来都不在于外部,而在于自己是否具备掌控未来的能力,这世上有一些事是值得去坚守的,这人生本来就应该有各种丰富的体验

这就是我的2019,与你共勉,你的2019有什么挑战和收获?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期待你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6

大家好,我是冀连梅,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的年度回答者。

2011年11月,我开始通过网络向大家科普安全合理用药的知识,转眼就是八年。八年间,我科普的知识涉及到不同年龄人群的多种不同疾病和用药。

其中,我科普最多的还是儿童安全用药的知识,因为儿童既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

我指出过不该给儿童滥用输液和抗生素,也纠正过医生对于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的错误认识,更是直面质疑过所谓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的滥用,并助力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修订了此药的说明书,使其禁用于3岁以下儿童。

通过不断的科普,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不再迷信输液好得快,也不再轻信那些所谓的免疫增强剂了。


不过呢,家长们对于抗生素的认识仍然不够清晰,滥用和误用依然存在。于是,我决定利用年度盘点的机会,邀请「问药师」团队的梅昕药师和我一起为家长们梳理出【儿童抗生素使用的十个误区】,希望能教会更多家长带孩子远离这些误区。

老百姓口中的“抗生素”,在医学上严谨的称呼是抗菌药物。它是多种药品的总称。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疾病的利器,它为人类健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内的滥用、以及大众错误地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误用,使得各种难对付的耐药菌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新的抗生素研发速度又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的速度。

为了避免以后无抗生素可用的情况出现,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文件,规范抗菌药物在医院中的合理使用,部分大城市的药店对于抗生素的销售也加强了管理,必须凭处方购买。

尽管合理使用的总体趋势向好,但仍有数据表明我国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率不足50%,仍需要高度重视。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不滥用抗生素,了解科学使用抗生素的知识,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每一位父母,都有必要先知道这十个常见的抗生素儿童使用误区,以避免出现用药错误。

第1个误区

❌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使用抗生素

相信很多家长的小药箱里都会常备有阿莫西林、头孢这类抗生素,当孩子发烧、咳嗽的时候,很可能就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来使用了,要牢牢记住:抗生素不是消炎药,必需经由专业靠谱的医生评估孩子是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一些家长看过诸多的科普文章,于是常通过血常规自行判断孩子的感染,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要知道,判断是不是细菌感染这件事不简单,即使对于专业的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一项比较有挑战的工作。

细菌感染的判断,一定要结合孩子的病情、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是一个化验指标就能确定的。

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家长,很难自行准确判断。

因此,给儿童使用抗生素之前,一定要向专业靠谱的医生或药师咨询,明确评估是细菌感染后再用抗生素。

 第2个误区

❌医生滥用抗生素

这是目前最难规避的误区。因为在国内,造成抗生素滥用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靠谱的医生出于自保心理或追求经济收入造成的。

甚至一些医生也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药的区别,或者持有感冒不用抗生素会变成肺炎、用抗生素来预防肺炎等等错误观念。

因此,如果医生给开了抗生素,家长一定要问清楚医生是根据哪些症状或指标来判断孩子是细菌感染的,如果医生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才能放心用药。

如果医生只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或者拒绝回复,建议家长们再向靠谱的医生或药师咨询,明确了细菌感染的诊断后再用药。

第3个误区

❌品种选择不合理

医生考虑孩子存在细菌感染之后,接下来面临的就是选择抗生素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多达上百种,再加上剂量、品牌、剂型的区别,那就要在数百种药物中选择合适效果明确、安全性高的抗生素。这个难度不低,误区也多。常见的误区有下列两种:

第一种情况:滥用抗生素针剂。

这在基层医疗机构或门诊中十分常见。不分病情轻重,孩子高烧就输液,孩子咳嗽就输液,这些错误观念一定要戒除。

抗生素用药的原则一定是能口服,不输液,只有当孩子存在重症感染的情况时,才需要输液,而评估严重与否,需要结合孩子的意识、精神状态、呼吸、心跳等各项指标,而不是发烧或咳嗽等单一指标。

第二种情况:担心过敏而拒绝用药

对于儿童细菌感染,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是最常用的。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没吃过抗生素,怕过敏而不敢用青霉素或头孢,要求医生开其它品种抗生素,这是不科学的,也是对抗生素使用的认识误区。

只要孩子没有过敏史,父母没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是没有必要盲目担心孩子过敏的。


第4个误区

❌剂量选择不合理

医生开具抗生素之后,家长回家往往会参照说明书来给孩子用药,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抗生素,有一些说明书的剂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了,现在的治疗理念提倡对于细菌感染,要足量使用抗生素以降低细菌耐药的风险。


比如对于细菌性中耳炎或细菌性鼻窦炎,通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剂量要用到说明书剂量的三倍,如果简单按照说明书,治疗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有些家长因为认识到不能滥用抗生素,在使用的时候想着能少用就少用,会按照说明书上的最低剂量来给孩子用药,这也是不科学的,剂量太小,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反而可能诱导细菌耐药。

因此,足量使用抗生素非常有必要。


第5个误区

❌给药间隔不合理

这个误区在输液使用抗生素时尤为明显。

前面讲过了,重症感染的孩子会输液治疗,但一天输几次是需要格外重视的。有的药需要一天两到三次给药,但门诊输液一天只输一次,是非常不科学的。

儿童常用的这几类抗生素,降了阿奇霉素、头孢曲松之外,其它药物都是需要一天2-3次,甚至4次给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如果做不到一天多次输注,就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一天输注几次,老往医院跑很不方便呀。没错!如果孩子的病情选择在门诊治疗,那就说明本身病情并不重,也就自然不需要选择输液了。

如果孩子病到必须输液进行治疗,那本来就是应该住院进行治疗的。

第6个误区

❌用药疗程不合理

所谓疗程,就是抗生素的用药时长。抗生素只有使用了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充分的将细菌杀灭,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很多时候家长给孩子用上药之后,发现孩子烧退了,咳嗽好转了,就立即停药了。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这只是把细菌的主力部队击溃了,剩下的残余部队如果不完全消灭,很可能死灰复燃,东山再起的。

所以,抗生素的使用疗程是要使用至烧退之后的2-3天才停药。

比如急性咽炎链球菌感染,通常的疗程是7-10天,细菌性鼻窦炎,疗程需要10-14天甚至更长,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家长们也需要注意,凡事过犹不及,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也不是越长越好,用药时间太长,细菌已经消灭还不停药的话,那就相当于用抗生素在身体上培养耐药菌了。

并不是所有抗生素都7天疗程。

第7个误区

❌盲目拒绝使用抗生素

有很多家长看过比较多的科普文章之后,认识到抗生素不能滥用,进而认为抗生素是个不好的药物,导致当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却盲目拒绝。

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前面说过了,抗生素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必要的时候是救命的药物。

对于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果医生评估后认为是细菌感染,都是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只有轻度的细菌性肠炎,可能不用抗生素能够自愈,否则都应该遵医嘱,规范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来治疗。

第8个误区

❌害怕抗生素会有严重不良反应


这个误区主要体现在一些特别谨小慎微的妈妈身上,怀孕的妈妈担心用抗生素会影响肚子里宝宝的发育,担心用了抗生素会导致小宝宝致聋,会损害孩子的肝肾功能,或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等等。

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太担心,现代的制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临床上使用经验充足的药物,引发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的风险已经大幅下降了。

特别是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于孕妈、哺乳期妈妈和婴幼儿都是安全性很高的。

 
第9个误区

❌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这个误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家长们会经常有的疑问,就是用抗生素的同时要不要加益生菌来调理肠道?

目前只有较低级别的证据支持当抗生素引发了腹泻时,可以添加益生菌,但大部分的抗生素腹泻,在停用抗生素后,能够自行缓解,不用益生菌。

如果没有出现腹泻,提前加用益生菌的意义也不大。

也不要觉得加了益生菌,就能够降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或者就能帮助抗生素尽快从体内排出,这样想当然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第10个误区

❌忽视食物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这个误区里,最需要注意的是:头孢类药物,或者甲硝唑类药物,一定不要和酒精类食物同时使用,因为可能会引起“双硫仑”反应,是有生命危险的。

可能家长会说,我不会给孩子喝酒呀,但是,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给孩子吃酒酿丸子,吃酒心巧克力,甚至有的家长会错误地选用酒精擦拭身体的方式给发烧的孩子降温,这些都有可能让孩子接触到酒精,需要特别注意。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家看完之后,可能会有点无所适从,感觉吃个抗生素怎么这么复杂呀,感觉哪哪都是坑啊,家长又不是学医的,怎么能够掌握的了,那么在这里,我总结几句话给大家:

孩子生病后,一定要找专业靠谱的儿科医生评估病情,明确是细菌感染后,遵医嘱足量足疗程规范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对于用药存有任何疑虑时,使用之前向专业医务人员咨询。
当然,前提都是要在身边先认真找到靠谱的医务人员。


当然,前提都是要在身边先认真找到靠谱的医务人员。

第2个回答  2019-11-25

大家好,我是李洪伙,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的年度回答者。

提起2019年,自我感觉是,比2018年过得稍快一些,可能源于一个字——忙。

2019年,为人子,忙着为家里的琐事,为父亲的老病,不可谓之事事操劳,但也是需要分些心思;2019年,为人夫,忙着奔波于事业与家庭,自2011年结婚至今,因为工作原因,与爱人一直分栖两地,北京到湖北,高铁五个半小时,卧铺十个半小时,每月一到两次,来来回回,耗时日与星月,换人间之真情,弥距离相隔远。

2019年,为人父,老大读书识字,课外学习,老二出生,护育,学步,大小琐事,虽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也多想参与、见证,欠他们的,不敢多想,只求不被埋怨。

2019年,作为公司的运营人,项目的负责人,北京、山东、安徽、重庆、山西,资源整合搭载,从图文到视频,再到闪电广告及传统宣传片、形象片制作,都想参与其中,意欲多多益善,只能牺牲时间,换得不圆之满。

可以说,2019年做了一年的加法,看起来很充实,但是停下来思考一下,真的很累、很乏,当时间被“忙”字消耗,一年到头来,蓦然回首,光阴似箭,都不曾抽得出时间好好爱自己。

作为一名娱评人,2019年更是马不停蹄,因为这一年,娱乐圈大事件接二连三,悲喜交加,轮番上演:

2019年1月1日,赵丽颖、冯绍峰带来开年红,传出喜孕,他们在不断的辟谣与否认中,喜得贵子,修得完满;随后,吴秀波被爆婚内出轨陈昱霖,因分手有怨,男女撕逼,丑事外扬。除此之外还有,郭碧婷与向佐因录节目录出真感情,杨幂刘恺威遗憾说分手,翟天临“学霸”人设崩塌,许志安出轨黄心颖,何猷君求婚奚梦瑶,王源室内抽烟被拍上央视,郎朗大婚娶娇妻吉娜,高圆圆赵又廷喜得爱女……

上半年悲喜交加,下半年也是风水轮流转:双宋离婚大战,奚梦瑶生子,李小璐PG One翻车,惹怒贾乃亮,最终破镜难圆……

出于娱评人的职业敏感,每每有大事件曝出,当事人在着急上火忙公关,娱评人在着急忙慌跟节奏。虽然实时关注着娱乐动态,但也经常被这些突如其来的热搜搞得手忙脚乱。下辈子再也不做娱评人,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所以,不用再问2019年时间都去哪儿了,得亏时间飞逝,要不然非得是脊柱炎、肩周炎、颈椎炎、肠胃炎,外送腰间盘、前列腺炎……

俗话说,先知三日,富贵十年。2015年底,我嗅到了新媒体行业的芳香,从纸质出版的传统媒体,投身自媒体内容输出。付出终归是有收获的,除了金钱上有了小小的满足之外,单看2019年整体业绩还是不错的。

同比往年,2019年“李洪伙”新增数据5亿+,新增粉丝20万+,新增收益哇哇哇。2019年,鲸娱文化与百度知道、酷我音乐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为酷我音乐输送音频4万+条,与百度知道合作打造独家视频栏目,解决用户4000+问题。问答也成为了我内容生产的重要形式。

当然,2019年也完成了人生中的更重要的一件大事,告别租房时代,让北漂打拼的自己不再飘零,这也是送给奋斗中自己的一个礼物,为我下一步的奋斗,做好了坚实的基础后盾。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尽管不少人在唱衰自媒体,但我们坚信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未来,将有更多人为移动智能阅读买单,为数字知识阅读付费,这个产业才刚开始。没有行业红海,只有人会被红海化了。

2019年马上结束了,很值得的一年;2020年将是一个新的契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李洪伙”团队将会根据2019年的观察总结进行全面升级,但2020年,我们将会做减法,让所触达的领域将更加垂直和丰富,会将人设更加真实具象。

创业者不相信眼泪,媒体人最后入睡。不管我们身处红海还是蓝海,优质的内容才是能让我们远航的双桨,2019是这样,2020依然是这样。以上就是我的2019,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期待你的回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8

大家好,我是万能的大熊,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的年度回答者。

2019年显然是一个科技互联网的小年,真正谈的上的亮点产品或者企业不多,之前的明星企业纷纷折戟却也成了一个常态。贸易战带来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内部金融市场的整顿,都让整个行业显得有些腹背受敌。浮夸风逐渐过时,大家纷纷把目光重新聚焦到了营收和利润上。可以说今年是拨乱反正,返璞归真的一年,但我更愿意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黎明前。

2019年这一年,我其实对于行业感觉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不少公司都非常努力的想去做出一些创新,但和前两年不同的是,以前很多新产品推出都是行业热点,众多跟随,比如问答直播之类。在今年,往往都关注寥寥,最终更多无疾而终。事实上,这也证明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的尾声,简单的模式创新已经不足以掀起行业的波澜。

如果一定要在2019年找到扛旗的企业,我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叫“文有阿里,武有华为。”阿里在双十一的表现固然可圈可点,但是其更深度的升级和转型却更值得强调。比如对于国内产业带的发掘和建设,工业采购平台的搭建,以及全球的eWTP数字自由贸易区的打造,都让阿里在贸易升级,拉动内需以及渠道下沉方面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而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以及华为顽强的应对了各种芯片、系统的封杀,通过强势研发,逐步实现了芯片级别的国产化和系统的自研化,并且带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投入,让整个芯片产业也获得了比较大的技术突破。在今年的整个大环境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两个亮点。而对于整个行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企业开始关注的关注研发而不是模式创新,这也意味着科技行业,再向一个更加硬核的方向发展。

曾经的明星企业包括头条、滴滴、小米在内都遇到了一定的发展困难和创新困难,同时还面临着社会责任的巨大压力。美团的表现还不错,股价回暖,发展态势也比较理想。而新星企业拼多多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企业,迅速的在市场份额和成交上超越了京东,成为了中国第二大的电商平台。而瑞幸咖啡也可以看作一个小亮点,在市场推广和销售上,还是可圈可点。只是拼多多和瑞幸的亏损打法能否安全落地,还是一个有悬念的事情。

整个行业总体来看都陷入了创新窘境,但这种情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中一个最大的变量就是5G的高速部署,在国家意志的驱动下,中国可能率先在全起进入5G时代,这对于产业升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对于互联网科技行业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全新的5G下的娱乐方式,可能会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习惯,不过距离基础网络的部署和5G手机的普及,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而这段时间,大概就是我说的黎明前的黑暗了。

总体看来,今年是科技互联网行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尾声,也是进入5G时代的前奏,一些伴随移动互联网而生的企业可能会就此没落,而一些全新的科技企业和产品还在孕育。芯片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都给下一个时代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我觉得现在就是黎明前,预计在明年的2季度,可能会是行业触底反弹的真正拐点。

第4个回答  2019-12-09

  大家好,我是懒妈关芳,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的年度回答者。做为CCTV《生活圈》的新媒体主编,对我来说,2019年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

    其实不光是今年,我觉得从我做新媒体开始,每一年都是充满挑战与收获的一年。我是2001年进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始参加工作的,在2016年之前,我一直做的都是大屏电视节目,比如《夕阳红》《生活圈》,那个时候我对新媒体的概念,说实话就是微信里订阅的各种公众号,也从来没想过我会与新媒体产生什么关联,更不懂什么是融媒体,什么是大小屏联动。还是我们领导决定成立新媒体组,并让我来负责这一块内容,我才开始了解这一行业,算一算,到现在也有3年多的时间了,从最开始的公众号到直播,再从直播到短视频,我其实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去学习,不断去尝试。

  从去年开始,我们《生活圈》栏目就已经开始布局短视频了,除了我们大屏节目的精切视频,我们新媒体组也想搭上短视频这班快车,做点自己的原创内容,我就开始琢磨,做点什么好呢?我始终觉得,不论做什么,真实最重要,我本人是一个8岁“熊”孩子的妈妈,自己爱吃,儿子也是吃货,不一定厨艺有多精,但在自己带孩子的过程中,练就了一身做“快”餐的本领,最希望能给大家提供点做饭省时间,省事的思路,加之自己业余爱好拿了个高级营养师的小本本,给孩子做饭心中总有营养这根弦,所以我就决定做个美食账号,名字也简单粗暴,就叫《一分钟懒人厨房》,就是希望能在一分钟内,让大家学会一道简单的快手菜,在省时间的同时,也能吃大餐。并且我们发布的每一道菜,一定是我平时会做、会吃的,也是我觉得真的好吃才会去推荐。去年上线后不久,我们就收获了第一个播放过千万的爆款视频,我心里还是有点沾沾自喜的,觉得做短视频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在去年年底,短视频行业全面爆发,各类短视频达人也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说实话,我们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有整整三个月,我们每个视频的播放量都只有几万,还不到之前播放量的零头,我们也是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不断的进行改版,从选题到拍摄,再到后期编辑,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大的改版,比如建立我们自己的选题库,比如到底是选择横屏拍摄,还是竖屏拍摄,比如视频整体结构的变化,当然,到现在也不敢说是改版十分成功,只能说是有一点小小的效果,我们现在也是在努力的“去电视化”,就在今年的11月份,也终于收获了百万粉丝。十分感谢大家的喜爱与支持,新的一年我们也会更加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

  这就是我的2019,你的2019过的怎么样?百度知道请回答2019,期待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