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剧保卫延安中国民党里面有个叫刘勘的将领,真有这人吗,求此人资料

如题所述

是的,历史上确有此人,他属于湖南桃源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从军,参加北伐战争。曾任93军军长、37集团军总司令。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刘戡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由排长、连长、旋升团长和旅长。民国22年,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发动第四次“围剿”,命令刘戡任八十三师师长。

扩展资料:

民国29年(1940年)初,刘戡率第九十三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是时军部参谋长魏巍(白天),乃中共地下党员,经魏力劝,刘接待并支持其辖区的地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八路军。

民国32年(1943年),日本侵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攻陷洛阳(豫中会战,洛阳保卫战),国民党军队受重创。在胡宗南的请求下,蒋介石遂派刘戡去河南灵宝收拾残局,接替战死的李家钰将军,重组第三十六集团军,并任刘为该集团军总司令。

民国33年(1944年)秋,刘戡奉命去重庆任陪都卫戍副司令。民国35年(1946年)春,奉命赴陕西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同年秋,第三十七集团军整编为第二十九军,刘戡任军长,驻防洛川、泾阳、潼关、耀县、天水等地,作为进攻中共中央驻地延安的第一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9

刘勘的原型是刘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从军,参加北伐战争。曾任93军军长、37集团军总司令。

1933年,刘戡任国民革命军83师师长,奉调北上援助宋哲元部,参加抗击日本侵略的长城抗战。战后,晋升为93军军长。1943年,日军攻占洛阳,陕西震动,在胡宗南的推荐下,刘戡被任命为第63集团军总司令,在河南灵宝一带构筑防线,抵抗日军。

1944年秋,刘戡调任重庆陪都卫戍副司令。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戡赴陕西任37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37集团军整编为第29军,刘戡任军长。

1948年2月,彭德怀率军攻打宜川,刘戡率第27师和第90师两个整编师驰援,2月26日,胡宗南指定刘戡走经瓦子街的洛宜公路,遭到彭德怀伏击,被包围。3月3日,刘戡兵溃,自杀身亡,时年42岁。

扩展资料

保卫延安剧情简介:

1947年初,蒋介石调集精兵强将,重点进攻我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敌众我寡,形势严峻,党中央决定放弃延安,转战陕北,在运动战中消灭胡匪。大敌当前,彭德怀主动请缨,挑起重任,接到军委急电,二纵立刻西渡黄河奔赴陕北。

周大勇率领的独立营群情激昂,誓死捍卫延安。大战在即,总部医院护士谢芳苓负责的伤员,总部参谋王成德偷跑了,谢芳苓寻迹追赶。延安保育院情况紧急,独立营奉命去解救。交战中,一个孩子遗落在敌我双方阵地间,谢芳苓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营救。

她的勇敢赢得了战士们的尊敬。青化砭失利,胡宗南命令部队实施整体推进,互相呼应的方型战术,妄图把我军赶过黄河。彭德怀想到了一招对付敌人方形战术的办法。旅部命令独立营冒充我军主力,佯装向磻龙、青化砭逃窜。

周大勇让王成德指挥这次行动。王成德用迅速消灭敌人搜索连,故意扔掉重机连的重武器的办法吸引了敌一个旅的部队。彭德怀乘机指挥解放军主力在羊马河全歼敌整编135旅。蒋介石派空军封锁黄河,切断我军补给线,实施所谓“困兽计划”。

我军缺少粮食弹药,战士们野菜充饥。周大勇到游击队借粮食,李玉明把仅有的两口袋小米给他们。李大爷找到了,谢芳苓给他喂饭、洗脚。失去孙子的李大爷冰冷的心慢慢复苏。独立营全体官兵迎接李大爷。陕北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子弟兵的行动,激励着每一个战士。

彭德怀指挥西野主力对敌人的补给站磻龙发起攻击。磻龙主阵地集玉峁是双方争夺的焦点,攻坚战异常激烈。独立营发动了一次次攻击,伤亡严重。彭德怀来到连队了解情况,恰巧遇见战士大个子和李大旺比荷包。彭总严厉批评了他们。

彭总采纳了王成德的“对壕作战”方案,惨烈的战斗再次打响。激烈的战场上,李大旺与未婚妻巧花偶然擦肩而遇,俩人呼唤着对方,又投入战斗。宁金山在作战中发现了自己的弟弟,国军士兵宁二子,他命令弟弟放下武器。

战斗结束了。夕阳如血,彭德怀面对国共双方战士的尸体,百感交集。他捡起大个子鲜血染红的荷包,目光投向远方。

陕北小河村,中央提出,刘邓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移军苏鲁皖,陈赓、谢富治组成新的兵团,南下豫西、鄂北和陕南。三支大军互成犄角,形成“品”字形结构,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为了牵制陕北敌军,调敌北上,西野横穿沙漠,进兵榆林。上级命令独立营接应从晋西北送来的粮食。独立营一路忍饥挨饿,艰难地往榆林进发。蒋介石亲自飞抵延安,部署榆林围歼计划为了减轻彭德怀的压力,毛泽东带着刘戡捉迷藏。

一路险象环生。战场形势突变,彭德怀沉着地撤出了部队。榆林解围成功。毛泽东被追到“四绝之地”,胡宗南大喜,令刘戡,钟松南北夹击共军主力,择机捕杀中共首脑。蒋介石也欣喜地以为此一战即可定陕北局势。

独立营与野战医院相遇,王成德鼓动周大勇当面向谢芳苓表达。周大勇此时却害羞了。谢芳苓对独立营的战士们喊着:独立营的战友们,我爱你们,祝你们战场上英勇杀敌,平安归来。黄河岸边,毛泽东与周大勇、王成德、谢芳苓、李大爷告别。宝塔山下,周大勇、王成德、谢芳苓三人约定,全国解放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刘戡(1906—1947),字麟书,号三寿,追赠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幼时父母双亡,赖伯父姑母抚养成人。曾就读于桃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湖南省立第二中学。民国12年(1923)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次年人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与徐向前同学。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刘戡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由排长、连长、旋升团长和旅长。长期在卫立煌麾下,卫立煌认为他是个脑子一根筋的神经。民国22年,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发动第四次“围剿”,命令刘戡任八十三师师长。随卫立煌攻入大别山根据地中心区域,刘戡在战斗中,右眼被流弹射中,遂摘除,配装假眼,致有“独眼龙将军”之称。同年,刘戡奉命率部随徐庭瑶参加长城抗战,第83师是第17军中装备最好的一个师,全师1万多人,武器都是德国进口的,士兵都配戴德军M35钢盔,称为“德械师”,战斗力颇强。日军攻占八道子楼后,将山炮等重火器搬了上去,在各高地设炮兵观察哨,对第83师的布防进行准确炮击。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第83师虽拼死抵抗,但缺少反坦克武器,日军得手。从4月28日到5月上旬,第83师在372高地、425高地、车头峪、大小兴开岭、上堡子、笔架山、香水峪等地和日军英勇作战,伤亡惨重,刘戡甚至将卫生兵、炊事兵都组织起来投入战斗,但阵地不断被日军攻占,眼看几天前还装备精良的部队,现在损失惨重,刘戡拔枪准备自杀,被参谋长符昭骞等人夺下枪支。后驻防北平(今北京)密云县,35年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七七事变后 抗击日本侵略军,忻口会战,毙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晋升为第九十三军军长。 民国29年初,刘戡率第九十三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是时军部参谋长魏巍(白天),乃中共地下党员,经魏力劝,刘接待并支持其辖区的地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八路军。不久,魏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特务告发,蒋介石、何应钦两次电令刘,调魏去中央训练团受训(实图谋杀),刘基于惜才和未泯之正义感,一面电复蒋、何:“前线工作繁忙,不能离开,请求缓调”,一面以蒋、何电示魏,并赠以马匹供魏潜赴延安。刘在告别践行宴会上举杯对说,“我与魏参谋长多年共事,情同手足,现在因思想不同,他要离去,也挽留不住,只好分别了,”呜咽了一会后又说,“我知道你们不是共产党,过去之后,你们会成为共产党。我可以保证,在抗日期间,我坚决抗日,不打内战。抗战胜利后,如果国共两党争天下,我还要为三民主义奋斗到底,但愿我们日后不至在战场以兵戎相见。”刘戡放走了魏巍,因此受到蒋介石面斥,被撤销军长职务,派赴陆军大学受训,暗中受胡宗南监视。民国32年,日本侵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攻陷洛阳(豫中会战 洛阳保卫战),国民党军队受重创。在胡宗南的请求下,蒋介石遂派刘戡去河南灵宝收拾残局,接替战死的李家钰将军,重组第三十六集团军,并任刘为该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刘在华北以其民族恨、爱国心跟日本军艰苦周旋,战绩较丰。 民国33年秋,刘戡奉命去重庆任陪都卫戍副司令。民国35年春,奉命赴陕西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同年秋,第三十七集团军整编为第二十九军,刘戡任军长,驻防洛川、泾阳、潼关、耀县、天水等地,作为进攻中共中央驻地延安的第一线。民国36年3月,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刘戡为两大兵团之一,(另一兵团为董钊)1948年2月下旬,关中咽喉之地宜川突然被解放军的重兵包围,守军旅长张汉初急电胡宗南求援,胡令刘戡率部前往,刘戡奉令亲率第29军4个旅增援。行军半途,刘戡的先头旅发现两翼有解放军正在接近,有包围之势,刘戡立即请示胡宗南,欲先打退围军之后再去增援宜川。胡却认为解放军没有那多的兵力,能吃下他的一个军,加上宜川当时外围已被攻破,急待援兵,遂令刘部继续前进,向宜川靠近。 对胡宗南既不符合实际、又不权衡利害的回电,刘戡一干人几乎是完全绝望了,刘戡屈从于胡的方案,“打完了算”,第29军行至瓦子街时,被解放军重兵围攻之(宜川战役),入夜认为共军吃不掉自己,就地宿营,被西野部队雪夜合围,是其最大的失误。 在被围之后,刘戡迅速调兵抢占瓦子街以南高地,这个战术判断很精准。一野战史指出“如不迅速堵住这一缺口,将给敌留下突围逃窜的道路”。围绕这个高地,共军358旅与国军53旅争夺得异常血腥,不到200平方米的阵地上,死伤超过千人,358旅714团团长任世洪、参谋长武治安,53旅副旅长韩指针、158团团长何怡新全都战死在阵地上。714团打出了一个只剩13个人的硬骨头六连,和一个负伤11处,刺倒敌7人的战斗英雄刘四虎。最后“封住了敌军南逃的唯一缺口,为全歼援敌创造了条件”。3月1日刘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包围,分割成几块,刘部节节溃败,军心涣散,刘虽亲临督阵,也不能挽回败局。人民解放军逼近刘戡仅100米处,军指挥部近卫溃散殆尽,仍拾起一枚手榴弹自炸身亡。终年42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