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对课举制度有不同的结论

如题所述

科举制创立完善于隋唐时期,是以官员的才能为选拔目标,考试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考查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朝时,成为八股取士,考试形式为八股文,规定了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考生只会读书,脱离了实际生活,扼制了人们的思想,成为加强皇权的统治措施之一。是以,选拔有才能的人才的科举制发展到选拔只会读书而脱离实际生活的“人才”,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和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已是大不一样了,唐太宗和顾炎武才会对这一制度得出不同结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5
一,时代不同,科举内容不同,唐朝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又有五十多种,有明经明算等等,考试范围很广,本意是最大范围的收拢人才,但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明算等科不为人重视,明经进士两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有诗赋,经义,时务等等,考试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此时通过科举的都是些文采风流的人物,唐太宗自然自豪。明朝开始八股取士,考试范围就划定在了四书五经之内,比较狭隘,考试形式就局限在了八股文,极大的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科举所取的人很多都是八股文作的好,但不通时务,仅仅是皇帝的奴才,所以顾炎武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八股之害,甚于焚书。他主要认为八股文局限了读书人的思想,得不到真正的治世之才。
二,两人的身份不同,唐太宗通过科举得到了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都是对维护他的统治具有很大帮助的,是他治理天下的臂膀,他不需要那些具有叛逆思想的人才,他要的,是老老实实的读书人。顾炎武是个读书人,是个思想家,他的思想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统治者需要的是没有自己思想的奴才,顾炎武自然不会认同明朝的科举制度。
三,顾炎武反对的是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不是整个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有效抑制了权力的集中和世袭,使中下层读书人也有可能参与朝政,成为上层人,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顾炎武反对的是八股,还有科举的考试范围,他认为科举应考很多方面,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
第2个回答  2010-06-16
立场不同 时代不同 两人的身份不同
一 唐太宗是皇帝,考试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考查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朝时,成为八股取士,考试形式为八股文,规定了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考生只会读书,脱离了实际生活,扼制了人们的思想,成为加强皇权的统治措施之一。顾炎武是知识分子。
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实行没有多久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史有利的。
二而到了顾炎武的时期,封建社会正处在衰落的时期,当时科举制度的主要做用时压制人们的思想。 顾炎武反对的是八股,还有科举的考试范围,他认为科举应考很多方面,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
第3个回答  2010-06-15
唐太宗时科举制度打破了取才只限于 士族 的藩篱,是大量非士族阶层的人才通过科举的进人统治阶层,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这是历史的进步。

顾炎武的时代(明朝),科举制度取士已经僵化,学子只要背熟儒家的典籍,再通过写一篇中规中矩的八股文,就可以当官。这样得制度成为了学子才能的桎梏,纯粹是培养为皇帝服务的忠实奴才。这是专制体制下制度的悲哀。

综上所诉,因此唐太宗和顾炎武对课举制度有不同的结论。
第4个回答  2010-06-16
时代不通,一个是唐朝一个是明朝,每个时代人的思维跟随着这个时代适应的步伐,到了明朝科举制度早已变质,科举也许只是为了让当官的人贪污更多的金银。身在不通位置有不同的视野,考虑的方面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