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和一些注意事项

齿轮油泵和离心油泵之间有什么区别?

    当齿轮泵主动齿轮转动,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转动,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是齿轮进入啮合,使密封性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有电机带动不断转动时,齿轮脱开啮合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齿轮油泵适用于输送各种有润滑性的液体,温度不高于70℃,如需高温200℃,可配用耐高温材料即可,粘度为5×10-5~1.5×10-3m2/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1

齿轮油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在泵腔内形成一定容积的流道,通过转动齿轮将液体吸入泵腔并排出,从而形成流动的压力。

在使用齿轮油泵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润滑:齿轮油泵的齿轮需要保持充分润滑,否则会增加泵的磨损和噪音,同时也会降低泵的效率。

    清洁:在使用齿轮油泵前需要清洁泵的进出口,以避免进口被杂质阻塞,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维护:定期对齿轮油泵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保证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避免空载:齿轮油泵在空载时会增加泵的磨损,降低泵的寿命,因此需要尽量避免空载运行。

    温度:齿轮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注意泵体温度的控制,避免泵体过热导致损坏。

第2个回答  2010-06-14
齿轮泵靠内外两个齿轮啮合产生的空腔来吸入和泵出液体
离心泵靠叶轮旋转来吸入和泵出液体
详情见百度百科以下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1451.htm?fr=ala0_1_1
http://baike.baidu.com/view/2432610.htm?fr=ala0_1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14
它是二个齿轮咬合旋转产生压力,液体内含杂质最好先过滤,再入泵,以免内部的轴被咬死。
第4个回答  2019-08-31

    当齿轮泵主动齿轮转动,吸油腔齿轮脱开啮合,齿轮的轮齿退出齿间,使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油管路、吸油腔进入齿间。随着齿轮转动,吸入齿间的油液被带到另一侧,进入压油腔。

    这是齿轮进入啮合,使密封性逐渐减小,齿轮间部分的油液被挤出,形成了齿轮的压油过程。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有电机带动不断转动时,齿轮脱开啮合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