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详略层次

如题所述

《山海经》事件”被描述得更为详细。由于作者在处理细节时把握得当,文章显得层次分明,人物形象也更加立体。
本文通过回忆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往事,塑造了一个虽然没文化、有些俗气、爱多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并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普通保姆形象。作者对长妈妈表达了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以及深切的祝愿。
这七件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长妈妈的名称由来
2. 她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
3. 睡觉时摆出“大”字
4. 懂得许多繁文缛节和规矩
5. 讲述“长毛”的故事(或长毛攻城,她被掳去守城)
6. 谋害我的隐鼠(此条可省略)
7. 为我购买《山海经》
在描述长妈妈时,鲁迅运用了不同的笔法。在表达初期对长妈妈的不满时,他简略描述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束,而详细描绘了她的睡相。当表达对长妈妈的烦恼时,他又简略提到了她教授的生活常识,而详尽描述了过年的繁琐规矩。在表达对长妈妈的敬意时,两件事都采用了详细的叙述,特别是“《山海经》事件”,其描述更为详尽,使得文章呈现出良好的节奏感,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文章的构思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先抑后扬。一开始,作者就表现了对长妈妈的不满,厌烦她的罗嗦、对“我”的限制以及不好的睡相;对她规矩太多、道理太多的烦恼也进行了描写。在读者似乎认为长妈妈没有优点时,作者突然转折,详细叙述了两件让他尊敬长妈妈的事情。由于前面的贬低过多,后面的赞扬就显得格外突出,使长妈妈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标题背后的含义。“阿长”是作者在厌恶长妈妈时使用的称呼,因此,“阿长”代表的是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山海经”事件是改变“我”对长妈妈看法的关键,也是让“我”从“厌烦”转变为“敬重”的转折点。因此,“山海经”不仅代表了文章后半部分的情绪,也是长妈妈形象转变的关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