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块,抽成5个点,是多少钱?

如题所述

“公关”这个词,本来就是一个时髦而又高档的职业,但是最近看到的一则案件,其中的诡异让“公关”这个行当变得形迹可疑起来。
中央电视台《夜线》栏目看到的一则新闻节目,200多名男子接受“富婆”的面试,应聘“男公关”一职,没想到所有应聘的男子进门30秒没到就被淘汰出门,当真相暴露,个个男士无不崩溃,没脸见人。
(一)报案人描述
小张做司机很多年了,名副其实的老司机,因为失业了,所以上某集网去找工作,看到一则招聘广告的薪资待遇特别有吸引力,要求又不高,待遇却比以往从事的工作高了三四倍,小张激动地满怀希望的打了电话过去问对方是否还需要招司机。
接电话的是个女人,对方告诉小张司机一职已经招满了,但是还有其他岗位需要人手,当小张问及还有哪些岗位,对方说还有“男公关”的岗位还需要人手。
小张并不清楚公关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但是他最关心的还是薪资的问题 ,当他问及薪资问题的时候对方告诉他男公关一职做的好的话,比司机的待遇还高,出来找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赚钱,在小张看来,当然是哪份工作待遇高就做哪一份,于是他答应了试一下公关一职。
小张根据对方的要求去到了一家夜总会的包厢里见到了一个负责招聘的HR,这HR直截了当地告诉小张:“应聘这个男公关,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这个样貌,谈吐,身体素质等等。”
小张对男公关的工作并不了解,HR告诉他,主要是负责推销酒水,陪陪女客户娱乐,见客,当然也涉及到“出台”,出台基本上就需要陪女客户开房,出台是所以工作收入最高的,公司抽成10%后至少保底4000元~5000元,公司的重点业务就是陪“香港女富婆”。
HR说:“想挣大钱,就做公关,这也是我们公司的重点业务,要接待的富婆比较多,每周起码可以出台4-4次,一个月下来收入不做司机高不少,还比较轻松,只要把富婆服务好就行。”
更说了句小张想说的话:“什么工作都是为了挣钱,当然都希望挣多些。”
小张深以为然,我就是为钱而来的,干什么都无所谓了,于是小张对HR经理说做出台的吧。
HR经理同意了小张的选择并要求小张先交1000元“入职费”,并强调做满三个月会进行返还。
小张快速地算了一笔账,陪一次富婆保底就能赚4000元,入职费即使不退还还是能挣3000元,这回报率还是挺高的,并且一个星期起码安排3-4个客人,就算一个月安排三四个也能保底12000元收入,交这1000元又算什么呢?于是小张爽快的把1000元交了。
HR经理这时上下认真打量了小张一番说:“你这个形像不行,特别是穿衣方面要时尚一点,必竟服务的是些富豪客人,得体面,你今天就先回去好好剪个头发打扮帅气点,换身时尚的衣服,再给我电话。”
小张随后就直接回到了出租房,精心地打扮了一番然后给HR打电话,HR在电话里叫他直接到一家星级国际酒店里面去面试,那边会有另外一位经理会直接带他见富婆。
这么快就能直接和富婆接上了?这对于两个月都没有工作的小张来说确实是一件很激动的事情,他经过一番准备和心理调整直奔国际酒店,果然有一位“高级经理”接待了他,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跟随着经理进入了富丽堂皇的酒店,他心里想啊,这高档的酒店都不敢轻易来住,眼看现在自己就能见到传说中的富婆了,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富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是因为对“富婆”这个人设的认知空白,小张心里是存在对未知的紧张和忧虑的。
当他按经理事先交待的礼仪进到里面的套房的时候,他被里面的场景给震撼到了,整个人顿时高度紧张起来,大气都不敢出,只见一个身披睡袍的贵妇般的女人半躺在一张床上,露出两条大白腿,脚下却随意穿着一双拖鞋,那贵妇傲慢的眼神扫了一眼小张,小张顿时感觉到一股气场袭来,浑身不由一紧,双手都不知道怎么放才好,这时高级经理提醒他行礼,小张才回过神来恭恭敬敬地向眼前这个目空一切的富婆鞠了一躬。
但没想到富婆眼睛都没抬一下,很随意地问了几小张几个问题,是不是单身?身重多少?身高多少?老家哪里的?
小张不敢怠慢,老老实实一项不落下一五一十作了回答,高级经理事先交待,一定要好好地回答,毕竟她是上帝,我们是做服务的,她说什么我们就得说什么,只要她高兴了,赚钱就不是事了。
小张回答完后,富婆再次扫了一眼说:“身材还行,就是穿着太老土,我是要带出去见客人的,穿着得体面,你回去换一套衣服再来吧。”
说完转过头向直接就对高级经理一顿骂:“你是怎么办事的?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我怎么放心把生意给你做?”
高级经理哈着腰急忙赔着笑脸,说立马去安排好再过来,就这样两分钟不到,高级经理和小张都被轰了出来,高级经理却告诉小张这单生意有希望做成,就是这打扮得按她的要求来才行了。
而小张也却也这样认为的,他就从来没有见过现实中的富婆,平时也就是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扮演的富婆,现在看到真的了,觉得富婆的气质,那豪气,那气场和电视上演的太像了,并且他还留意到了富婆身边放的一些贵重物品,特别是在床头柜上的一个“爱马仕”包包,小张心里想呀,这种气场不是富婆是装不出来的,这个肯定是富婆,有钱!我总算是见过一回世面了。
于是小张对这个富婆深信不疑,并且相信这份工作的油水确实很多。
高级经理也在给小张打气:“只是打扮方面还需要改善,按我们以往的经验,你的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成单机率非常高。”
有了经理的鼓励,小张信心大涨,他决定从打扮上入手,改头换面把自己打扮得精神利索再接受下一回的面试,于是在第二天他跟着经理到了一家商场,买了两套名牌衣服(啥牌子他自己都不懂),共花掉了2000元,经理把衣服交到他手上后交待他先回去等他电话,这两天香港的富婆没过来,两天后会过来,到时再带小张过去。
两天后。
小张再次接到高级经理的电话,告诉他香港富婆过来了,让小张马上到酒店来面试,小张再次打了鸡血一般把自己搞扮得精神抖擞地,穿上了买到的名牌衣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
这一次小张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富婆?
小张跟着经理走进了富婆的房间,只见一个穿着浴袍的富婆侧躺在床上,这会小张没上一回那么紧张了,他偷偷打量了一下那个富婆,看样子有50来岁,长相还蛮好看的,就是粉打得有点多。
这回他主动给富婆鞠躬,没想到后面的对话让他懵逼了。
富婆问:“你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小陈一头雾水,还要准备什么东西?他无助地看了眼经理,经理却没有看他,他尴尬地问到:“要准备什么东西?”
富婆微微抬头目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说:“避孕套,润滑油,都准备了吗?”
小张顿时傻眼了,这么快就进入正题的吗?经理也没有交代呀!这时他紧张得额头都冒了冷汗,他只好尴尬地说道:“没有准备呢,我,我以前没做过的,没经验。”
这时候富婆脸色阴沉,她说小张很不专业,说完二话不说直接把小张轰了出去。
连续两次都被轰了出来,这下小张感觉受到了打击,他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他开始怀疑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怎么一些简单的事情都会考虑不到呢?这么好的工作给搞砸了,这越想心里越沮丧,随后经理也没再给他打电话,他也就这样足足沮丧了几个月。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接到公安局打来的电话要他去做证人指证一个咋骗团伙,惶恐之间获悉自己掉入了“富婆招男公关”的陷阱,小张顿时崩溃。
(二)令人咋舌的真相
直到有一天小张接到警方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被诈骗了,并要求他协助警方提供线索并指认许诈骗犯罪嫌疑人,小张听了脑子一片空白,自己白白郁闷了几个月的事情竟然是诈骗,但当警方要求他协助调查时却很难为情,自己想“找富婆”的事情这实在太丢人了,都没脸见人了,没想到警方却安慰他:“没什么的,只因这帮人的操作太具迷惑性了,被骗的不只你一个,有200多人呢。”
小张顿时目瞪口呆。
富婆的真实身份
当小张和其他受害者一起去协助指认提供证据链的时候,看到了他们见过的几个富婆,简直不敢相信,怎么个个灰头土脸,不就是菜市场卖菜的阿姨大妈吗?这哪里是他们当时见过的“女王般的富婆”?
那气质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嘛!小张他们愕然之余也面红耳赤,实在太丢人现眼了!
小张很快也认出面试自己的富婆,那种震慑过他的气场早就荡然无存,眼神躲闪神态尴尬。
经过警方透露,这几个被抓的“富婆”竟然是犯罪团伙请来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扮演的。
“富婆”扮演者陈某供述:

“我以前是开茶庄的,我老公一个月的工资也有一万多,其实我并不缺钱,就是觉得没事干很无聊,也不知道做这个是犯法,他们跟我说他们是拍戏,要我按剧本来就行了,做这个还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异性,并且只是随便做做样子,说几句话,还能有钱进口袋,当时觉得这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他们说其实并不难,就是有男人进来的时候,我就按他们事先交待的流程,专给给这些男人挑毛病就行,要挑什么样的毛病都是事先沟通好了的,比如说穿的衣服老土不好看,体力不行,长相不行,没有力气等等,或者叫他们做各种难堪的事情,总之就是达到赶他们走的目的,有些难缠的就要求过份些,用些羞辱性的要求让他们知难而退。”
“他们没有不紧张的,都是紧张的,一般都很紧张,有些人甚至紧张到浑身发抖,这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说话都不利索的,有些是直接就吓跑了,因不进来之前,就被告之了进了里面是怎么样怎么样的,你不能乱说话,不能做什么事情,在没进来之前就被吓住了,总之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反正这些人进来的时候就显得很紧张,很害怕的样子的,你问他一句他答一句,说话都是颤抖的。”

所谓的招聘公关都是不存在的,负责招聘的这些人都是经过精心地组织,他们分工明确,有负责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接听应聘者电话,负责接待应聘者,也有专门负责场景(酒店,会所)的转换,负责富婆扮演者的沟通配合,与商场进行商品交易谈判等等环节均有明确的分工。
他们这个陷阱一个接一个地设置,比如第一笔钱(入职费)怎么骗,如果受害者心存侥幸的话,那就设置第二个场景篇第二笔钱,如此类推继续欺骗受害者往里面投钱,直到判断受害者失去了信心不再继续(就像小张一样),之后他们会考虑好了如何脱身的方法。
HR人事招聘经理,“带仔”人员供述:
所谓的带领应聘者去面试的“高级经理”也就是他们行里所说的带仔人员,应聘者在他们眼里就是“等待屠宰的猪仔”。
所谓的HR人事招聘经理,都是不存在的,只是负责接待的第一个分工者,把开始上当的人通知下一级准备第二轮的诈骗。

招聘经理,带仔人员供述骗取财务的流程按顺序分以下几级:

第一级:收报名费
当应聘者被优厚的薪资待遇吸引过来之后,HR招聘经理会采用各种话术来继续抛下丰厚的诱饵,比如一个星期就能安排3-4次出台,一次就能收入4000元保底,在这种低投入与高回报的极大诱惑之下,应聘者往往会觉得物有所值,我一个月就能挣10000以上,1000元的投入算啥?这种贪便宜的心理被对方拿捏得死死的,往往会很轻易地把1000元不等的报名费给交了。
交了报名费后,对方还会煞有介事地看看应聘者的身体着装条件,一般都会叫他们重新打扮一下,如此着重细节,应聘者往往会增加对这份工作的可信度。
第二级:见富婆
到了第二步是最具有戏剧性,这一步主要是“富婆”的各种挑刺,第二级行内称“带仔”,第二级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富婆”。
富婆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让你通过面试”,她会以各种理由挑应聘者的毛病,比如穿着太老土了,你得穿好一点(这个理由是为了第三级收取服装费作铺垫),又或者在第一级就已经觉得在你身上没有什么钱财好骗的了,让你现场做200个俯卧撑,你做不了,那你的体力不行,怎么“陪我”?
又或者叫你过来添我的脚耻,你也做不到,那你的服务意识太差,没办法通过考核,也得淘汰。
就这样,第二级见富婆的目的就一个:筛选适合第三级继续行骗的应聘者和淘汰已没有价值的应聘者。
第三级:收服装费
到了这一级,就是见到富婆之后,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什么条件都合富婆的心意,就是穿着差了点,他不知道这想法正中了对方的下怀。
这个时候高级经理会先问他自己会不会去挑选衣服,懂不懂什么品牌衣服符合富婆的意思?知道哪里有花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衣服?这些他们肯定不了解的了,如果应聘者想自己买可能会省一点,对方也不会有阻拦你的意思,只是等你穿上自己买的衣服再去见富婆,肯定会被富婆再度以“穿着太老土”为由轰出来,因为高级经理已通了信息:“他还没上勾,衣服自己买的”。

最终为了省事,应聘者会直接给钱高级经理,或者由高级经理带去他们指定的商场去买衣服,可以给现金让他们帮买,也可以直接带过去自己付款,对方一般会带去买些高仿的品牌,比如普拉达,路易威登,对方会事先叫老板在标签上打上价格,打它1000元,3000元,这样下来费用一般2000-3000买它1-2套,实际这事先已经与商家打了招呼,衣服的价格并不高,一般在150-300元一套,这个差价事后就落到了高级经理的口袋里。

那这衣服牌子是假的,应聘者不会怀疑吗?

他们对警方交待:“怀疑也没关系,其实再傻的人也会有疑问的,还不如实话实说效果更好,我们会直接告诉他这肯定是高仿的嘛,真的这个价怎么可能拿得到?能应付就行了,也不必买真的,等赚到钱了再买也不迟。这么一说,那些傻子还以为我们替他们着想,还会感激我们呢。”

最后一步,基本上也没有继续骗下去的可能了,这个诈骗团伙收入的大头就是报名费和服装费。
那又回到了第二步见富婆,这时富婆不再对你的着装挑刺了,因为这衣服是高级经理买的呀,还在这方面挑刺的话,要是遇到很轴的应聘者那会生出事端的,于是这一步为了达到把应聘者体面地赶走,就开始提出一些非常规的要求来。
于是富婆按事先设定的套路来开始实刁难:

1.现场做200个俯卧撑,做不了?你体力不行,开房怎么能胜任?
2.像狗一样爬过来,添脚耻!闻我的腚!做不了?你缺乏服务意识,不适合。
3.你东西准备好了吗?什么?做这行竟然不知道准备什么?问你避孕套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你太不专业,不行!
4.把衣服全脱了让所有人检查一下,不好意思脱?这么磨磨蹭蹭的,不喜欢,不行!
5.脱光了转几圈,跳一跳,看看那完意利索不利索,太疲软不行,因为紧张?你心理素质不行。

总之,拒绝你的理由多了去了,富婆的招数往往让你防不胜防,你能扛过一两样,后面三四样继续来,直到你崩溃为止,别人也没说不要你,是你通不过考核。
最后这一个流程的行为基本上都会带有侮辱性,很多受害者往往接受不了,“富婆”就会以此为理由说你连这么小的委屈都承受不了,你还能跟我干别的事情吗?于是受害者就被赶走了。
就这样,如同小张一样,骗了报名费,服装费后,再度去找富婆面试,直接踢出了局,抑郁了几个月还意识不到自己被骗了。
一些随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的人,一是觉得几千块钱也不算多吧,二是觉得这件事情本来就不光彩,说出去自己也丢了脸面,所以也就不了了之。

还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受害者,是一位50岁的以前一直开车的老司机

这位大叔是远在广东茂名的,已经失业几个月了,就在某集网上看到了一则高薪聘请商务司机的招聘广告,于是联系上了满怀希望地坐一天的大巴车来到了深圳布吉联系上了HR,这大叔也很实诚,听HR一通忽悠就把2000元的报名费给交了,于是被HR转手交到了下一级带去见富婆,就成了下一级的“仔”了。
这“带仔”的人一看,这大叔都50岁了,比富婆年纪还大,我怎么安排好呀?但也没办法,还是得把这流程走完,于是大叔就被带到了酒店去见富婆。
这富婆看到是个老头,也有点懵,心里想:“你这老胳膊老腿的,也想干这个,不怕闪了腰?”富婆这时也不给面子,直接就说你年纪太大了,穿的衣服太差了,又土又没气质,她强调大叔的衣服穿得很差,特别强调很差,让大叔再去买套好的衣服。
但是大叔这时候已经把身上的钱花光了,已经没有钱再去买衣服了,然后就被这帮人打发走了。
直到有一个被骗的男子实在气不过,于是打了报警电话,一开始他还不愿意透露姓名,最终在警方的耐心劝说之下,他道出了事情的真相,警方经过他所提供的线索,经过多方的侦查,调取众多的场所监控,才锁定了这个犯罪团伙,并联系上了众多的受害者,从受害者中得到了最直接的证据,最终完全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证据链,一举把这个犯罪团伙捣了。
最终确认,2个月内,被骗上当的受害者竟然达到200人,诈骗金额达100万元,这200人在最后的“淘汰环节”基本上都是撑不过30秒就被“富婆”轰了出来,最终完他了整个诈骗流程。
那么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收取报名费合法吗?
肯定不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对面试签合同有服装费问题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交纳服装押金,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相关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因此,正规招聘单位绝对不可能会有报名费,服装费这些名堂,随后还百般挑剔,让你知难而退,最后这些收取的费用也就不泡了汤,还让应聘者觉得是自己的表现不行,自身条件达不到要求,因此不了了之,这完全就是不合常理的。
那么既然不合法,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上当,愿意交个费用呢?人数竟然达200人之多?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想走捷径
这个骗局之所以能顺利地进行,无非就是利用了一个人性的弱点:想走捷径。
这人呀都有惰性,都希望花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回报,这些受害者之所以会这么容易上当,无非就是希望用最低的物质,时间成本去获取更高的回报,或者花费最短的时间成本快速地达到目标,也就是想走捷径,他们不想通过付出辛苦的汗水和努力去获取高收入,而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捷径,并且在走这条捷径的时候还有人带,那么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以及这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之下就很容易被不法之徒趁虚而入直接把他带到了沟里。
第二:认知出现偏差
俗话说,一个人是永远也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那么换句话说,一个人是永远也无法看清认知以外的世界。
从这些受害者的身份条件来看,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居多,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在他们的认知里面,是无法区别分“有钱人”和“恶霸”的概念,也许都是被一些扭曲了三观的电视居给毒害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面,有钱人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只要自己爽就行,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呀,有钱就硬起,腰杆就直,说话就硬气,逮谁就骂谁,吆三喝六的不把人当人看。
看人就骂,一不爽就甩你一摞钱,他们认为有钱人就是这样的。
很显然他们把有钱人归类到没有什么内涵素质这一类去了,很显然,这不就是三流电影里面的女流氓吗?但他们却认为有钱人就是这个样子的。
有钱并不一定就是富人,在他们的认知里的这些人的形像在现实中确实是存在的,但他们并不能说是有钱人,顶多就是一个爆发户,他们拥有了物质,但在精神素养方面却是很缺乏的。
而真正的富人除了物质上的富足,更是在精神层面上有内涵和修养,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成系统的认知,他们的格局是很不一样的。
真正的富人并不会随便对底层人群撒泼贩卖存在感。
正因为他们的 认知出现了偏差,而诈骗团伙恰恰捉住了这一点,让这地外面请来的扫地阿姨,卖菜大妈,家庭主妇,摇身一变就成了蛮横不讲理不可一世的女富婆,他们竟然还深信不疑。
也正因为他们的认识出现了错误,导致富婆扮演才漏洞百出也判断不出来真假,比如他们说都是“香港过来的富婆”,但是她们都是内地请来的,满满的地方口音,竟然没有发现!
第三:缺乏自我认同感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说诈骗团伙是懂些心理学的,他们善于在心理上操控着应聘者的行为状态,比如具体到流程上,他们带这些所谓的“仔”去见富婆,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洗脑操作,比如说:你一定要穿着得好一点,打扮得精神点,帅气点,要知道我们带你们去见的不是一般的人,那是有钱人,在某些领域是有造旨,创造出了成绩的人物,你们不能在这些人物面前丢了脸面。
经过一轮的洗脑操作,在心理上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之所以会选择做男公关的这一伙人呢,本身就在自我评价上是缺乏认同感的,也就是对自我的存在价值不认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多有价值,也就是说从内心里他们本身就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骨子里都存在一种卑微,他们是处于一种低自尊的状态。
因此他们面对这些所谓的富婆,就会觉得不如人,自卑心理泛滥,具体表现为紧张,浑身发抖,甚至落荒而逃。
并因为这种低自尊,缺乏自我认同感,让自己更爱面子,所以意识到了被骗也不好意思去报警。
所以呀,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没有,成功的道路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好走,如果你的家里没有矿,那就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创造价值的基本功打好,别整天想着幸运之神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要知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不会落在爱走旁门左道的人头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5
欢迎光临,理发只需79元。
我们小区旁边开了一家理发店,我想过去捧捧场,可前脚迈进去之后,我就后悔了。
因为理一次发要79块钱,我的心都在发颤。
这还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在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一直给我说的那几句话。
一些人肯定会纳闷,为什么现在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高端或者看起来比较霸气的理发馆,好像整天都没有生意,事实真的如此吗?
没错,还真是。
当然这件事情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背后有很大猫腻,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理发馆,理一次头发只需要3块钱。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奶奶也会理发,那个时候给我推了一个头,但是理的发型不太好,于是奶奶又带着我去村子里的理发馆去理发。
记得当时理发馆说只需要1块5毛钱就行了,因为这个发型已经被我奶奶理过一次了。
再后来村子里面的理发馆的价格开始逐步上升,最终定价在了5块钱。同时我们镇子上的理发馆的价格也在上升,定价到了6元钱。
这个价格其实是非常合理了,以至于我们全村的老少都愿意去那边去理发。
慢慢地,我也上了大学,而我上大学的时候,理一次头发要30元,而且这还是打折之后的价格。
在我们大学城周边很少能见到10元或20元的理发店,但是30元的理发价格我也能接受。
虽然那个时候自己不赚钱,但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直接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就会把钱打过来,所以30块钱也好50块钱也好,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特别大的理念。
而且一年下来自己在学校里面只呆9个月,就算每个月理一次发,一年理发的花销也不过300块钱而已。
再后来,理发的价格就越来越贵了。
直到某一天我们小区旁边新开了一个理发馆,旁边还挂着两个红灯笼。作为我们小区的人,我也觉得该去给人家捧捧场。
因为新开的门店嘛,服务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保不齐期还会有额外的礼品赠送。
所以我前脚刚迈进理发馆,就问他们:咱们这边理一次头发多少钱啊?
对方的服务人员非常客气,拉着我的手把我摁在了桌子旁边,说不多不多,只需要79元。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耳朵没听清,于是再次确认一下了。

对方告诉我说:没错,就是79元,这个价格是会员价,如果不办理会员卡的话是100元。
而且他们给我说了,在理发的时候还会有按摩的服务,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头部护理。
当时我听了之后的确有点不是滋味,然后对方又说了:因为我们是刚开业,所以您办不办卡我们都按照79元给您理一次。
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我要是再不理发的话,就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所以我当时故作镇定,说:好的好的,那我就理个发吧。
在理发的时候,我问到:办会员卡多少钱啊?听咱这个意思,会员卡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吧?
我这句话说完之后,对方小姐姐就一脸骄傲地说:那可不,我们这边的会员卡是1000块钱起步,充值3000块钱的话能享受各种福利,如果说1万块钱的话,赠送一次免费的烫发染发。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之后,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但是那个小姐姐却打开了话匣子,自始至终只跟我说了一句话,或者说说的是一个理念:办张卡吧。

我不清楚后来我是怎么走出理发馆的,我只知道当我走出理发馆的时候,耳边还有一些话:小哥哥你办张卡吧,办张卡便宜,将来理发也方便。
开什么玩笑?79块钱理一次发,还办张卡?你真把我当成富豪了呀。
而且他们那边理发还有一个特点,头发理得不短也不长,属于中等状态,这样一个长度就需要我每三周或者每两周去理一次。
按照每两周理一次发,一个月花销在150元左右,一年下来那可就是1000大几,甚至接近2000块钱。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只有一些人深有体会,为什么理发店明明不受其他行业影响且是必然存在的一个行业,可是近年来的生意却越来越差,甚至有一些理发店都干不下去了呢?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1点:价格越来越贵

因为我们只是简单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来,理发店之所以干不下去是因为价格越来越贵,这样的结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我们需要从这个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价格之所以越来越贵,是因为理发店存在师徒关系以及简单的利润分成。
如果不理解这些的话,可能就很难明白理发店价格贵的本质。
以我们学校为例,每理一次发需要30块钱,所以一个理发师一天只需要服务10个客户,就可以保证有30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能赚1万块钱,是这样吗?

并不是,30块钱只是我们理发的收入,而理发店的师最多只能从中抽成1/3,甚至有的时候会降低到1/4。
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假设,每理一次发能赚30块钱,按照1/3来计算,那就是10块钱的净利润,而且这个10块钱的净利润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能挣到。
那一个理发师一天接待10个人,就是赚100块钱,一天接待20个人就赚200块钱,连续30天接待20个人,那也只是赚了6000块钱而已,而且这个6000块钱还未必有五险一金。
所以这件事情诡异就诡异在,大部分人认为理发馆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对于理发馆而言并没有赚多少钱。
因为理发馆的收入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的单纯的理发馆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具备分成模式,而且真正的理发师收入不高的模式了。

第2点:盲目且恶意的推销,活动越来越多

以我为例,前段时间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可是在我理发的时候,理发馆的服务人员就给我接连说了不止一次的会员卡的问题,甚至还给我说现在充值1000块钱,可以打个8折。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整个人是懵圈的。拜托,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理个发而已。
而我之所以在这个地方理发,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理发服务态度多么好,仅仅是因为我之前喜欢去的那个理发馆,人家今天关门了,所以我才来这个地方理发而已。
你不用给我盲目的推销什么东西,你推销的东西再多,不好意思,我也看不上。

但是这些话我还不能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之后难免人家理发店的服务员会有点小脾气,而且这也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所以在理发的接近45分钟时间里面,都是理发店的服务人员在推销,然后我在拒绝,推销到最后我的脑子都是懵的,一点体验服务的感觉都没有了。
而且得益于第1点原因,就往往导致理发店即使给折扣,可是这个折扣也并没有给多少。
而且这个折扣的门槛还非常的高,如果你不往里面充值500元或者1000元甚至是3000元,充值不到位的话,不好意思,你也只是个普通会员而已。

第3点:理发馆拿顾客当冤大头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理发馆的小姐姐就来了。直接问我:你是需要我们店长理发还是普通理发师理发?
当时我心里想:要是找店长理的话,是不是发型更好看一些?
再加上当时刚发了工资,多少有点飘了,人之常情,大家也能理解,所以我直接告诉服务员:我找店长理。
当时店长理一次发是80元。
如果店长理发的服务质量好,我也不说什么了,可是店长理发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
更让我感到郁闷的是,等下一次我再来到这个理发店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店长理发,而是选择了普通理发师。
然后我就看到之前那个店长脱掉了自己的马甲,照样给我理起头来。
我一下子就蒙圈了,拜托,你不是店长吗?之前的时候你是店长,理一次发价格是80元,现在你怎么又是普通理发师了,而且理一次发才30元?

我这么一说,相当于捅破了窗户纸,店长也非常尴尬地说:没办法,不都是为了赚钱吗?
好家伙,你为了赚钱把我当冤大头,这个钱谁挨着谁赚,反正我是不稀得上这里来了。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理发馆它的确不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理发的需求,除非天生就是秃子不需要理发之外,大部分人都是需要理发的。
但即便如此仍然存在着大量理发馆不好干或者干不下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上3点。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第2个回答  2021-02-10
抽成5个点一般指抽5%,0000块抽成5个点是100块
第3个回答  2022-03-15
欢迎光临,理发只需79元。
我们小区旁边开了一家理发店,我想过去捧捧场,可前脚迈进去之后,我就后悔了。
因为理一次发要79块钱,我的心都在发颤。
这还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在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一直给我说的那几句话。
一些人肯定会纳闷,为什么现在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高端或者看起来比较霸气的理发馆,好像整天都没有生意,事实真的如此吗?
没错,还真是。
当然这件事情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背后有很大猫腻,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理发馆,理一次头发只需要3块钱。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奶奶也会理发,那个时候给我推了一个头,但是理的发型不太好,于是奶奶又带着我去村子里的理发馆去理发。
记得当时理发馆说只需要1块5毛钱就行了,因为这个发型已经被我奶奶理过一次了。
再后来村子里面的理发馆的价格开始逐步上升,最终定价在了5块钱。同时我们镇子上的理发馆的价格也在上升,定价到了6元钱。
这个价格其实是非常合理了,以至于我们全村的老少都愿意去那边去理发。
慢慢地,我也上了大学,而我上大学的时候,理一次头发要30元,而且这还是打折之后的价格。
在我们大学城周边很少能见到10元或20元的理发店,但是30元的理发价格我也能接受。
虽然那个时候自己不赚钱,但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直接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就会把钱打过来,所以30块钱也好50块钱也好,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特别大的理念。
而且一年下来自己在学校里面只呆9个月,就算每个月理一次发,一年理发的花销也不过300块钱而已。
再后来,理发的价格就越来越贵了。
直到某一天我们小区旁边新开了一个理发馆,旁边还挂着两个红灯笼。作为我们小区的人,我也觉得该去给人家捧捧场。
因为新开的门店嘛,服务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保不齐期还会有额外的礼品赠送。
所以我前脚刚迈进理发馆,就问他们:咱们这边理一次头发多少钱啊?
对方的服务人员非常客气,拉着我的手把我摁在了桌子旁边,说不多不多,只需要79元。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耳朵没听清,于是再次确认一下了。

对方告诉我说:没错,就是79元,这个价格是会员价,如果不办理会员卡的话是100元。
而且他们给我说了,在理发的时候还会有按摩的服务,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头部护理。
当时我听了之后的确有点不是滋味,然后对方又说了:因为我们是刚开业,所以您办不办卡我们都按照79元给您理一次。
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我要是再不理发的话,就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所以我当时故作镇定,说:好的好的,那我就理个发吧。
在理发的时候,我问到:办会员卡多少钱啊?听咱这个意思,会员卡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吧?
我这句话说完之后,对方小姐姐就一脸骄傲地说:那可不,我们这边的会员卡是1000块钱起步,充值3000块钱的话能享受各种福利,如果说1万块钱的话,赠送一次免费的烫发染发。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之后,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但是那个小姐姐却打开了话匣子,自始至终只跟我说了一句话,或者说说的是一个理念:办张卡吧。

我不清楚后来我是怎么走出理发馆的,我只知道当我走出理发馆的时候,耳边还有一些话:小哥哥你办张卡吧,办张卡便宜,将来理发也方便。
开什么玩笑?79块钱理一次发,还办张卡?你真把我当成富豪了呀。
而且他们那边理发还有一个特点,头发理得不短也不长,属于中等状态,这样一个长度就需要我每三周或者每两周去理一次。
按照每两周理一次发,一个月花销在150元左右,一年下来那可就是1000大几,甚至接近2000块钱。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只有一些人深有体会,为什么理发店明明不受其他行业影响且是必然存在的一个行业,可是近年来的生意却越来越差,甚至有一些理发店都干不下去了呢?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1点:价格越来越贵

因为我们只是简单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来,理发店之所以干不下去是因为价格越来越贵,这样的结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我们需要从这个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价格之所以越来越贵,是因为理发店存在师徒关系以及简单的利润分成。
如果不理解这些的话,可能就很难明白理发店价格贵的本质。
以我们学校为例,每理一次发需要30块钱,所以一个理发师一天只需要服务10个客户,就可以保证有30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能赚1万块钱,是这样吗?

并不是,30块钱只是我们理发的收入,而理发店的师最多只能从中抽成1/3,甚至有的时候会降低到1/4。
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假设,每理一次发能赚30块钱,按照1/3来计算,那就是10块钱的净利润,而且这个10块钱的净利润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能挣到。
那一个理发师一天接待10个人,就是赚100块钱,一天接待20个人就赚200块钱,连续30天接待20个人,那也只是赚了6000块钱而已,而且这个6000块钱还未必有五险一金。
所以这件事情诡异就诡异在,大部分人认为理发馆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对于理发馆而言并没有赚多少钱。
因为理发馆的收入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的单纯的理发馆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具备分成模式,而且真正的理发师收入不高的模式了。

第2点:盲目且恶意的推销,活动越来越多

以我为例,前段时间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可是在我理发的时候,理发馆的服务人员就给我接连说了不止一次的会员卡的问题,甚至还给我说现在充值1000块钱,可以打个8折。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整个人是懵圈的。拜托,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理个发而已。
而我之所以在这个地方理发,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理发服务态度多么好,仅仅是因为我之前喜欢去的那个理发馆,人家今天关门了,所以我才来这个地方理发而已。
你不用给我盲目的推销什么东西,你推销的东西再多,不好意思,我也看不上。

但是这些话我还不能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之后难免人家理发店的服务员会有点小脾气,而且这也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所以在理发的接近45分钟时间里面,都是理发店的服务人员在推销,然后我在拒绝,推销到最后我的脑子都是懵的,一点体验服务的感觉都没有了。
而且得益于第1点原因,就往往导致理发店即使给折扣,可是这个折扣也并没有给多少。
而且这个折扣的门槛还非常的高,如果你不往里面充值500元或者1000元甚至是3000元,充值不到位的话,不好意思,你也只是个普通会员而已。

第3点:理发馆拿顾客当冤大头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理发馆的小姐姐就来了。直接问我:你是需要我们店长理发还是普通理发师理发?
当时我心里想:要是找店长理的话,是不是发型更好看一些?
再加上当时刚发了工资,多少有点飘了,人之常情,大家也能理解,所以我直接告诉服务员:我找店长理。
当时店长理一次发是80元。
如果店长理发的服务质量好,我也不说什么了,可是店长理发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
更让我感到郁闷的是,等下一次我再来到这个理发店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店长理发,而是选择了普通理发师。
然后我就看到之前那个店长脱掉了自己的马甲,照样给我理起头来。
我一下子就蒙圈了,拜托,你不是店长吗?之前的时候你是店长,理一次发价格是80元,现在你怎么又是普通理发师了,而且理一次发才30元?

我这么一说,相当于捅破了窗户纸,店长也非常尴尬地说:没办法,不都是为了赚钱吗?
好家伙,你为了赚钱把我当冤大头,这个钱谁挨着谁赚,反正我是不稀得上这里来了。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理发馆它的确不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理发的需求,除非天生就是秃子不需要理发之外,大部分人都是需要理发的。
但即便如此仍然存在着大量理发馆不好干或者干不下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上3点。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
第4个回答  2022-03-15
欢迎光临,理发只需79元。
我们小区旁边开了一家理发店,我想过去捧捧场,可前脚迈进去之后,我就后悔了。
因为理一次发要79块钱,我的心都在发颤。
这还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在理发的时候理发师一直给我说的那几句话。
一些人肯定会纳闷,为什么现在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尤其是一些相对比较高端或者看起来比较霸气的理发馆,好像整天都没有生意,事实真的如此吗?
没错,还真是。
当然这件事情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背后有很大猫腻,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理发馆,理一次头发只需要3块钱。
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奶奶也会理发,那个时候给我推了一个头,但是理的发型不太好,于是奶奶又带着我去村子里的理发馆去理发。
记得当时理发馆说只需要1块5毛钱就行了,因为这个发型已经被我奶奶理过一次了。
再后来村子里面的理发馆的价格开始逐步上升,最终定价在了5块钱。同时我们镇子上的理发馆的价格也在上升,定价到了6元钱。
这个价格其实是非常合理了,以至于我们全村的老少都愿意去那边去理发。
慢慢地,我也上了大学,而我上大学的时候,理一次头发要30元,而且这还是打折之后的价格。
在我们大学城周边很少能见到10元或20元的理发店,但是30元的理发价格我也能接受。
虽然那个时候自己不赚钱,但是需要花钱的时候直接给父母打电话,父母就会把钱打过来,所以30块钱也好50块钱也好,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特别大的理念。
而且一年下来自己在学校里面只呆9个月,就算每个月理一次发,一年理发的花销也不过300块钱而已。
再后来,理发的价格就越来越贵了。
直到某一天我们小区旁边新开了一个理发馆,旁边还挂着两个红灯笼。作为我们小区的人,我也觉得该去给人家捧捧场。
因为新开的门店嘛,服务态度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保不齐期还会有额外的礼品赠送。
所以我前脚刚迈进理发馆,就问他们:咱们这边理一次头发多少钱啊?
对方的服务人员非常客气,拉着我的手把我摁在了桌子旁边,说不多不多,只需要79元。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一度怀疑是自己的耳朵没听清,于是再次确认一下了。

对方告诉我说:没错,就是79元,这个价格是会员价,如果不办理会员卡的话是100元。
而且他们给我说了,在理发的时候还会有按摩的服务,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头部护理。
当时我听了之后的确有点不是滋味,然后对方又说了:因为我们是刚开业,所以您办不办卡我们都按照79元给您理一次。
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我要是再不理发的话,就太不给对方面子了。
所以我当时故作镇定,说:好的好的,那我就理个发吧。
在理发的时候,我问到:办会员卡多少钱啊?听咱这个意思,会员卡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吧?
我这句话说完之后,对方小姐姐就一脸骄傲地说:那可不,我们这边的会员卡是1000块钱起步,充值3000块钱的话能享受各种福利,如果说1万块钱的话,赠送一次免费的烫发染发。
当我听到这个价格之后,就再也没有说话了。
但是那个小姐姐却打开了话匣子,自始至终只跟我说了一句话,或者说说的是一个理念:办张卡吧。

我不清楚后来我是怎么走出理发馆的,我只知道当我走出理发馆的时候,耳边还有一些话:小哥哥你办张卡吧,办张卡便宜,将来理发也方便。
开什么玩笑?79块钱理一次发,还办张卡?你真把我当成富豪了呀。
而且他们那边理发还有一个特点,头发理得不短也不长,属于中等状态,这样一个长度就需要我每三周或者每两周去理一次。
按照每两周理一次发,一个月花销在150元左右,一年下来那可就是1000大几,甚至接近2000块钱。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只有一些人深有体会,为什么理发店明明不受其他行业影响且是必然存在的一个行业,可是近年来的生意却越来越差,甚至有一些理发店都干不下去了呢?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1点:价格越来越贵

因为我们只是简单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来,理发店之所以干不下去是因为价格越来越贵,这样的结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我们需要从这个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质和真相,价格之所以越来越贵,是因为理发店存在师徒关系以及简单的利润分成。
如果不理解这些的话,可能就很难明白理发店价格贵的本质。
以我们学校为例,每理一次发需要30块钱,所以一个理发师一天只需要服务10个客户,就可以保证有300块钱的收入,一个月能赚1万块钱,是这样吗?

并不是,30块钱只是我们理发的收入,而理发店的师最多只能从中抽成1/3,甚至有的时候会降低到1/4。
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假设,每理一次发能赚30块钱,按照1/3来计算,那就是10块钱的净利润,而且这个10块钱的净利润差不多要半个小时才能挣到。
那一个理发师一天接待10个人,就是赚100块钱,一天接待20个人就赚200块钱,连续30天接待20个人,那也只是赚了6000块钱而已,而且这个6000块钱还未必有五险一金。
所以这件事情诡异就诡异在,大部分人认为理发馆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对于理发馆而言并没有赚多少钱。
因为理发馆的收入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之前的单纯的理发馆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具备分成模式,而且真正的理发师收入不高的模式了。

第2点:盲目且恶意的推销,活动越来越多

以我为例,前段时间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可是在我理发的时候,理发馆的服务人员就给我接连说了不止一次的会员卡的问题,甚至还给我说现在充值1000块钱,可以打个8折。
听到这句话之后,我整个人是懵圈的。拜托,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地理个发而已。
而我之所以在这个地方理发,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理发服务态度多么好,仅仅是因为我之前喜欢去的那个理发馆,人家今天关门了,所以我才来这个地方理发而已。
你不用给我盲目的推销什么东西,你推销的东西再多,不好意思,我也看不上。

但是这些话我还不能说出来,因为说出来之后难免人家理发店的服务员会有点小脾气,而且这也是人家的本职工作。
所以在理发的接近45分钟时间里面,都是理发店的服务人员在推销,然后我在拒绝,推销到最后我的脑子都是懵的,一点体验服务的感觉都没有了。
而且得益于第1点原因,就往往导致理发店即使给折扣,可是这个折扣也并没有给多少。
而且这个折扣的门槛还非常的高,如果你不往里面充值500元或者1000元甚至是3000元,充值不到位的话,不好意思,你也只是个普通会员而已。

第3点:理发馆拿顾客当冤大头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某个理发馆理发,理发馆的小姐姐就来了。直接问我:你是需要我们店长理发还是普通理发师理发?
当时我心里想:要是找店长理的话,是不是发型更好看一些?
再加上当时刚发了工资,多少有点飘了,人之常情,大家也能理解,所以我直接告诉服务员:我找店长理。
当时店长理一次发是80元。
如果店长理发的服务质量好,我也不说什么了,可是店长理发好像也就是那么回事。
更让我感到郁闷的是,等下一次我再来到这个理发店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店长理发,而是选择了普通理发师。
然后我就看到之前那个店长脱掉了自己的马甲,照样给我理起头来。
我一下子就蒙圈了,拜托,你不是店长吗?之前的时候你是店长,理一次发价格是80元,现在你怎么又是普通理发师了,而且理一次发才30元?

我这么一说,相当于捅破了窗户纸,店长也非常尴尬地说:没办法,不都是为了赚钱吗?
好家伙,你为了赚钱把我当冤大头,这个钱谁挨着谁赚,反正我是不稀得上这里来了。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理发馆它的确不受到市场环境影响,而且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理发的需求,除非天生就是秃子不需要理发之外,大部分人都是需要理发的。
但即便如此仍然存在着大量理发馆不好干或者干不下去,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上3点。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