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则成这个人物,让人喜欢又让人心疼,你可以清清楚楚地体会到他的心中存在着信仰。刺杀李海丰的时候,他在上司被杀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完成任务。“延安的还是重庆的?”“抗日的”其实从一开始,余则成就注定会走上这条光明的道路
他有很多次机会离开录音带事件后,天津即将解放之前,上级都已经下达了命令,余则成却还是因为想要完成任务而选择留了下来。在军统呆了很多年的他,一定非常清楚如果暴露等待他的是什么。死亡,酷刑都不曾使余则成害怕
他的心肠很软当年第一次看潜伏的时候,吴敬中评价余则成“心重,手不狠,不适合潜伏”,我以为这是一个编剧留下的小彩蛋,来讽刺站长被忽悠瘸了,时至今日才明白,这真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评价了。他没有杀许宝凤,没有杀王占金,没有杀晚秋,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置他于死地。若不是许宝凤正好被翠平的手雷炸死,王占金战神附体,晚秋坚定的和他站在一边,吴敬中就是再想保住自己的招财童子,面对板上钉钉的事实恐怕也得三思而行
斗争的胜利很多人都说在现实中余则成肯定已经动手了,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相信像这么一个有信仰的人,并不会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而罔顾别人的生命,慷他人之慨,哪怕是真的要杀人,也会思虑再三。这样的做法很理想化,很脱离现实,可是他们做的事情本身就是理想化的,也正是在这样理想化的信念驱动的条件下,才最终赢得了斗争的胜利。现实中,处决顾顺章家人时也因为不忍心留下了两个小孩,以至于留下后患,多个地下党员被认出
《潜伏》并没有一个happy ending,退一步讲,即使余则成赶在站长的人之前走了,和翠平生活在了一起,他能不能躲得过那十年还很难说。这个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情报的人,甚至要在得知自己的妻子死讯的时候也知道“悲伤尽情的来吧,但是要快些过去,因为现实只允许他一个晚上悲伤的时间”,还告诉自己“你是殉道者,这是为了信仰必须付出的代价”。他本人却似乎并没有像别的故事那样,好人好报,但是余则成自己也知道,他在准备送走晚秋之前和罗掌柜的争辩中说 道:“你怎么知道,将来你的坟墓上,是鲜花还是狗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