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手抄报内容20字

春节来历
春节在我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古时叫“元旦”。“元”就是开始的意思,“旦”就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关于它的来历和传说有很多……
春节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的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过春节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亲人团聚,亲朋来往,于是家家张灯结彩,户户置酒备席。春节节日的质量概念就是团圆。人们的相互祝福是团圆,人们的内心高兴是团圆。大年除夕哪户人家的哪位成员届时未归,一家人都觉得十分惆怅,同时也为远游未归者祝福祈祷。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企盼亲人在春节归来,是家家户户的春节情感。但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春节文化的这种传统感觉变得渐渐模糊起来,“团圆”也渐渐改变了形式。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
春节由来
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春节俗称“过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2个回答  2019-03-18
从前有一只年兽,它叫年他每次春节的时候就会来人间害人百姓们被害惨了,于是每当春节百姓们就放鞭炮,穿红色的衣服来,吓唬年他们晚上年兽还会来,所以一晚上人们都不会睡觉,等着,第二天早上的到来,于是人们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如放鞭炮,贴窗花买年货贴道符等
第3个回答  2020-04-01
写给老鼠的一封信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第4个回答  2020-01-26
呵呵!哈哈哈发个古古怪怪(ಡωಡ)hiahiahi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