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大全

如题所述

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2、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4、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5、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6、立春雨水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

7、三月惊蛰又春分,整地保墒抓关键。

8、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

9、五月立夏到小满,查苗补苗浇麦田。

10、芒种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

11、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15、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13、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

14、十月寒露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

15、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农谚内容的特点:

1、地域性和普遍性

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

2、概括性和科学性

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

3、群众性和通俗性

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