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和刘备都投奔了多个主公,名声为何一个好一个坏?

如题所述

读到三国故事,人们难免对吕布感到惋惜。无论是正史记载,还是演义小说,吕布自身的勇武,都是极为出色的。

在乱世之际,吕布一个边地武将,最终在中原地区崛起,并数次影响到时局。在他巅峰时期,就连曹操也不得不对他慎重以对。只可惜,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背上了"三姓家奴"的恶名。


网上有句调侃的话,说是三国最高危的职业,当属吕布莫属。此言非虚,在正史记载中,吕布不仅背叛过丁原、董卓,还数次对自己的同盟翻脸。诸如刘备、袁术等人,都是苦主。

可见吕布的反复无常,是导致他恶名的重要原因。有趣的是,刘备的行为也算是反复。他与吕布的相同之处便在于:两人都曾投奔过多个主公。而且在这个事情上,刘备做的还要"过分"。

细数刘备生平,他先后投奔过邹靖、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刘璋等人。按照吕布"三姓家奴"的逻辑,刘备岂不是"七姓家奴"?可玩笑归玩笑,刘备的名气可比吕布好太多了。

刘备美名传播,而吕布声名尽丧,这么一对比下来,难免便会有人问:他们二人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


这首要原因,便是吕布手段过于凶狠,而刘备总留一线。

纵观吕布的主公,都会因为他损失惨重。且不说丁原、董卓直接被砍了脑袋,就连吕布的盟友刘备、袁术,也落得个凄惨下场。

刘备当时担任徐州牧,正是实现自己抱负的时候。但吕布加入徐州后,便开始暗中与陶谦旧部、袁术等人相勾结,导致刘备最终失去了的地盘。

眼见刘备失去徐州,对他不爽的袁术可是高兴坏了。可还没过多久,袁术便笑不出来了。因为吕布这个铁杆盟友,变卦了。

起因很简单,曹操在背后搞事情,借着袁术称帝的时机,将吕布给策反了。就这样,吕布一下成为了讨伐袁术的中坚力量。可以这么说,袁术集团的衰亡,与吕布的反水有着直接关联。

上述可见,吕布的手段的确是太过凶狠了。在乱世之中,谁不是为了利益而活?但像吕布这般,完全不留情面,手段极其阴狠的做法,的确令人为之胆寒。哪怕是曹操这样的气度,也难以相信吕布。


反观刘备,他在易主之时,多是有理由的。刘备刚出道时,借着同门师兄公孙瓒的扶持,才能在幽州立足。不久之后,陶谦向公孙瓒求援,而刘备则趁着这个机会,来到了徐州。

这么一来,他背弃公孙瓒的举动,完全便有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因为公孙瓒与陶谦,的确是名义上的盟友。

至于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刘备离开他们也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离开曹操,是因为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当衣带诏事件爆发后,世人便能看到刘备当时的"苦心"。虽然屈于曹操之下,但依旧不忘汉室。

袁绍和刘表,都是病逝,刘备离开他们,也算是被迫,世人无法在道义上对他指责什么。最后是刘璋,此时的刘备已经胜券在握,他得到荆州与益州时,自己的势力已经基本成型。


这样的刘备,名气对他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再加上刘备入蜀时,不少东州士族也对他鼎力支持,所以蜀人对他的感官,还是比较不错的。

而反观刘备,虽然出身贫寒,但起码也是汉室后裔,算是根正苗红。当时的士族讲究师承,刘备又是大儒卢植的弟子,自然有不少人对他心生好感。

人总是感性的,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吕布的恶行,自然无比痛恨。史学家陈寿便说他"轻狡反复,唯利己视",范晔也持相同观点。


而对于刘备,他本身就代表了一面汉室复兴的旗帜。所以对于他的一些"黑料",人们总是选择性地遗忘。后来刘备建立起蜀国,与曹魏连年斗争,更是让他的个人形象得到拔高。如此一来,谁还会记得刘备当年做过的"囧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因为两人投奔的想法不同,刘备的想法是很明确的就是我虽然是投奔你,但是日后我肯定是要离开你,而吕布则是我投奔你,虽然我为你效力,但是以后可能干掉你
第2个回答  2020-10-07
因为成王败寇。吕布投奔了很多人,他没有建立自己的基业,刘备投奔很多人是为了兴复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
第3个回答  2020-10-07
虽然都是投奔多个主公,但是刘备始终不卑不亢,而吕布却可以丧失做人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