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是否不能走得太近,也不能爱的太满?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有这样一句话:生命就像一个天平,幸福就隐藏在这微妙的平衡里。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坏与否,其实,就是平衡的艺术,当我们懂得了人和人相处,不走得太近,不爱得太满,于人于已,都是人际关系轻松的相处法则。

01 别走得太近,没有空间的关系会变成解不开的结


无论什么样的关系,太黏了,会让人感到窒息,时刻想逃离,仿佛时刻有一个人在后面追赶;反过来,一段关系松到没有的黏性,只能证明这个米的质量不够了,容易让人忽略这段关系的存在。

人和人相处最高级的智慧,是尊重。

当别人需要你帮助时,你再给予适当的支持,而不是倾尽所有;

当别人不愿意对你吐露,哪怕你们的关系再好,也不要去打破沙锅问到底,或者想方设法去追根问题。

要知道,人家如果想告诉你,自然会主动向你倾诉,如果对方不想将自己的窘境公开,那么,你的刨根问底,只会给人家添堵。


02 别爱得太满,没有自我的感情会变成理太乱的委屈

许多人,不是不爱,而不会爱。

正确的爱,是有距离,而不梳理,好的关系,是有界限,但不是限制。

即使是在再亲密的关系,其本质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适当的属于各自的空间。

最常见的,要数父母对子女。

除去那些不配为人父母的,几乎每对父母在孩子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暗自下定决定,这一辈子,只要孩子好,他们都甘愿付出全部。

许多人会说,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求他们感恩回报,只愿孩子事事顺心,幸福健康。

然而,每个人在付出时,都会多少带着一些希望,要么是回馈,要么是感谢,等等。

可是,爱得太满的父母,总是习惯了将自己的全部都给孩子,而孩子作为受惠的一方,已经习惯了索取和得到,不知道,与人的关系之间,还需要回馈的。


一方不断付出,一方一味索取,久而久之,付出的一方内心是渴望与委屈的交织;得到的一方,则是人心不满的加剧。

但凡关系,只要付出和得到的关系不平衡,就会产生委屈感。

在处理关系问题时,那些懂得为自己着想、理解只有自己得到满足,才有可能去给予别人的人,才会以平常心去处理关系中的任何矛盾。

因为这样的人,懂得本自具足,当自己没不够的时,怎么可能有余力去给予别人。

一味给予的人,是在一点点的掏空自己,再去渴望他人的回馈。

其实是将自己的人生情绪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能否得到,自然是对方作主。

爱得太满的人,根本不懂什么叫爱。

容易爱得太满的人,往往有两种,要么是内心缺爱,渴望得到爱;要么控制欲太强,企图通过爱的绑架,控制身边人。

爱可以执着,但不能为爱而活。

感情就是你有一杯水,如果全部倒给别人,自己就会渴死,除非你倒给了别人,还有人倒给你,让你始终有水喝。

爱就是这样,物极必反,爱得太满,于人于已都是一场灾难。

爱自己一半,爱对方一半,才是爱得刚刚好。


03 人和人之间,距离才能产生美

人与人之间,从相识、相知到相信,最后成为亲密的恋人、朋友、亲人,从陌生到熟悉,在无形之中,自然就无话不谈,彼此的隐私和个人空间,就会受到侵占。

一次两次或许无所谓,次数多了,内心的不满便会慢慢发酵。

其实,人和人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保持距离,哪怕是最亲密的人。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

公众距离:3.7米~7.6米。顾名思义,无关系或许不认识的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公共场合中无关系人之间的距离。

社交距离:1.2米~3.7米。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个人距离:46厘米~122厘米。人与人之间的独处空间。

亲密距离:15厘米~44厘米。即亲密关系可以是零距离,但更多的时候仍是亲密有间。

他表示15厘米~44厘米,可挽臂执手,可促膝谈心。于异性,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于同性,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由此可见,无论多么密切的关系,最利用关系长久的,始终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作家三毛曾说:“朋友再亲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发生隔离。”

特别认同这句话,在一段关系中,当一个人倾占了另一个人所有的空间,另一个就没了自我的存在,他会感到窒息,渴望逃离。

两个人在一起,甚至连转身都会撞到彼此,不难想像这样的有关系,该有多么可怕。

距离产生美。

无论是空间距离,还是心里距离,都是人与人之间最安全的相处方式。

第2个回答  2020-09-20
有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人无完人,没有谁是完美地,都有这样那样得缺点,走的越近,看到的越多,会让你逐渐失望,保持适当距离,爱的有底线,会让双方都好过。
第3个回答  2020-09-20
一旦走得太近就很容易失去原有的分寸,突破对方的界限,爱得太满也会让自己最后受到的伤害更多。
第4个回答  2020-09-20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是不能走的太近的,也不能爱的太满的,因为这样的话会给彼此都带来压力的,最好的状态就是相互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