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气短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如题所述

胸闷气短是一个人的主观感觉,即感觉呼吸费力,喘不上来气。对于,病情较轻的人来说,可能很快就会消失,但是对于病情较重的人来说,可能会长时间感觉胸口被大石头压得喘不过气,甚至有窒息感、濒死感。事实上,如果出现了胸闷气短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身体发生疾患,也就是心脏或者肺、气管出现了病变,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胸闷气短可能的原因:

第一种是感冒引起的胸闷。在日常生活中,人是很容易感冒的,尤其是在季节更替的时候,稍微不注意穿衣保暖,就会出现感冒。由感冒引起的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需小心病毒性心肌炎,因为病毒性心肌炎起病隐匿,常易被误诊、漏诊。

第二种是颈心综合征。所谓“颈心综合征”,指的就是由于颈段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分布到胸壁、心脏等部位,当颈椎生理弧度发生改变或骨质增生时,会反射性引起的症状,这种症状常常表现为胸闷不适、心慌气促等,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种是胆心综合征。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体出现胆道系统疾病时,也可能会引发胸闷心悸的症状,有的时候甚至还伴随着心电图的缺血改变,经常会被误认为冠心病。一般来说,肥胖的中老年女性是多发人群。

第四种是心梗引起胸闷。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从来没有产生过剧烈胸痛,而平常常常出现胸闷的情况,因此,对于老年人而言,一旦出现胸闷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尽量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第五种是引起胸闷的快速心律失常。当人的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的时候,由于心跳加快,心脏的耗氧量增加,也会间接导致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症状。事实上,这类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快速心律失常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心脏就会代偿性肥厚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长此以往下去,当这种代偿达到最大程度之后,心脏就不能完成正常的泵血功能,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后果,这在医学上也被称为“心动过速心肌病”。因此,一旦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胸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避免其发展成为“心动过速心肌病”,影响我们的健康。

以上五种就是胸闷可能代表的疾病类型,一定要引起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6

我们通常所说的胸闷气短是一种比较主观的症状描述,一般表现为会感觉胸口闷闷的,呼气吐气费力且不太顺畅,严重时会感觉胸口被用力挤压,感觉气体交换困难。导致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些大部分人比较担心的心血管等疾病以外,一些心理、精神、情绪等的不稳定或是环境都会导致胸闷气短的症状。因此,当出现这种症状时,不要过于恐慌,先排除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果检查正常的话,可以尝试从非疾病因素找找原因,再进行改善调节。

一、病理性因素

1、心脏类疾病

比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等。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导致胸腔心脏供血不足,因而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疾病除了胸闷气短以外,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明显不适感。比如冠心病患者除了胸闷气短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慌、心绞痛等症状,而心肌炎疾病还会出现运动后气喘较大等。要排除这类疾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心脏彩超、静态或动态心电图、心脏磁共振等检查,一旦确诊要积极配合治疗,这类疾病往往需要药物控制,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容易因为气体交换阻塞而休克。

2、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也叫功能性心脏不适。它之所以比较特殊是因为胸闷气短是这个疾病的最明显表现。但因为它也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以除了胸闷气短以外,患者也会出现类似心悸的感觉,并且容易激动晕眩,严重时还会影响睡眠,虽然该病症暂时没有表现出过于严重的病症,但是由于它也存在心血管功能的异常,因此还是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控制治疗。治疗方式主要以自我调节为主,保持心胸舒畅、规律运动,促进压力释放,同时也要避免饮食刺激。

3、呼吸系统疾病

比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由于呼吸道的某种病变会导致呼吸困难,气流堵塞等,因此也会表现出胸闷气短,但此外一般还会伴随着喘气、咳嗽、有痰或是咳嗽时有鸣音、气音等其他症状。要排除此类病因一般比较容易,因为病症比较明显,若仍然无法确定也可进行相关肺功能检查、胸部CT或痰液检查等,一般通过多运动调节气息、饮食控制并远离污染性环境基本能够恢复。

4、胸闷变异性哮喘

该疾病也属于上面的呼吸性疾病,但其比较特殊的是它的主要甚至唯一明显的症状就是胸闷。而不会伴随着喘气、咳嗽等其他病症,所以经常会被人忽略从而延误治疗。这类患者往往会在夜间反复发作。虽然容易被患者忽略,但可以通过一些气道激发测试诊断,并且治疗方式也并不困难,基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辅助哮喘类药物治疗。

5、胃食管反流

该疾病也会导致胸闷气短,但往往也会伴随着反酸、体内气体过多、胃部灼热、胃胀气等较为明显的消化道疾病表症。这种疾病因为会表现出多种肠胃不适症状,因此除了生活方式的调节以外,还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否则也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二、其他非病理性因素

1、已婚妇女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已婚妇女体内会分泌较为旺盛的雌激素,而性激素分泌水平和胸闷气短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女性脂肪层一般较厚,也会因为供氧不足而出现胸闷气短症状。

2、心理性因素

常见于青少年、成年男性、更年期女性等。由于工作、学习或家庭等压力过大、容易生气、情绪焦虑、精神紧张等,也会导致胸闷症状,这种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因此这类人群需要适当发泄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好了以后也就不会再出现胸闷气短。

3、肥胖

如果过于肥胖会导致心肺负荷较大,也会出现动辄胸闷气短的症状。这类人群往往需要多运动,减轻体重、减轻身体负担,注意运动时保持气息顺畅避免休克。

4、气候环境因素

大多数人都会在夏天过于闷热或是阴雨沉闷等天气及高原地区等感到胸闷难受、呼吸不畅,这是由于不同的环境气压所致,当环境改善后胸闷气短症状一般就会消失。

5、其他因素

胸闷气短毕竟是一个主观型感受,除了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以外,不同的状况甚至不同的个体也可能会在不同的情景里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其他可能影响因素还包括鼻炎、扁桃体腺样增生等,甚至大量抽烟后都可能会有类似症状。

综上看来,当你察觉到胸闷气短或出现类似症状时,既不能过度担心也不能忽略不在意,这事儿毕竟可大可小。症状初期可以先自己仔细记录是否还伴随着其他不适症状,并注重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善调节,如果一段时间后还无改善,可去医院做更为仔细的诊察治疗。

第2个回答  2021-01-15

正常情况下,呼吸是顺畅的,这样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但一些人总是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呼吸有点困难,情况严重的人会感觉胸口有东西压着,怎么都不舒服,却又找不到原因,只能自己胡乱猜想,结果越想越害怕。总是胸闷气短究竟是什么问题?如何缓解?

经常胸闷气短的原因被找到,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首先要考虑是否是疾病因素,总是感觉胸闷气短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心劳累性心肌缺血的症状,若是该种疾病引起的,只要多休息,适当的锻炼身体,症状便会缓解。但是胸闷气短也可能是其它的疾病引起的,若是同时伴随着心悸的症状,则需要及时做个检查,找出具体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其次要考虑是否是生理性因素,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迎来月经,在月经到来之前,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雌激素水平过高的情况下,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现象,如果是因为这种因素引起的,则无需忧虑。

最后要考虑是否是心理因素,生活中有不少人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压力比较大或者是情绪很不好的时候,就可能会有胸闷气短的感觉。这时候就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可以多出去走一走,和朋友倾诉倾诉,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能够改善胸闷气短的表现。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当你处于一个不透气的空间时,胸口会不舒服,且呼吸不到充足的氧气。建议将窗户打开,保持室内通风,让空气对流,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入氧气,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去,人会感觉舒服一些。


2.保持愉悦的心情,总是让自己陷在悲观、烦躁的情绪当中,不仅会感觉胸闷气短,还会感觉身体其它一些部位也不舒服。建议大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事情,身体的不适感便会减轻一些。

3.坚持运动。运动是对人体有好处的,但是现在交通便利,上下楼又有电梯,就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运动。长期不运动,身体机能会下降,免疫力会降低,也很容易变得肥胖,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有助于改善胸闷气短的现象。但是运动一定要控制好量,并不是运动量越大就越好,必须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运动,才能避免给身体增加负担。

改善的方法有很多,希望这三个小点能够帮助到你,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总而言之,总是出现胸闷气短现象时,应及时的找出原因,若是疾病引起的,就需要及时治疗,治愈之后,症状自然会消失

第3个回答  2021-01-15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过或者正遭受着胸闷气短的感受。其实,我们所说的胸闷气短,很多时候是一种人体的主观感觉。

 

.

症状较轻的,可能偶尔才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或者很快一下就过了不适的感觉。稍微严重点的,胸闷气短出现的频率会比较高,但往往咬咬牙也就坚持过去了。症状较重的患者,则会感觉胸部仿佛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呼吸特别困难,甚至感觉要窒息,让患者特别痛苦,这类患者一般是身体器官出现了异常,胸闷气短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早症状之一。

明州医院医生说,胸闷气短的人群,以年长者居多,但中青年,甚至30岁以下的患者数量也不少。那么,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引发胸闷气短的原因有哪些呢?

.

明州医院医生说,胸闷气短的人群,以年长者居多,但中青年,甚至30岁以下的患者数量也不少。那么,胸闷气短是怎么回事?引发胸闷气短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般而言,引发胸闷气短的原因主要是两种:1、功能性胸闷气短。2、病理性胸闷。

  什么是功能性胸闷气短?

  1、人体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空气不流通的、不透气的环境中,往往会引发胸闷气短;

  2、人精神高度紧张,心情过于郁闷、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会引发胸闷气短;

  3、置身于气压过低的区域、过度劳累、平常活动过少、神经衰弱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发胸闷气短。

  

.

  当出现呼吸不畅、浑身乏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情绪激动等异常反应时,一定要注意自身适当的调节,尽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乐观心态,不要长时间在密闭的空间逗留,避免过度劳累,经常开窗通风等,一般会有所改善。

  什么是病理性胸闷气短?

  病理性胸闷气短是指因为身体出现了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胸闷气短症状。

  1、包括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

  2、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

  3、气管狭窄、气管支气管内肿瘤等呼吸道受阻疾病;

  4、膈肌麻痹症等膈肌病变等都可能导致病理性胸闷气短的发生。

  温馨提示

  呼吸道疾病大多与气促、呼吸困难同时出现;心脏疾病常常伴随有胸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并不困难;对于没有心脏及肺部基础病病史,初次胸闷发作且无明显其它伴随症状患者,常难以及时发现病因,即使鉴别心源性或肺源性胸闷也并不容易。但及早明确诊断,缓解不适,对及时得到有效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切不可漠然视之,从而引发更大的疾患。

第4个回答  2020-07-22

我们可能会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多数人都会想到是心脏出现问题,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若是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 身体运行。

经常胸闷气短,可能是什么原因?当出现胸闷气短时,会出现失眠、多梦和频繁夜尿,多由心脏神经官能症引起,即心脏副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导致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胸闷气短。1.肺病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无论他们有肺病或有肺病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胸闷。虽然有肺部病史的患者现在已经康复,但是,肺部功能在患病期间受到损害和影响,所以在康复后会不时出现。专家指出,这是由于肺组织的弹性和肺的呼吸面积减少。因此,如果经常出现胸闷气短,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肺部是否有问题,如有异常,应及时治疗。2.身体一直通过肺部呼吸,吸入氧气,然后释放二氧化碳,这是每次呼吸的必要程序。这些程序需要通过心脏将血液泵入肺部来完成。但是,如果心脏功能受损或不完善,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使人体各种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导致胸闷和呼吸困难。

3.心情不好的原因还会导致胸闷和气短出血。例如,大脑中有很多事情一直令人担忧,所以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受到影响,这自然会导致气短和气短。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一个人应该尽力保持心态稳定,而不是总是生气和悲伤。4.正常情况下,吸气中心的呼吸过程非常简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主要是通过均匀呼吸和吸入肺部来完成的,从而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顺利交换。如果此时二氧化碳积聚在肺部,将刺激吸气中枢的兴奋,导致吸气活动增加,甚至可能导致短暂的深呼吸和无呼吸,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综上所述,心脏功能不佳和供血不足也会导致气短。这些症状通常因分娩而加重。休息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消失。建议人们通常尽量去一些空气新鲜的地方,空气中灰尘较多的地方应该尽量少去,以免损伤呼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