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一面镜子的人是谁

如题所述

公元627年,唐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他就是唐大宗。
李世民(598年—649年7月10日),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太宗虽然出身于大贵族家庭,但是他亲自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亲眼看到强大的隋王朝被造反的农民推翻了。他总结隋亡的原因是因为隋炀帝荒淫无度,违背君道。所以他当了皇帝,总是不忘隋朝灭亡的教训。他经常对儿子说:“一个皇帝,要是按正道办事,百姓就拥护他;如果他不行正道,百姓就推翻他,这实在可怕!”他又说:“百姓好比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认为人君即便是“圣哲”的,也应当“虚己以受人”,这样才能使有才能的人为他尽心尽力。
建国之初,唐太宗就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治理国政,很注意纳谏。他曾经对大臣说:“我少年的时候就喜爱弓箭,得到几十张好弓,以为再也不会有更好的弓了,不久前拿给制弓的师傅看,他们却说都不是好弓。我问什么缘故。他们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知道自己过去鉴别的不精。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情,我怎么能都懂呢?”
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人。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 ,下曲阳县人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征原是李密和窦建德的部下,后到长安投靠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说他曾经劝说李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李建成、李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了。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前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因而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做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都没话可说。
唐太宗一向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大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招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想要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还有一次,唐太宗到九成宫,随行的宫女住在围川县的官舍里,不久,宰相李靖和王珪来了。当地的有关官吏把宫女迁到别处,把官舍让给李靖、王珪住。唐太宗知道这件事很生气,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人?难道这些人在此作威作福了吗?”准备下令惩罚这个县令。魏征说:“李靖、王珪是朝廷大臣,而宫人不过是后宫服役的奴仆。朝廷大臣到地方上巡视,县令要向他们请示公事;大臣回朝以后,陛下也要向大臣询问民间疾苦。官舍应作为接待朝廷官员处,这是合情合理的事。至于宫人,他们除了办理生活小事以外,根本不接待来访的客人。如果因此惩罚县令,将会引起天下人批评。”唐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就不再查办县令了。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说不误,叫唐太宗下不了台。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文德皇后长孙氏 ,鲜卑族,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 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哩!”
唐太宗为了给大臣创造批评朝政的条件,建立了一种制度,即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实行这种制度以后,谏官能及时了解朝政内幕,宰相不敢谎报政绩。军国大政如果有错误,谏官有权当面指责。同时,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可以及时了解皇帝和宰相的言行,然后根据第一手材料编写起居注,对于封建统治者是一种监督。
在唐太宗的倡导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甚至连一个小地方官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意见。栎阳县丞刘仁轨是个小小的八品官,他反对唐太宗在秋收大忙季节出去打猎,要求改在冬闲的时候进行。唐太宗不但采纳了他的意见,还提升了他的官职,表示鼓励。
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失。”意思是说,人们用铜镜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是否整齐;用历史作借鉴,可以知道历代兴衰和更替的原因;用他人作借鉴,可以明了自身的得失。
公元643年魏征死了,唐太宗十分悲痛,亲自为他撰写了墓碑的碑文。以后他时常怀念魏征,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四。
公元645年,也就是魏征死的第二年,唐太宗远征高丽,劳民伤财,虽然胜了却也损失惨重。回来的时候,唐太宗想起了魏征,十分感叹地说:“假如魏征在世,他一定不会让我有这番举动的!”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难以伦比的。
正因为唐太宗能纳谏,大臣们都敢于直言进谏,所以他在位期间,唐朝的政治开明,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魏征,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