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工资条

如题所述

我们在公司工作就是为了每个月的那一点工资,一个月到底了在发工资之前财务会给大家一张工资条核对,那工资条上面的几项内容大家能看懂吗?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哪些部分计税的呢?接下来和我一起来看一下。

一、工资条是什么?
      原劳动部制定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二、工资条看些什么内容
      1.看发放时间
      拿到工资条,首先要看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工资条拿到手后,得看上面的数字是否按劳动合同签订的数额足值发放。用工单位不可以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
      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个人缴纳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其他项目非特殊情况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3.看是否符合最低标准
      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
      4.看五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费用是否已经从用人单位扣除进到自己的个人账户?是否按当地标准进行缴纳?
      5.看个税
      现行的税收起征点为3500元。拿到工资条后,还得看用工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个税。
      6.看企业年金
      有企业年金的企业职工,查看企业年金缴费情况。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具体而言,劳动者可查看企业缴费是否按照企业年金方案确定的比例和办法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以及职工个人缴费情况。
      7.看职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查看职业年金缴费情况。
      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8.一保存
      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当妥善保存。在很多劳动争议中,工资条、考勤记录等都可以作为维权证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2-26

工资条虽不太不起眼,但是工资条是必不可少的,工资条不光是一个月劳动价值的体现,还包含了诸多劳动权益。例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资条包含了诸多劳动权益,关键时刻可做为直接凭证

1、看工资条信息

一个简单的工资条通常包括:工号、姓名、基本工资、福利费、社保、公积金、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等。

2、看工资发放时间

一般来说,工资条的时间,可以体现公司的工资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用人单位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果遇到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如果有拖欠工资情况,可向有关部门投诉。

3、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拿到工资条时,先查看工资总额是否和劳务合同上面的数值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然后检查工资分项是否缺少,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工资分项。

4、看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查看是否按照正常比例扣除,以及五险一金缴纳地是否在当地。

5、看个税

拿到工资条后,看用人单位是否按照国家要求代扣个税(国家规定个税起征点为5000)。超过5000的部分需要扣税。

6、保存

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当妥善保存。一旦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证据

二、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更改工资条的明细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基本工资不能随意更改

2、加班补贴工资不能随意降低

3、用人单位不能擅自给员工降低工资

4、关于迟到扣款问题不能“乱要价”

5、工伤期间,工资福利待遇要和平常一样,不能降低

6、女员工怀孕,不能降低工资,更不能辞退员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