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神工——中国古代铸剑术

如题所述

巧夺神工-中国古代铸剑术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

一把青铜剑主要由剑身和剑茎两部分组成,所谓剑“茎”就是剑的把手。在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隔板,叫做“格”。比较讲究的青铜剑,“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装饰物,以此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通常使用玉质材料,所以这种剑也叫“玉首剑”。西汉以后,铁制兵器发展完善取代了青铜兵器,青铜剑才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古代由青铜制成的剑身很薄,质地脆,很容易折断,只适刺杀而不适劈砍,因此当时人们把剑称为"直兵"。和秦始皇同时期的西方世界,还没有呈现能超过30厘米的铜剑,而兵马俑里发现的那些古青铜剑,均都将近1米长,至今寒光逼人。

青铜剑-锋利和柔韧完美联合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望山的战国墓中发现一柄青铜剑,这把长55.6厘米、宽5厘米的剑浮现精美的流线形,擦去浮尘后,剑身通体装潢的黑色菱形花纹像星光一样闪耀,剑格以绿松石和极珍稀的蓝琉璃镶嵌出云纹和兽面纹,剑柄处刻着8个鸟篆体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虽在地下沉埋超过两千多年,出土时却绝不锈蚀,寒光熠熠,俨然有水溢冰释之感!科学家发现剑的中脊和两刃是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青铜铸接而成,剑刃坚硬而锋利,剑心却有很强的韧性。

这刚好印证了传说中的"复合剑"确有其物。用低锡青铜制作韧性好的剑脊,而用高锡青铜来制作高强度和高硬度的剑刃,再把二者用一种十分巧妙的卯榫结构连成一体。

众所周知,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即古人所说"三金")的合金,其中锡是影响合金硬度的主要因素。含锡量高则性较脆硬,含锡量低则性较柔韧。

就铸剑而言,要求剑坚硬而锋利,就须提高含锡量;要求剑柔韧不易折断,就须下降含锡量。这是个很不好解决的技术,如无超卓的技术,就难以铸造出既锋利又不易折断的青铜长剑。

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青铜时期,大都流行短剑而极少见到超过50厘米的长剑,古埃及、两河流域、希腊和罗马莫不如斯。

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从黑海北岸直至蒙古草原,曾盛极一时的所谓"斯基泰式"铜剑(中国学者多称之为"北方法铜剑"),更无一例外都是短剑,长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那么,这把长剑是如何铸造的呢?《考工记》只记载了一句"黄白杂则坚且韧",所谓黄,就是青铜,白就是锡,怎么个杂法?比例是多少最适合?这恐怕才是铸剑大师真正的秘诀所在。

东周时代的铸剑师恰是通过巧妙地把持剑体不同部位的含锡量,从而制出刚柔相济的青铜复合剑。可惜,纵然今天我们可以剖析出它们的比例,却再也无奈完全复制那种精绝的工艺。随着铸造技术的先进,铜剑的长度继承增添,到战国晚期长约70厘米的剑已不常见。

战国末年竟然出现了长达80~90余厘米的青铜剑,有机会去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你就可以看到那些至今表面黑亮、锋利异常的长剑,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欧冶子、干将、莫邪,这些铸剑师留下了太多的秘密,到现在为止,流传于世的铜剑的表面处理工艺还是一个无法破解的谜。

你可能察看到过,出土的那些战国铜剑表面都有一种深绿色和灰玄色,这可不是因为接触空气锈蚀的成果。这层表面,从它制造完成绩是这样,虽经地底湮没两千年,却没有涓滴转变,更是没有一丝锈迹。

可以确定,剑表面经过了某种特殊处理,从而使剑体得到良好掩护,并使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试验室的检测揭示,其表层硬度比深层高出许多,而且远超越一般铜剑的表层硬度)。学者们揣测这些剑铸成后,可能进行过特别的表面处理,使器表天生一个复盖层,异样坚硬而不锈蚀,既明显提高性能,又起到防腐化的作用。

但详细是用什么方法却始终无法断定,对其中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揭示,其表层组织中含一种叫三价铬化物的东西,但对另一些铜剑的检测分析却结果不同,其表面是一层土漆和二氧化硅所形成的高聚物涂层,即生漆漆膜。到底是哪种成分让这些宝剑历经几千年依然冷气逼人,至今还是个谜团。

几千锤还要几百炼。青铜剑两千年不折秦始皇陵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长86厘米剑身上有8个棱面,极为对称平衡。它们历经2,000年,从地下出土,却无蚀无锈,光洁如新。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测分析,这些青铜剑表面竟涂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铬2%。这一发现即时震撼了世界,因为这种铭盐氧化处理是近代才掌握的进步工艺。

据说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才先后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较庞杂的装备和工艺流程下才得以实现。秦人的锻造程度之高,真是不堪设想。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些青铜剑的韧性异常惊人。有一口剑,被一具150公斤重的陶俑压弯了,曲折度超过45度。

当陶俑被移开的一霎时,奇观发生了,青铜剑反弹平直,天然还原。这精湛的铸剑技艺,令人膛目结舌,却不知为何。

吴王夫差剑,春秋晚期(吴王夫差在位22年,公元前495~公元前473年),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4厘米。

(一)制范,剑范多用泥塑造,而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根据,而铜剑器形是否可能达到设计请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雅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

(二)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法则,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解。

这是决议铜剑性能的要害环节。《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75%),锡占一分(25%)。

《考工记》"六齐"只表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余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略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

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实验,证实其存在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三)熔炼,原料调配就绪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标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焚烧产生的。黄白气重要是熔点低的锡先融化产生。

(四)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灌溉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刮削揣摩,使其名义平坦光滑;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安装附件,配齐剑具;砥砺开刃。千万别忘了淬火。否则,铸造的"宝剑"跟古罗马剑一样得刺一下踩直了持续用。

(注:彼时完善的青铜剑铸造技术,传至今日已然失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