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
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和海洋灾害(海啸等)。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点。
2. 自然灾害的危害
自然灾害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涝和干旱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此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形成灾害的现象。治理措施包括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等。
4. 自然灾害的心理与社会影响
自然灾害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但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5. 自然灾害的次生影响
自然灾害破坏道路,直接影响人的出行。破坏人类的房屋等建筑,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破坏人类的庄稼,产生次生灾害或流行病。此外,还可能破坏人类其他的生活物质来源。
6.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
灾害的产生原因主要有自然变异和人为影响。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有孕育灾害的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