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秦、汉、唐宋、元朝英明、有作为的皇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巩固统治?

如题所述

  秦朝:思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法家思想,严格控制思想;制度上实行郡县制,一切官吏由皇帝任命;法律上,轻罪重罚,严刑峻法;经济上,重农抑商;文化上,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汉朝:思想上,先是实行黄老之学,到汉武帝时推行儒家思想,借用儒家‘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控制人们的思想;政治上,开始时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实行“推恩令”,削藩,及“酎金夺爵”等措施削弱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
  唐朝: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丞相权力,进一步强化皇权;
  宋朝:政治上,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经济上,实行“制钱谷”措施,控制全国财政,防止地方掌握大量资金;军事上“收精兵”,将军队中的强壮的兵士挑选出来编为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将其他老弱残兵分配给地方,防止地方军事力量强于中央;
  元朝:政治上,裁撤其余中央一级机构,只保留中书省;思想上,实行种族等级制度,贬低汉人地位。
  明朝:政治上,废除丞相制度,极端强化皇权;
  各朝代为了加强巩固,实际上都少不了在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即使在最发达,最富裕,最强大的唐朝,重农抑商仍然存在,只不过没其它朝代那般严格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5
首先,中国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那么,巩固封建专制统治,也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这个能理解吗?中央政府把权力聚集到中央,就是中央集权。而在明朝之前,中央集权中的主要斗争是在相权和皇权之中。

一、秦朝 (秦始皇嬴政)
1、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皇权)
2、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加强中央集权)
3、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4、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5、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二、汉朝 (汉武帝刘彻)
1、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权)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皇权)
3、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加强中央集权)
4、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央集权)

三、唐宋
1、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在唐朝得到完善)
2、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四、元朝
1、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
2、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加强中央集权)
第2个回答  2010-05-02
1.重视农业,古代的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本身就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2.重农抑商,虽然说“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所批评,但在当时确实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我们是农业文明,不同于西方的海洋文明的贸易,殖民,掠夺;为当时是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3.当然,还会有一些政治手段,像分散大臣的权利等一系列的措施。
4.思想文化上,固化人们的思想,致使大量的文人不思进取,好比“套中人”一样。
国家的统一是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考虑。
第3个回答  2010-05-03
秦 文化专制,统一货币 度量衡 文字,修建驰道,郡县制全面实行,军政分开。
汉 汉初分封诸王,汉武帝时“推恩令”削弱诸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刺史,盐铁专卖。
唐 三省六部制,府兵制,均田制。
宋 将兵法,文官带兵。
元 行省制度。
第4个回答  2010-05-02
秦: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建灵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唐:唐太宗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明修长城清修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