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饮食误区有什么?

如题所述

误区一、主食吃的越少越好

米、面、杂粮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胃肠消化后,以葡萄糖形式经小肠被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主食摄入量。

葡萄糖是人体理想的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会造成体内能量不足,从而促使体内脂肪分解,导致酮体产生增多,严重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若能量摄入长期不足,会使蛋白质长期分解代谢,可引起营养不良,患者日益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贴心提醒

主食既不可过量,也并非越少越好。一般的,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200-250(4-5两),男性为300-350克(6-7两)。要因人而异,适度摄入,最好由专业营养师进行专业指导。

误区二、只吃素不吃荤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食疗法就是只能吃素,不能吃荤。

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含有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需要。而植物蛋白质(豆类除外)是不完全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营养是不全面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营养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又是一些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因此应适当进食动物性食品。

而多吃荤少吃素同样不科学。吃荤多势必造成蛋白质过高,随之带来的动物脂肪增多,不但使肾脏负担加重,也容易使总热量超标。

贴心提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

误区三、少吃粮,多吃肉

许多人认为得糖尿病了,应当少吃米面之类的食物,可以多吃些肉、蛋、豆腐等高蛋白的食物,既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还可以补补身体。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肉、蛋、鱼及豆腐等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仍可转变为葡萄糖,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一些。

此外,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提前到来。

贴心提醒

平衡膳食最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相当于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1.2克,糖尿病肾病患者则应限制在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克,晚期肾病患者则应更加严格。这样能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

误区四、鱼及豆制品多多益善

鱼及豆制品是有益人体的健康食品。既营养丰富,又不升高血糖,故有些糖尿病患者便餐餐吃豆腐,天天不离鱼,并认为鱼和豆腐多多益善。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0岁以后,人的肾功能就开始逐年下降,过多补充高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若大量食用蛋白质,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大豆中含嘌呤较多,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也不宜多食。

贴心提醒

即使是健康食品,也要注意适量。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不能盲目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误区五、不限制植物油摄入

有些患者虽注意主食与副食量的控制,但血糖仍控制不好,究其原因,在于每日食用油超标,致使每日摄入总热量过多。

许多人知道动物油不宜多食,但对植物油的摄入确有所疏忽,认为多吃无妨。其实,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脂肪。脂肪是高热量食物,如果不控制脂肪摄入量,就容易超过每日所规定的总热量,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另外,长期过多摄入脂肪,也会使体重增加,导致体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贴心提醒

要从饮食的一点一滴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即使是植物油也应计算摄入量。

误区六、控制饮食就是饥饿疗法

部分糖尿病患者把饮食治疗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饮食,甚至当成饥饿疗法,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其实不然。饥饿或禁食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热量摄取不足,导致血糖偏低时,反而会刺激激素的分泌,而这种分泌量往往超过当时的实际需要量,引起血糖反跳性过度升高,使病情更难以控制。饮食疗法是要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贴心提醒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要在总热量控制下,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误区七、用零食充饥

有些患者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这样做会破坏饮食治疗。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很快超出总热量范围。花生、瓜子适当食用有益健康,但坚果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油脂,大量食入坚果会使热量大为增加。不加限制地食用花生和瓜子,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不利于血糖控制。

贴心提醒

糖尿病患者吃瓜子要计算量,每天不要超过150克。而且要换算成热量,从一天饮食总热量里扣除,如吃了70克的带壳葵花籽,就要少吃100克馒头。同时注意监测血糖。

误区八、不甜的食物可多吃

很多患者认为,糖尿病是吃糖或甜食过量所致。因此认为咸面包、咸饼干以及糖尿病专用甜味剂等食品不含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不需控制。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食物之所以有甜味,是因为其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单糖或双糖,这些糖摄入以后确实会引起血糖升高。但另外一些多糖类食物(如淀粉),虽然没有甜味,消化之后却会分解成葡萄糖,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各种面包、饼干都是粮食做的,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

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只是不含单糖或蔗糖,但仍和其他食品一样含碳水化合物,必须在一日总热量份额中合理安排,不能随便吃。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而并不仅仅是甜食。

贴心提醒

不能笼统的通过甜味去判断食物能否食用,应该把甜食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区分开来。患者要学习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掌握食品交换份法和血糖生成指数,这样就可以做到既营养均衡,又可享受美味。

误区九、吃饭不定时、定量

有些糖尿病患者虽严格控制饮食,却不注意进餐的规律性,致使血糖波动大。

常有糖尿病患者反映,自己很注意控制饮食量,但血糖仍然波动很大,有时甚至出现低血糖。仔细观察发现,原来每天的就餐时间不一致。进餐时间的波动也会导致血糖的波动。

贴心提醒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每日总热量时,还要注意定时、定量、定餐,饮食及卫生的规律。这些都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

误区十、酒对糖尿病无害

多数患者都知道吸烟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故能主动戒烟。但有不少患者认为饮酒对病情无影响,少量饮酒还会有益健康。

事实上,饮酒不当会对糖尿病控制带来不利影响。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用磺脲类药物控制的患者,饮酒会引起心慌、气短、面颊发红等症状。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导致高脂血症及营养缺乏,导致肝功能损害。

据临床资料显示,饮酒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总热量常摄入过多,血糖水平不易控制。其原因除了酒精本身含热量外,主要是饮酒往往使饮食疗法执行不佳。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也并非罕见。

贴心提醒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如欲饮,建议少量饮用酒精浓度低的啤酒、果酒,并避免空腹饮酒。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或合并肝胆疾病者,严禁饮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