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有几名工程院院士呀?

如题所述

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东北林业大学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6月15日,东北林业大学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笔者查阅了解到,毕业于东北林学院的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野生动物学专家马建章教授,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木材学专家、曾担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的李坚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东北林业大学(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是教育部、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高等学校,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学校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任党委书记张志坤、校长李斌,校训为“学参天地、德合自然”。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培育)学科。

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林业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2

6位两院院士。

    李坚,教授、博士生导师、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国际木材学会联合会(IAWPS)执行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农林工程教指委副主任暨林业工程分指委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暨林业委员会理事长等职务。从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积极倡导木材科学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关注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生产实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注重以科学研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唐守正同志是我国著名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政府特贴获得者。1991年,荣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称号,2000年度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宋湛谦,1942年7月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系。1983~1984和1996年赴美国进修。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林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席科学家,林产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林产化学与工业》主编,《生物质化学工程》名誉主编,《林业科学》等10多种杂志编委,东北林业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江苏省第10届和11届党代会代表,第11届全国政协委员。

    夏咸柱,男, 1939 年 1 月生,原藉江苏省建湖县,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校专家组成员。1965 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兽医专业,同年入伍,长期从事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侧重从事军用动物、野生动物重要疫病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先后从犬、狐、熊猫、狮、虎等动物中分离得到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犬瘟热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病毒与猫瘟热、虎流感和猫传染性鼻结膜炎病毒等多种动物病毒,确定了所致疫病在我国的存在;其中虎流感病毒、熊猫冠状病毒与犬瘟热病毒为国内外首次发现;建立了所分离病毒的微量 HA 、 CF 、 IFA 、 ELISA 、 PCR 等诊断方法;研制成了我国第一个为国家批准的犬用弱毒联合疫苗-犬五联弱毒疫苗;正在主持“犬狂犬病基因重组活疫苗研究”、“虎与熊猫主要疫病防治研究”等课题研究。培养博士、硕士生 30 余名;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主编出版《养犬大全》一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7 项,三等奖 9 项;获“全军优秀教师”、“总后勤部优秀党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称号。三次荣立三等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建章(1937年—2022年),辽宁省阜新人。1960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林业工程管理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结合我国国情首次提出保护、驯养、利用野生动物管理方针。提出并创立“濒危物种的管理、生境选择与改良、环境容纳量”等理论,奠定了我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主持调查规划和设计了我国第一个“开放国际猎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人才培训中心”等,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濒危动物的种群扩大与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1939年—2023年),湖南省衡阳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所长。70年代初开始主持甘蓝遗传育种研究。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于1973年育成我国第一个一代杂种“京丰一号”,后又育成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12个,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蓝总栽培面积的60%-70%,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总结出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雄性不育系的遗传机制及其选育技术等成果,对我国甘蓝遗传育种有重要指导作用。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