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有感,2000字左右,谢谢!
没时间看这本书了,谁帮忙写下啊,网上搜的也行帮忙整理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讲述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相当长时期。理论上把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实践上实行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实践中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也为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崭新道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快速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中国经济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充分证明了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
目录:
第一章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五节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两条道路
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与制度创新
第三节 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
第四节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与企业改革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战略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第四节 构建规范化的公司制度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第一节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节 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四节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与收入调节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第三节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第四节 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
第五节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保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储蓄、投资与金融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与储蓄投资结构
第二节 国民储蓄的形成
第三节 储蓄一投资转化与金融
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第七章 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及治理

第八章 过渡经济中的失业与充分就业
第一节 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
第二节 隐性失业与公开性失业
第三节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及其结构性矛盾
第四节 就业、再就业与就业竞争
第五节 充分就业与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

第九章 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二元经济发展的传统解释
第二节 农业剩余的转移与工业化
第三节 我国二元结构与农业发展
第四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工业化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
第六节 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对外开放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表现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第四节 发展对外贸易与利用外资
第五节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经济
第六节 对外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调节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第二节 宏观调控方式
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第四节 宏观调节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五节 政府微观管制
参考文献
一、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的选择
1.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阐述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①马克思恩格斯:未来的社会将实行计划经济,商品货币关系将要消失。②列宁: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③斯大林:承认社会主义时期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又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的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和价值规律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历了一个发展、曲折、再发展的过程。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在一些方面拘泥于经典作家的论述和照搬苏联模式,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长期实行统得过多和集中度较高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体制模式,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进行了反思,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探索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具体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又对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作出新的概括;十六大更进一步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等进行的新的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公报重点突出了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六大领域。
2.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本质之间的矛盾。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漠视物质利益原则,剥夺企业或劳动者的“产权”,搞平均主义,严重束缚和压制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和创造性,加上“部门利益和信息失真”的基础上过分夸大政府作用,严重扭曲供求关系和社会再生产比例,造成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极大浪费,最终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为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3.如何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一般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即市场经济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
2.三种“成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美国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法国和日本的以行政管理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德国和北欧的社会市场经济。
3.我国应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发展、平等竞争、有限干预的“法治”市场经济。
三、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主要体现在:①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日益扩大,层次由浅入深,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②所有制结构和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利润的微观主体。③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④收入分配方式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2.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体制性障碍。我国改革初期采取的是先易后难、自上而下的方式,浅层次的、容易改的改革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是如此,目前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这里我想介绍的是,非经济的因素对改革的制约明显,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触及社会、政治、文化、司法等非经济领域。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因素使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
①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淆。②国有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竞争力低下。③政府过当干预和政府行为的随意性。④“条块分割”行政管理体制依然存在。⑤政府热衷于直接干预,忽视法制建设和有效监管。⑥东西部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分配矛盾日益突出。
3.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①“双轮驱动”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②放宽非国有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③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④坚持效率优先,推进分配制度与财产权制度要联动的改革。⑤兼顾社会公平,强化再分配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打造社会“安全网”。⑥强化现代市场经济“依法监管”力度。
四、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2.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
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
4.经济增长同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5.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困难。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难度大。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市场取向改革共识的底线是什么?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是计划经济,不能回到计划经济;二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是死路一条;三要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使全体人民受益。
总之,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艰辛的探索,我们找到了富国强民的惟一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每一步,都是在向市场经济迈进,改革的成果也源于此。这是我们的选择,而且是历经磨难、经过长久摸索和等待、付出巨大代价而获得的真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选择自由》一书中这样说过:“如果你在一夜之间被一个人说服,那你还不是真正地被说服了;你完全有可能在另一个晚上被另一观点完全相反的人说服。你必须把一个问题放在脑中,左思右想,再加上经验的撞击,这样慢慢地蒸发,最后剩下来的,才是你所真正相信的。”中国人民对市场经济的态度,相信不会在某一天被另一种相反的观点所挫败,因为人们对理论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大家从亲身经历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到了答案。因此,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是我们今后几十年的主要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